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川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川史津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胥端甫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民国 形势 革命风潮 辛亥革命

    这个地方,在中国几千年历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诸葛孔明隆中之对,首先就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更明明白白给刘先主说明若跨有荆益,保其巖阻,而和诸戎,南抚夷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四在历上的地理形势之重要,此一剖析,几成定论,后来演变,无或爽也。四形势,因居九州的上游,历代王业之兴,大半都先取巴蜀,成高屋建瓴之势,始扬帆东下,席卷中原

  • 文章与四人的历使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四川 历史使命 实验区 辛亥革命 四川人

    如上我们已将有以来有关四事,分作引述。以下当再谈四与四人的历使命,以作本书的结束。关于四与四人的历使命,除本书緖论里已有说明外,今总统蒋公于民国二十四年首次入,即有扼要的指陈。蒋公于是年三月二日莅临重庆,四日出席四省党部扩大纪念周,训示:「四应作民族复兴的根据地。」他说:「就四地位而言,不仅是我们革命的一个重要地方,尤其是我们中华民国立国的根据地。无论从那方面讲,条件都很完备,人口之众多,土地之广大,物产之丰富,文化之普及

  • 文章特載 蜀軍革命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期  出版时间:1962-12-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四川起义 革命历史

    编者按)本文绿自民国二十八年出版之巴县县志卷二十二,记述辛亥革命四起义之经过最为详审。巴县县志主编为向楚先生,蜀军政府成立时任秘书院长,本文所记,殆其亲历,弥足珍视。全文共约一万二千字,本刊第三期已刊出一半,玆再分两期刊完,读者幸注意马。时鄂军前队随端方在资州,既得其后队密书,而武昌自八月起义,孙武即密致书电于中鄂军诸党人图端方,促人独立。端方遣人监视邮电,凡诸密书电自鄂至者,尽为端方所得。鄂军党人恐后发为人制也,在渝即谋剌端方。渝机关部阻之,以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柳定生 周开庆 四川历史 辛亥革命

    本书为柳定生先生原著,梓行于民国二十九年,今已三十余年矣。周开庆先生既就其所未备曁所未及者自淸末以来,迄于四沦陷经过之实,详加补充,益臻充实。授余校读一过,不禁感从中来,爰为之言曰:四古称天府,地沃财雄,江汉炳灵,人文蔚起,凡词章之灿烂,前贤之休烈,形势之重要,民气之激昂,本书言之详矣。居常纵观往,每値变革之际,辄于蜀有先乱后治之诮,实则其权皆操于外来窃据者之手,蜀人不任其咎也,原著书略有辨正而未显言之,此应特加提出者。惟是辛亥革命而还,蜀人亦自

  • 文章(鄕贤文存)对四将领之忠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4期  作者:戴傳賢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国民党中央党史 四川革命 合作救国

    得未曾有者,多由于此。虽奉军领袖,视国势危亡至此,亦无不愿与关内同胞释嫌修好,共谋建设。四为革命故鄕,在民国上之光荣,不逊于广东湖南湖北诸省,至于今日,行且不如山海关玉门关外诸省。颓败至此,我辈在外者,固无颜再与人讲事。诸兄他日旅行省外,更何颜对全国之同志同胞乎!弟更无可说。惟有泣恳诸兄,迅速下令,停止战鬪,一切是非,完全一刀两断。痛自悔悟,齐集成都,彼此相抱,痛哭三日。然后各以至诚,共同协议,分工合作,从事于救救国。一切法制规章政策方法,外听命于国府

  • 文章丛书四种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蜀侠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四川丛书》 邹容 黄花岗川籍烈士 《蜀中先烈备征录》 四川革命史

    一、编辑缘起台北市四同鄕会,于民国六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擧行第四次会员大会,通过提案,编辑「四革命实丛书」。同年四月十一日,第四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议推请周开庆、文守仁、毛一波、罗尙、钟容昭等五人,组成「四革命实硏究小组」,请周开庆为召集人。小组旋经集议,成立「台北市四同鄕会四丛书编辑委员会」,专责编印丛书事宜,幷商定第一期编印丛书为:㈠邹容及其革命军;㈡黄花冈川籍三烈士;㈢蜀中先烈备征录;㈣四革命;㈤张培爵文集;㈥谢持

  • 文章党人参与南方各省革命运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革命运动 武昌起义 四川党人 党史材料

    军力战,破之,府治以安,滇事大定,乃辞归蜀。(抄自四材料第一期八五至八九页)

  • 文章近著幾種序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中日关系史话》 《行知集》 《积翠湖滨》 《四川与护国之役》 《刘湘先生年谱》 《四川史话》 《民国新修四川县志丛谈》 《北平民众革命纪念》 序文

    近一年来,以在家休养,较多闲暇,整编著作,出了以下八种书:中日关系话;行知集;积翠湖滨;四与护国之役;刘湘先生年谱;四川史话;民国新修四县志丛谈;北平民众革命纪念。以上各书的序文或例言:「四川史话」系正中书局出版,由文守仁先生撰序,序文载「四文献」第一五〇期。「积翠湖滨」序文,载「四文献」一五五期。「刘湘先生年谱」序文,刘航琛先生撰,并该书例言,载「四文献」一五七期。「民国新修四县志丛书」,原由四文献社出版,早已售罄。六十四年十二月,由

  • 文章(特載)蜀軍革命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期  出版时间:1963-01-01
    关键字: 保路运动 四川起义 革命始末 亲历史料 张培爵

    缺,三年四月十一日奉旨注销前案,另订合同。原议五厘息,九五扣,借英金六百万镑仍之。于是御赵熙欧家廉首劾盛宣怀借债卖路二十余款,鄂湘粤咨议局及京朝官皆抗争。五月,人于成都立保路同志会,重庆继之,成立保路同志协会,开会万余人,推代表梅树楠朱之洪刘祖荫李时俊等,请川东道朱有基电护理总督王人文代奏。先是端方盛宣怀联电吿人文,欲擧已用反尙存之款,一律给公债股票,按年保息,分期归本。惟由部筹还,必须复借外债,将省财政作抵以恫喝之。人意则主保留固有之款,求还已用之款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