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茂宜王孫眉公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蘇錫文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茂宜王 孙眉 赞助 革命 功成不居

    国父奔走革命,其长兄孙眉公倾家相,而妻子俯蓄,亦皆任之。国父有云:吾兄资革命运动,在檀已艰穷破产……今迁居香港,又将为地主所逐…此庚子以前,我从事革命事业,关于一人得失之结果也。

  • 文章沭陽縣令龍研仙治績懋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龙璋 改革教育 上奏进言 资助留学 资助革命 诗词书法

    外受列强之刺激,革命之说盛行,研仙已补泰兴令,当长江下游要冲,仕宦商贾云集,咸以泰兴为逆旅;研仙尝与仁人志士纵情谈论国事,其资斧。更积极推广敎育事业—在湖南为明德、在江宁为旅宁。受其济奖励留学东西洋各国者,不胜枚擧;如皋丁在君(文江)留学日本研究科学,托由湖南胡子靖携其东渡,系其中之一例而已;是故裘马少年,慷慨悲歌之士,望泰兴为龙门。革命先烈黄克强(兴)、杨笃生所著—黄帝魂、新湖南、迷津宝筏诸书之出版;癸卯(光緖廿九年)黄克强在湖南长沙起义之运动,前后

  • 文章寧波幫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9期  作者:胡鵬年 出版时间:2011-08-10
    关键字: 宁波帮 孙中山 辛亥革命 贡献 经济资助

    壹、前言一百多年前,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先生在多次考察中国后,就称赞宁波人是一个「特殊种族」,显见伊对宁波人的评价是不凡的。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是宁波商人发展史上的第二代,也是宁波商人全面崛起的阶段。特别一提的是,其中宁波秦家(秦君安)先后与人合伙投资相关产业,于其有关联商号就有八家之多。邻近的浙江人自然也过来合作。当时的上海同浙江关系特别密切,支持过辛亥革命的浙江湖州财团、宁波商帮,后来又在上海资先总统蒋公从事革命事业。宁波帮凭借自己浓厚

  • 文章粤籍華僑在越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粤籍华侨 越南 团结互助 同乡会 民主革命

    三分之一,北越地区华侨之分布遍及各省市,在过去其人数约二十万左右,而以聚居于海防,河内及南定等城市为多。粤籍华侨当中,广肇籍占百分之五十,潮州、客家及海南籍占百分之三十,而福建及其他省籍仅占百分之二十而已。发挥团结互精神越南华侨富有团结互精神,他们经营工商业之余,乃筹设自治机构,在集中人力、财力的总原则下,协谋解决共同的困难,争取大众福利,华侨的自治组织,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帮公所制度,他们以籍贯区域为原则,划分为广肇、福建、潮州、海南、客家等帮(后改为理事会

  • 文章張靜江巴黎襄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张静江 巴黎 经商 革命 资助

    张静江名人杰(原名增澄),别署飮光,卧禅。是 国父领导国民革命时期中,赞最力,而又功成不居,有如闲云野鹤,最受人崇敬与追思的伟人。张于光緖三年(一八七七)九月十九日,生于浙江吴兴县属南浔鎭。南浔位于县之东,北滨太湖,南邻嘉兴,桐鄕,土壤肥沃,盛产蚕丝,张之先世即以经营蚕丝而雄于赀。其父定甫,为人倜傥不覊,且富有进取冒险精神,张生于如此环境中,自极易受其影响。张生而聪慧,七八岁时,四子书都已读熟,琅琅成诵,久而不辍,人以神童目之。惟性顽强,衣食所需,稍不

  • 文章本会庆祝青年节纪念黄花岗烈士暨颁发85学年度奖学金典礼 曾理事长勉励得奖同学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9期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奖助学金颁发典礼 纪念黄花岗烈士大会 致词 奖助学金金额更改 参与人员

    本刊讯)本会庆祝青年节纪念黄花岗烈士大会暨颁发八五学年度粤籍大专学生奖学金典礼,三月廿九日下午二时卅分在本会二楼礼堂隆重举行,由曾理事长亲自主持,观礼贵宾、得奖学生家人及得奖学生共二百多人出席,把会场挤得满满的,热闹滚滚。曾理事长致词时勉励得奖同学:在校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则应有守有为,做个好国民。此外,海外华侨广东人占多数,同学们如果学会广东话,到海外去方便很多。曾理事长说,今天(三月廿九日)是青年节,也是三二九黄花岗开国英烈牺牲纪念日

  • 文章追述杜漸將軍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李泓灝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杜漸 辅佐长官 乐于助人 生平记述

    立立人,已达达人,乃圣贤之心愿,实不可厚非。古道热肠乐于人先生为人忠厚,乐于人,有亲友故旧找其谋事,他都尽心设法替他们安排工作。对于年轻后辈提携扶植,尤为尽心。对于部属及同事,则竭力找机会谋出路。亲友故旧在金钱上找他支,可说有求必应,例如对方向他借五百元,他可能给一千元,如当时自己囊空如洗,他可以转借给与对方,不让对方失望。笔者曾亲眼看过多次。先生之存心厚、重道义及人之美德,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奉双亲至为纯孝先生在幼年时,太夫人有病,而眼睛又视物

  • 文章安陽女傑馬青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人物履历 捐资公益 资助革命 参加革命 人物志

    所需,凡刘氏子弟入学均可免费,升学外地可领补。㈢修建师古堂:师古堂本为住宅,以师法古人义举为宗旨。并在其中另设一院,有三十余间房屋,专收养刘氏无依无靠的寡妇,供其养老至终身。㈣设刘氏义庄:又捐地十顷,凡县内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免费领取小麦三斗,均有该地收获支付。㈤腊八放粮:每年十二月初八日,对自己庄园内穷苦仆役,分送些食粮钱财,以救济他们入冬后和过年之艰困。㈥赈济灾民:有一年青霞婆母去世,刚逢尉氏县水灾不久,于是青霞主张不大事餔张,余钱施饭一个月,救活不少

  • 文章內鄉別庭芳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别廷芳 人物履历 组建民团 抗日救国 资助办学

    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村村无讼,家家有余」的境地。据说,曾有中央银行运钞车经过某地时,遗落了一麻袋钞票,第二天还留在原地,分文不少。犹如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的遗风。五、赞办学育英才别公在内乡马山口天宁寺创立「镇内淅邓联立乡村师范学校」。初聘彭禹廷为校长,实行「枪杆、锄杆、笔杆」合一的三杆教育。每月补学生大洋四元,师生简朴生活,身教言教并行。彭被刺后,由别公继任。该校为地方培育了不少优秀师资及建设干部。河北育德中学,校长郝中青,办学有方;该校与南开中学

  • 文章楊公譜笙二三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1期  作者:鄭餘德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杨谱笙 援助革命 上海革命纪念地 经济支持 研究史料

    发现,弥补了历史上一直只泛指上海的空缺,上海也多了一个革命的纪念地。「由于孙、黄都已离开东京,会内无人主持,形同虚设,上海交通便利,组织这个机关,等于把东京同盟会搬到上海……」[2]辛亥革命后,陈英士在上海进行活动时,在经济上首先得到江浙上层人物的支持,其中以湖州帮、宁波帮为多,湖州是近代中国出口生丝的主要产地,其兄扬信之是缫丝业巨商,是湖州帮最具有财力的头面人物,他是陈英士的表叔,杨、陈两家关系非比寻常,杨信之之子杨奎信,曾任「意商信义洋行」和「荷兰安达银行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