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陈英士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載)辛亥革命在浙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3期  作者:吳厚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浙江情形 陈英士

    全国人心。孙中山先生初期革命,目的地注重西南各省,但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却全国各省的志士都有。浙江素称文化进步的省份,民族革命的思潮,从宋末、明末迄近代,都比各省发达。所以孙先生的革命主义,久已深入两浙人民的脑筋中,浙江的志士,为革命而牺牲者,眞是指不胜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之后,孙中山先生知道要发动革命,应当对于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样注重。因此派陈英士先生来往长江流域,联络同志,运动新军。当时陈英士的发动计划,是预定在上海发难。但要得上海,必预先占沪南的制造局

  • 文章陈英士在崇福的趣闻轶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期  作者:俞厚民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城隍庙 陈英士 典当铺 沪军都督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至今已整整八十周年。每当去湖州,在景色旖旎,一平如镜的碧浪湖边,见动乱中毁坏的陈英士墓重修如故,与远处道场山上的多宝塔遥远相望,湖光、山色、塔影相映生辉,便会再次引起人们对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的囘忆。重修的陈英士墓,十二米宽、二〇〇米长的墓道沿岘山拾级而上,矗立在墓道口高大的石牌楼中心横匾「成仁取义」是孙中山先生手笔,左区「浩气长存」是林森所书,右匾「精神不死」是蒋中正所书。两边前后石柱上还刻有于右任

  • 文章我所崇敬的英士先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陈英士 讨袁运动 挽联 百岁冥诞

    深入虎穴以得虎子民國前一年八月十九日,革命黨人起義于武昌,次日武漢三鎭均光復;九月十四日先叔英士光復上海,促成長江以南各省之紛紛響應,以支援武漢,使之能固守,乃有光復各省代表集會于漢口,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而頒布之,革命聲勢,于焉浩大。時余僅十一歲耳,所知者,爲參加武漢光復工作之先兄果夫所吿,僅得其略而已。後來在吳興縣老家大廳旁,懸有上海敢死隊長劉某所贈英士叔一立軸,追述當時攻打製造局之經過。據稱當猛攻不下時,英士叔隻身前往製造局大門向守軍宣說反...

  • 文章智勇双全的陈英士先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0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浙江先贤 陈英士 革命烈士 辛亥革命

    可防止这一大批武器运往武汉,更可利用这一批武器为江南各地起义之需。进攻江南制造局的决定是革命元勋陈其美(英士)与李燮和等秘密集议商定的。在这以前,因为武昌起义,海外革命志士纷纷来归。陈英士特在上海跑马厅后侧马霍路租了幢房子,作为招待往来的革命党人之用。洪承点,巴泽宪,陈方度,李燮和(湖南安化人,后来变节为筹安会六个发起人之一)等人都住在一起。王子骞奉命由东京押运了一批军火来上海,黄一欧奉父亲黄兴(已赶往武昌指挥)之命率同志七人前来,大家也都住在这里。这时

  • 文章革命先烈陳其美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8期  作者:陳在俊 出版时间:1984-08-10
    关键字: 陈其美 陈英士 理科传习所 中国革命同盟会 民主革命 二次革命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中华民国开国、建国的国民革命历程中,先后得到了三位能够代替他担任领导、指挥任务的得力干部。第一位,是自民国前七年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期间的黄兴先生。第二位,是在民国二年二次革命之后,奋力讨伐国贼袁世凯,终于被刺殉难的陈英士烈士。第三位,是在民国十三年创办黄埔军官学校,建立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完成国家统一,把 国父的未竟志业一一实践的先总统 蒋公。现在,就来谈谈陈英士烈士的生平。陈英士,名其美,民国前三十五年诞生于太湖南岸浙江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