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陆军学校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初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贵州籍学生概况及沿河刘其贤与贵州陆军崇武学校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慎訓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贵州籍学生 刘其贤 贵州陆军崇武学校

    军事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重视,不但各种军工事业广为开展,军事教育更纷纷兴办,继直隶总督李鸿章于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建立天津水师学堂之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陆军学校—北洋武备学堂。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进一步参照中外兵制在小站成立武军十营进行「西法练兵」;并由袁世凯组建「新建陆军督练处」,于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在小站开办了新军行营武备学堂及讲武堂、学兵营等以对下级军官进行一般性军事训练。戊戌变法失败,袁世凯升任工部左侍部,并出任直隶

  • 文章參加癸丑革命見聞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7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65-09-01
    关键字: 二次革命 陆军模范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重庆独立 讨袁战争

    攻击袁段两氏。袁氏不得已再下令重行召集学生囘校,另派蒋方震先生来保定任校长,负责整理。蒋方震先生,字百里,浙江海甯人。因家学渊源,靑年时即对中国文史经义之学,造诣甚深。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与日本曾任陆军大臣之荒木贞夫同期,毕业时列步科第一名,为中日学生所钦羨。値日俄战争期间,入日军中见习,以成绩特优,由满淸政府再送入德国军事学校深造,曾在德国第七军军中任实习连长,为有名之军事家兴登堡将军属下。因在一次大演习中,指挥成绩优异,由演习统帅兴登堡召见,吿以

  • 文章桂籍陆大同学有多少?——兼记陆军大学四十年沧桑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黃旭初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陆军大学 学校历史 毕业人数

    陆军大学校为中国陆军的最高学府,诞生于满清光緖末叶,结束于国民政府退出大陆时,有四十三年历史。校名最初为陆军随营军官学堂,继改为陆军预备大学堂,后乃定名为陆军大学校。校址初设于保定,继移于北京,后迁于南京。抗日战争期间,流离转徙,初移于长沙,继转于遵义,再迁于重庆。日本投降第二年才还校南京。修业期限,正则班三年,特别班三年,将官班甲级四个月,将官班乙级一年。毕业人数正则班二十一期二千一百余人,特别班七期约一千人,将官班甲级三期一百余人,将官班乙级四期五百

  • 文章谈清末民初的陆军敎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清末民初 陆军教育 军事学校介绍

    我国淸末民初的陆军学校,最著名的是保定军校,保定军校的前身,则是陆军武备学堂,本来依照逊淸的学制,凡是陆军小学毕业学生,都直升陆军中学,后来因为军事干部需要孔亟,乃先办各省武备学堂与速成学堂,光复后,各省武备学堂既停办,陆军中学也改为陆军预备学校,凡各省陆军小学毕业生,除淘汰以外,一律升入陆军预备学校,至预校毕业生,则一律升入保定军校,在保定入伍期间,可以选择日本士官学校就读。陆军小学——各省陆军小学,系以高小程度招考,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五期为例(黄埔

  • 文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沧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鑄靈 出版时间:1994-02-05
    关键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建校历史 粤籍毕业生名单

    满淸末叶,原在直隶省保定府东关外之军官学堂改称「陆军预备大学堂」后,因辛亥革命而停办,民国元年,预备大学迁北京,正名为「陆军大学」。因此陆军部决定,在保定军官学堂原址开办「陆军军官学校」,此校仿日本士官学校规制而设立,招收原已在陆军中学或陆军预备学校毕业生,授予军官分科养成敎育,受训时间两年,毕业后,分发部队见习六个月,然后始任少尉排长之职,再服务数年,具有队职官资历,如排长,连附、连长之类尉级官,始具投考陆军大学资格。民国元年七月,陆军部通令全国:「凡

  • 文章(肆、人物傳記:)先進革命軍人楊公豹南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鍾懷玉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杨豹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北洋军阀 北伐 七七事变

    杨公豹南字虎臣,世居瑞金城外河背街云龙桥头。身材魁伟,为人爽朗,赋性耿直,侍母至孝,处世则气势如虹,待人则谦下傲上。瑞金乃偏僻之区,风气闭塞,素重文轻武。公早岁投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习步兵。(谢益锌保定军校第八期,在公之后,二人均为吾县先进军人。)毕业后,不遵段祺瑞分发命令,拒赴曹锟部队为见习官,间关前往广东革命策源地,追寻革命工作。得李烈钧之援引,充粤军许崇智部上尉参谋,惟公志不在此,未几,受大本营参谋总长李烈钧之召,委为建国赣军第二师长,密赴闽

  • 文章中央軍校敎官——丁德成與武昌起義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军事学校受教 参加辛亥革命 武汉起义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中央军校执教

    则无以任艰钜,大有「滔滔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乃于光緖三十二年考入江苏陆军小学第二期,总办(犹今之校长)为沈尙濂,湖北恩施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期出身。按淸代末年,淸廷鉴于甲午、庚子诸役,辱国丧师,割地赔款,国势几不可保,亟图自救自强,乃创建军学,最初军事学校毫无制度可言,故学堂名称亦不一致,及至光緖三十一年始颁诏令,明订陆军军官敎育新学制为三级制,逐级递升,期受完备之文武兼习的养成敎育,以建立新军军官基础,因在各省设立陆军小学一所,每年招生一次,每期

  • 文章蔣百里與保定軍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9期  作者:趙明琇 出版时间:1975-10-05
    关键字: 蒋百里 保定军校 陆军军官学校 校长 段祺瑞 蔡松坡 军校风波 权力斗争

    南北统一,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即成立陆军军官学校于保定。召集各陆军中学之第一期与第二期生合倂为保定第一期。以段之嫡系皖人赵理泰为校长,时民国元年秋季事也。革命发难之始,各省同学参加者,颇不乏人,尤以长江以南为多,且皆任有军职,故入校之初,意气轩昻,动遭长官之忌,不免怀有介蒂,取缔较苛。南北新旧之见,积累愈深,发之愈暴。会有同学某某等以小故横遭开除,遂激起轩然大波。被开除之同学,既未允恢复学籍,大家不免有兎死狐悲之感。于是,全体罢课,僵持之下,愈演愈烈。段遂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