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胜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國春秋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辛亥 抗战 胜利 翠微峰 宗祠

    为司令部,县立中学迁至城内县参议会办公,并以附近各宗祠为临时敎堂照常上课,各省流亡学生,咸来揷班,继续学业,省籍有十九省之多。三十五、江西省政府由泰和再迁我县,省府主席曹浩森在圣庙办公,委员温晋城、邱椿,均返县,民政厅长王次甫、财政厅长文群、建设厅长杨绰庵、农业院长萧纯锦,均先后到达,公安局长黄光斗、庐山警察队长卢欢文,继续而来,冠盖云集,极一时之盛。三十六、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日军无条件投降,省府及机关,均迁回南昌,上官云相部队亦他迁,以黄鎭中负第八区保安

  • 文章对日抗战胜利前之云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对日抗战 胜利 云南 历史集萃

    驶向昆明,所经过滇西各县市鎭、公路的两傍站满了欢迎人群,一个个脸上表情快乐,手持国旗,在欢欣鼓舞的锣鼓声、高歌声、爆竹声和欢笑声中,人人预祝抗日战争胜利日子早日来临,「中印公路通车大典」和「中印油管通油大典」在昆明市公路西站举行,由中国战区陆军副总司令龙云亲自主持,我政府为纪念史迪威将军功勋,并将「中印公路」更名「史迪威公路」,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获得胜利

  • 文章總統與黃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陳大慶  出版时间:1966-11-02
    关键字: 国民革命 黄埔军校 东征 胜利原因

    之龙,(共产党员)竟矫令 总统座舰中山号由广州驶至黄埔,装足煤斤,于十九日开囘广州。计划在 总统由广州乘舰囘黄埔途中,胁迫离粤,直驶海参崴,送往俄国。 总统洞烛阴谋。立即采取行动,于二十日淸晨,下令逮捕李之龙及与谋之共党份子,将此一阴险狠恶的叛乱事件,迅速敉平。使建军与建国的历史,不致中断。黄埔建军,始于成立教导团,奠定国民革命军之初基,两次东征,战胜攻克,囘师广州,消灭杨、刘。尔后北伐诸役,革命旌旗,所向披靡,五次围剿,迭奏肤功,坚苦抗战,终获胜利。揆厥

  • 文章棉湖大捷六十週年紀念七言附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李鐵軍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革命战争 棉湖战役 胜利60周年 散文诗联 序文

    民國十四年二月,余從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未久,在東江白芒花,奉校長蔣公令,分發到校本部政治部任見習,擔任集會時客家方言之翻譯及傳播工作。余對此殊感乏味;因余亦不善言辭也。嗣奉准改調敎導第二團(團長錢大鈞老師)第二營(營長劉堯宸老師)任見習官,曾親隨劉老師參加鯉湖、興寧各戰役,學到不少戰場經驗,私心甚慰。猶記棉湖之役,我敎導第二團(當時營任前衛,余奉派至尖兵連參戰)由外線(鯉湖)包抄至和順敵側後,斃敵甚多,並搗毀了敵司令部,使其神經中樞迅速崩潰,助成棉湖大捷...

  • 文章吴铁老促成————东北易帜奠定抗战八年胜利基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阮君慈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吴铁城 东北易帜 抗战胜利 三民主义 抗日战争

    积极增进国力,整编国军,构筑工事,整理交通通讯,开发资源,发展军需工业,实施征兵制度及普及国民军训等。集中全国民心与国力,低抗侵略,血战八年始嬴得抗战胜利。这是吴铁老促成东北易帜,奠定了这场中日历史上最激烈的战争胜利基础。我们今日擧行吴公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囘忆过去展望将来,对吴公的伟大益增无限的景仰。

  • 文章一封信勝過百萬大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高安泽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 东北三省 历史回顾

    九月九日,日本在南京向我国签订降书。十月廿五日,台湾受降礼成。谈国军上书蒋公不宜接收东北抗日胜利才只四年,政府就退守台湾。有说错在裁军,国军本有中央、地方、保乡等军人,还有汪政府皇协军,如各安守原地,不急于裁减。如又听某人信建议,不派军接收东北,是否省力省事省钱。有说还都南京,不如另建陪都长安。重庆离长安近,是中国中心,又有胡宗南大军,可先让国家喘息后,再谋远策,还都南京是否急中有错。国军战力,安泽人微不知,只知豫北安阳守军,直到卅八年六月才弃守。安泽卅七

  • 文章高故代表應篤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高应笃 书香世家 河南大学 北伐战争 县长 抗战胜利 追思悼文

    年七月自请致仕;计在内政部工作二十七年。民国三十六年第一届国民大会选擧时,先生膺选为河南农业团体候补,在台递补为正式代表,并担任国民大会党部委员,出席第二至第七次国民大会,皆遵循中央政策,协调各方意见,达成任务,献替至多先生硏读行政在四十余年的从政历程中,从未离开行政领域,由下而上,逐级递升,由地方而中央,由低级的服务员,到中央部会的特任官,经过了北伐统一,抗战胜利,动员戡乱,和建设台澎的几个大时代,一皆本其所学,奋发图强刻苦自励,介然独立,以求主义之实现,与

  • 文章敬悼何前理事長尙時先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0期  作者:王伯音 出版时间:1990-04-15
    关键字: 何尚时 因病去世 北伐军 抗战胜利 地方建设 同乡会 寿园

    没有任何痛苦。他享年九十有三,眞是寿终正寝,福寿全归。尙时先生,奉贤县邬家桥人,靑年时代,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贡献良多;抗战期间,从事敌后工作,出钱出力,出生入死,冒险犯难,与敌伪作殊死战,厥功甚伟;抗战胜利后,参加浦东地方建设,不遗余力;于三十七年,众望所归,当选奉贤县国民大会代表,三十八年追随政府来台,在四十年之国大代表岗位上支持政府,响应国策,克尽厥职;唯此次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竟先一日逝世而未能投入选擧总统之神圣一票,不无遗憾耳。我在大陆求学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