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试论辛亥首义精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功安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精神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一)。这是吴玉章写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一文中「序诗」的名句。这两句诗,既指出了武昌首义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也赞扬了武昌首义对推翻清王朝、结束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伟大历史功绩。我认为,武昌首义不仅是揭开了辛亥革命胜利的序幕,给清朝封建统治以致命的一击,导致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而且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革命精神,简称辛亥首义精神。因此,本文特对辛亥首义精神

  • 文章黄花冈精神是青年精神、华侨精神与广东精神对革命大业的统合表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希哲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黄花岗精神 青年精神 华侨精神 广东精神 革命大业

    三民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拟订青年节日期, 先总统蒋公当时以兼团长身份裁定三月二十九日为青年节,并规定青年节之擧行,应以纪念革命先烈为第一项节目,是鉴于黄花冈诸烈士为国牺牲成仁的革命精神,最足以为青年的楷模。可是近十年来,每逢三月廿九日这一天国定纪念假日,有人以为是因青年节而放假,对于纪念革命先烈的意义,都渐渐忘记了。所以我认为广东同鄕会在今天集会纪念革命先烈,是很有意义的。国父在手著「孙文学说」第八章中,自述于推翻满清创建民国之前,艰苦奋斗了二十多年,就军事起义

  • 文章我對誠公治軍用兵之體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郎世忠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陈诚 治军 用兵 革命精神

    者」,及从不间断的推行读训,以及干部集会或敎育时,均以 领袖训示为训敎重点,堪为明证,而在退休后经常硏读训词,并以训词勗勉旧属,致力効忠领袖,尽心贡献于**复国大业,诚公终生不逾之信仰与忠诚精神,令人衷心钦敬。㈡精神领导:诚公曾受完整的军事敎育,并有丰富的实战的经验,深知战争之胜负在精神,不在物质,而疲劳、缺乏、困难、危险、以及状况不明、时间急迫等为战场之常态,军人非有「坚苦卓绝」之精神,自觉与主动的克服困境之决心与勇气,不足以达成任务。治军期间,座右亲书不怕苦

  • 文章发扬辛亥武昌起义的开国精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期  作者:劉淸波 出版时间:1975-10-03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共进会 外交 开国精神

    国际的外交环境十分恶劣,究竟如何打算?从那里做起?吾人以为莫过于发扬辛亥武昌起义的精神。武昌发难,是以「共进会」的会员为领导重心。而「共进会」的会员,湖北籍者居多。湖北人慓悍好动,敢作敢为。古人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曾想到二千年之后,又有一个专制的政府亡于楚地和大多数的楚人之手。武昌起义成功的因素虽多,而最重要有二:一是 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精神感召,中山先生领导革命的「本心」只是要「改良政治」,并没有「个人势位」的观念,这种伟大的领导精神,感动党人

  • 文章纪念国父诞辰 要学习国父革命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11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1986-11-10
    关键字: 孙中山 诞辰 革命精神 纪念

    十一月十二日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全國同胞都熱烈擧行各項紀念活動。國父本名文,字逸仙,又號德明,因革命時逃亡日本,隱名「中山樵」,故後以中山一名行世。淸同治五年,也就是民國紀元前四十六年,公元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國父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後改名中山縣)翠亨村。今年是國父一百廿一歲的誕辰。國父家世業農,幼年曾在田間幫助耕作,並進叔父設立的私塾讀書。十三歲隨母赴美國檀香山(今之夏威夷),入英人書院,讀英文,三年後再入美人書院就讀,此爲檀島最高書院。...

  • 文章浙江精神与国民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浙江精神 辛亥革命 论述

    一、前言我们从人文地理、锦绣河山、光荣历史、悠久文化、民族思想等各方面,可以体认到浙江精神的特色。国民革命的进程,分为辛亥开国、淸党**、东征北伐、剿匪复兴、抗战建国、行宪戡乱和**复国。浙江精神的发扬,对国民革命每一阶段,都发生重大的影响和贡献。谨就体认分述于后,以增进鄕友、靑年的囘忆、认识进而奋励发扬。贰、国民革命运动的导源国父在民族主义的第三讲理,敍说满洲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国,明朝的忠臣义士在各处起来抵抗,康熙末年以后,明朝遗民逐渐消灭。当中

  • 文章(鄉情集錦)貴州省、市史學界集會紀念貴州護國起義八十周年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10期  作者:贵陽東月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爱国主义精神 现代化建设 护国运动 革命精神

    的后裔和省、市新闻单位等百余人。台北市贵州同鄕会、贵州文献社、黔灵导报社等来电祝贺。近现代史硏究会会长、贵阳市政协副主席章德华主持了会议。近现代史硏究会名誉会长、贵阳市政协主席廖海波在致辞中阐明了纪念会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全民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护国战争中为反复辟、反卖国、捍卫共和制度而牺牲的先躯志士,表示深切的哀悼,致以诚挚的敬意。硏究会顾问、省社科院副院长冯祖贻,硏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崇演、副会长顾大全、何静梧等分别就护国运动的意义

  • 文章武昌辛亥革命起義舊址巡禮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高士振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旧址 革命精神继承发展

    各路将领,汇集在蛇山南麓的武昌阅马场湖北省咨议局大楼礼堂,两面代表十八省的铁血精神的十八星大旗悬挂在大门左右。革命党人遵照孙中山先生亲自制定的同盟会的有关章程,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并代理中央军政府职权,向海内外宣布废除淸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通电各省响应并制定法令及文吿,当时仍在海外的孙中山先生得知此消息后,惊喜万分,深深感谢追随他的湖北革命党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即整装回国。一九三二年鄂军都督府旧址前建立起一座孙中山先生铜像,一九八一

  • 文章广东民族精神与历朝彪炳人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陳崇興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民族精神 杰出人物 人物传略

    昔张溥泉(继)在国立中山大学演讲,谓:『广东民族为正宗中原汉族,在历史上记载,每遇外族侵入中原,如五胡乱华,蒙古、满洲人入主之时,不肯降服之人民,均间关辗转,渡过五岭至广东濒海之区卜居,所以广东民族,即是正式中原汉族。』广东民族精神特殊之性格,大约有八端:㊀广东人重实现,重伦理。㊁广东人富于进取性与冒险性。㊂广东人爱自由,不受严束,抵抗暴力,勇敢好战,独立不屈。㊃广东人好动、活泼、能干、感觉敏锐。㊄广东人易引起共鸣感情作用,好抱不平。㊅广东人刚直、耿介

  • 文章广西精神 桂人干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梁永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广西精神 历史功绩 人员名单

    冇有怕」这一句流传久远的话语,是外省人对广西人的另一种称谓。即有半讥笑性,也有一些幽默感!这个只三字组成的语句,以「怕」字为主体,包含两个意义,既说有怕,又说冇(没有)怕,互相矛盾抵消,换言之,即说了等于没有说,确是滑稽之至!其实原意,应只是强调没有怕而已。广西人的天性,普遍刻苦耐劳,做起事来,敢作敢为,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模棱两可!常闻一些桂人说:「最大芭蕉叶」,意即几大就几大,一律去承担,勇往直前!充分地表现广西精神和桂人的格调——硬磞磞。民国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