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季河南之革命运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河南 革命运动 同盟会 河南咨议局

    有益实事,不图一己之尊荣。」[1]足见其革命之抱负。光緖三十一年(一九〇五)七月二十日,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革命声势更为浩大。光緖三十一、二年间(一九〇五至一九〇六),河南留日学生加盟者除车钺外,有曾昭文(光山)、刘积学(新蔡)、杨曾蔚(祥符)、张鹗翎(荥阳)、李锦公(商水)、阎铁生(新蔡)、陈庆明(延津)、刘基炎(光山)、杜君然(汲县)等十余人。[2]其后陆续加盟者,有朱炳麟、潘印佛、陈伯昂、安沼白、刘醒吾、王传琳、张钟端、李烱斋、罗殿卿、程克、燕斌(女

  • 文章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志士的壮烈牺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河南 烈士 名录

    民国肇造,今届六十六周年。创业惟艰,绍继匪易,鉴往昔,策来兹,値此国庆光辉节日,凡我同胞,应缅怀革命建国的艰难,前哲先烈捐躯流血的惨苦,奋发有为,庄敬自强,成顶天立地之人,为国家尽大忠,宏继往开来之业,为民族行大孝,期使国运昌隆,民族繁盛,俾中华民国能以永久屹立适存于世界。本人籍隶河南,値此佳节,愿略述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志士的壮烈牺牲,籍表尊敬先烈,庆祝国庆,策励将来的至忱。国父所领导的同盟会在河南设有支部。第一任支部长为车钺,第二任为刘纯仁。支部秘密推行

  • 文章河南革命史中最壮烈一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郭孝成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河南省 革命 张钟端 王天杰

    河南学界,自武昌光复后,见北军南下,民军死伤极多,即极力运动驻省陆军各营,巡警五区,及抚署卫队,亟图反正,以扼要冲,不使南北生灵涂炭,定于九月二十一日独立。讵料宪政党陈国祥(贵州人)贺绍樟(浙江人)张登云等,附会藩司道署各官界,扬言巡抚寳芬,情愿卸任北上,许以独立,不必再用兵力。学界信以为实。及二十一日陈贺张曁各衙署伪立一爱国会名目,以为自欺欺人之举。时寳芬探知此中情由,急将陆军各营及本署卫队,分调外县,将巡警子弹收回。又调柴得贵所统巡防十三营,尽入城

  • 文章河南与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0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3-10-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河南杂志》 中国现代史

    私立学堂,以鼓吹革命思潮为己任,一般靑年多受其影响。后考取河南官费留日学生,保送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班就读,朝夕与革命党人相接触。时豫籍早稻田大学普通班学生时明荇,亦立志革命,乃共同讨论进行方略。留日各省学生多短发西服,独钺盘发辫于顶,人或问之,答曰:「留此恶物,以便混迹会党屠狗中,有所事事也。」钺日常自誓:「愿为一无名革命英雄,虽牺牲性命亦无所爱惜。止图有益实事,不图一己之尊荣。」[2]足见其革命之抱负。其后革命党人返国活动多受监视,惟车钺短时间能在开封

  • 文章河南与辛亥革命(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同盟会 辛亥革命 河南咨议局 国会

    [2]。河南同盟会成立未久,各地同志先后加盟者二百余人。「中州公学」学生几全部入会,各县分会亦次第成立。因刘纯仁、刘积学、刘积勋、任芝铭、刘芬佛等皆新蔡籍,故新蔡成绩最为优异,分会所即置于刘芬佛所设之私塾内,于是同盟会势力逐渐蔓延于全省各地[3]。宣统二年(一九一〇),直隶同盟会员商震,因参预熊成基在哈滨谋刺满淸贝勒载涛嫌疑,避难来豫。山东革命党人刘冠三在靑岛「震旦公学」鼓吹革命,被淸吏通缉,亦逃至开封,「震旦公学」学生同来者十余人,均由河南同盟会妥善招待

  • 文章河南与辛亥革命(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2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河南咨议局

    汴策划一切。同盟会员杨汉光、王庚先、刘荣棠等助之,机关分设于开封北土街和合堂,及优级师范学堂、中州公学、公立法政学堂、咨议局等处。起初河南党人欲透过不流血革命,利用咨议局及军队,宣布河南独立。其故有四:㈠河南巡抚宝棻懦弱无能,有机可乘。㈡咨议局中之新派人物如议长杜严、副议长杨源懋、秘书胡石靑,议员刘纯仁、张登云、李等,均同盟会员,赞同革命。㈢开封驻军新军协统应龙翔因与黎元洪有戚谊关系,倾向革命。㈣洛阳驻军毅军赵倜有同情革命表示[2]。于是在同盟会员居间奔走

  • 文章河南与辛亥革命(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河南 辛亥革命 豫籍党人 武昌起义

    者,乃相率自动引去[1]。八月十九日夜,革命军发动时,因事起仓卒,久攻督署不下,适徐万年率南湖礮队至,乃架礮蛇山、中和门、楚望台,由王鹤年等手定标尺,击中督署,湖广总督瑞澂、第八镇统制张彪逃走,武昌遂以光复[2]。徐万年、马云卿、王鹤年等,曾偕同蔡济民、方维迎黎元洪出任都督,并追随战时总司令黄兴充敢死队作战[3]。至于汉阳之光复,豫籍党人李亚东之贡献最钜。亚东名斌,河南信阳人,少负大志,性笃厚,弱冠入湖北将弁学堂,卒业后任鄂军第八镇第二十九标第一营左队官

  • 文章中央党务学校河南籍毕业生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中央党务学校 河南籍毕业生 人物名单

    靑年二百五十余人,施以三民主义革命敎育,培养为勇毅坚贞革命干部,使从恶化势力(共产党徒)腐化势力(北洋军阀)的夹攻中打出一条血路和生路,一以击败共产党徒的篡窃,一以消灭负嵎顽抗的军阀,并以宣扬主义,唤起民众,实行三民主义。当时河南省之靑年男女,在南京考入此校者,计有九人,一年修业期满,考核成绩及格,准予毕业,分发各地担任党政工作,五十年来,革命奋斗,颇多贡献。历经患乱,九人中多已牺牲。现时确知其尙在人间者,仅有李鸿音、张金鉴二人而已。将这九位中央党务学校

  • 文章河南志士与革命运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馮自由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河南志士 革命运动 留日学生 辛亥革命

    一 留日学生之革命思想河南省革命之动机,实以该省留日学生为主脑,当乙已年(一九〇五年)东京同盟会成立之后,最初乙已丙午二年河南留学生加盟而载诸名册者,只有曾昭文(光东县),杜君然(汲县),刘基炎(光山县),阎铁生(新蔡县),李锦公(商水县),陈庆明(延津县)刘积学(新蔡县),杨曾慰(祥符县),张鹗翎(荥阳县)等十余人。其后陆续加盟者,尙有朱炳麟潘印佛陈伯昂安沼白刘醒吾王傅琳钟端李䌹斋罗殿卿程克燕斌(女)刘靑霞(女)等二十余人。又有直隶通州人寄河南名车钺者

  • 文章开国起义河南志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革命先驱 开国起义 河南志士 武昌起义

    秋风起,思河鲤,忆故鄕。桂子飘香佳节到,怀念先烈泪沾襟一年一度的双十节又到了。去年国庆,仆写了一篇纪念文字「开封起义始末记」今年国庆,又引起了往事。古稀之年,每事健忘。拉杂成篇。将各地河南同志革命起义经过,加以撰述。亦可慰革命先烈于九泉矣。河南地处中原,有北洋重兵驻守,且为袁氏家鄕,用作政治资本。牺牲虽大,成功较难。所以辛亥开国只有革命起义,而未能正式独立也。河南同志前扑后继对革命之供献至为伟大。惟历时既久,知者不多。玆将各项革命事实综合列举分述如下:一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