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救国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機械工業開拓者滕虎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滕虎忱 实业救国 机械工业

    长老会及青年会的刘寿山和隋石卿及郝连升等人又为同盟会的喉舌「晨钟杂志」,提供经费,而且在青岛创办「晨钟杂志分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的活动有较大贡献。因而孙中山与青岛基督教长老会及青年会的关系非同寻常。他讲话后还亲切接见了基督教长老会自立会领袖韩振纲、周书训、刘永锡、张子清和栾佩卿夫妇及隋石卿等人、还有青年会领导人刘寿山和刘梅卿夫妇及青岛会的积极分子。表彰了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勉励他们再接再励创办实业救国,还特别鼓励产业工人「要学好生产技术,努力发展

  • 文章記當年廣東空軍挽回粤戰危局的一幕往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鄭梓湘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广东空军 航空救国 革命战争

    航空救国,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年之所积极提倡。迨至民国六年,革命政府开府广州,乃创办革命空军,对于革命军事,多所发挥。当年协助 国父创办革命空军最得力的,除空军先进杨仙逸先生外,要算张惠长、陈庆云两氏了。他们两位,仪表轩昂,而且中西学识,俱告丰富,他们两位,当年除致力空军工作外,复担任 孙大元帅侍从武官,追随左右。(大元帅府设在广州河南)张陈两氏,当年俱属革命勇敢靑年,恰好其时海军也有一位靑年将领,陈策将军,和他们两人年龄相若,意气相投,而且又皆极

  • 文章故前國大代表陳荇蓀先生生平簡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9期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陈荇荪 政治危机 救国运动 国大代表 救国十人团

    以上事业,不幸均于三十八年时沦于共党之手,民国三十九年,先生于香港弥敦道设立均泰行,专接待避难来港之爱国志士。四十三年来台定居,未再经营商业,仅任公论报顾问至四十九年。先生之政治事业,起于民国八年之五四运动,二十一岁时加入宁波救国十人圑联合会,为一一五团代表,后为副会长。与学生组织共同进行日货抵制工作,达数年之久。民国十四年,先生正式加入中国靑年党。民国十六年上海五卅惨案后,先生又领导抵制英货工作,组织收囘航权及敎育权运动委员会,设立沪甬航业公司及明州女中

  • 文章美国华侨航空救国的事蹟(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伯驥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美国华侨 航空救国 航空运动 航空教育 航空救国会

    一、前言自民国元年起,美国华侨靑年们对航空飞行术,渐感兴趣。中国国民党美洲总支部创立美洲飞行学校,首开风气,为航空设校的嚆矢。厥后靑年成立学会以硏究,或进航校以肄习,或组班结社以训练。此新兴学术,虽未被侨社十分重视,捐赀支持,但靑年们志趣,特别有此倾向。民国十年以后,学习航空的风气,更益形展开。民国十七年突有济南惨案,继之以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美国华侨爱国心切,蒿目时艰,拒日会、后援救国会之组织,遍于全美,慷慨捐输,以接济白山黑水之义勇军,筹款殆无虚日

  • 文章紀東北革命黨人王育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李桂庭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王育文 革命党人 抗日救国 东北

    与育文往访北方革命先进。白云梯先生于其寓邸。在客厅久候,不见白出,育文愤然曰:「吾辈非千禄者,奈何以革命党人,摆官架子?拉余急出,余边走边想,伊昔日与张溥泉先生闹翻,或亦因此?然深佩吾友之风骨棱棱者。九一八事变翌年,余任职交通部,育文静远诸友,随朱霁青先生,组织抗日救国军,与敌苦斗经年。迨七七变起,全国军民在委员长蒋公英明领导下,奋起浴血抗战,以舒其积久悲愤之气!当时育文奉命任辽宁省党部委员,静远任东北四省铁路党部主任委员,余初任天津市党部委员兼北宁路

  • 文章讓國民黨再擦亮「中華民國」的招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革命往事 抗日救国 台湾政情

    民国三十八年的双十国庆,天空是灰暗的。中华民国由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的兴衰盛亡,中国国民党更是责无旁贷。民国三十八年一月,蒋先生即以国民党总裁的身分,思考党的改造问题,求根本救国之道。此时国民党抱定一个信念,即由东海之滨的台湾,策划民族的复兴,必将底于成功。本此精神,国民党如浴火的凤凰,在台湾重生,并创造了国史上可贵的台湾经验。正因有了国民党,中华民国才不止于三十八年,我们今天也才能够迎接九十一年国庆。国民党再造民国之功,就像青天白日一般,照亮在世人眼前,谁能

  • 文章棗陽辛亥志士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趙萬爽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枣阳 革命团体 实业救国

    夫人宋庆龄,孙夫人说:「已汇款三万元到上海购买药品,你到郑州找冯总司令(冯玉祥)转达鄙意,倘西北军需此药品,我先将此项药品付给西北」。六月十五日,马到郑州冯玉祥总司令部转告了孙夫人的意见,冯深表感激。马以后还以冯的名誉顾问身份,到南阳、邓县、襄樊等地,与方振武、孙连仲等军政要人分别会晤,并向他们宣传「宗教革命」。为了试行孙中山的实业救国主张,一九三二年九月,马要求回家乡任枣阳县长。简吏制、兴学校、办实业,得到冯玉祥的支持,称赞他放弃高官厚禄赴基层任职的精神

  • 文章荒山埋忠骨 英名垂青史——為抗日犧牲於垣曲縣境的寸性奇將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王華興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寸性奇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抗日救国

    寸性奇,字念潔,清光緒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生於雲南省騰衝縣。宣統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入雲南講武堂習武,次年加入同盟會,後投軍參加辛亥革命,因昆明起義有功擢任川邊鎭守使署少校參謀。民國五年(公元一九一六年)參加反袁世凱鬥爭,任四川南溪縣長。民國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攻打陳炯明後,迎孫中山先生回廣州,提任廣州憲兵司令兼大本營中將參謀。民國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軍參謀處處長,參加北伐戰爭。民國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

  • 文章(鄕賢文存)對四川將領之忠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4期  作者:戴傳賢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国民党中央党史 四川革命 合作救国

    违敎久矣,思念如何!比者北平已复,东省新疆皆输诚国府,齐心同德,共谋救国。统一之基既立,建设事业,当从兹始。诸兄远隔三峡,深闭重关,全国人民属望之切,或有未知,蜀人在外所受责言之重,亦恐不能想及。四川为传贤父母之邦,诸兄于弟,或为故交,或为同志,公谊私情,均不得已于言,谨倾肺俯,一为诸兄陈之。自北伐出师以来,南北革命军人协力同心,奉三民主义为纪纲,国府号令为纪律,以从事救国救民之战。外抗赤白两帝国主义之列强,内惩害国殃民之军阀与共产党,几经危难,牺牲之

  • 文章国父创立兴中会前后的革命救国思想与作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兴中会 革命救国 思想作为 孙中山

    一、「天生创造主义的党魁」二、建党以前的救国纲领三、荜路蓝缕创立兴中会四、扩展海内外组织策动革命㈠成立香港兴中总会领导广州起义㈡成立横滨分会及完成三民主义体系㈢策动李鸿章独立㈣发动惠州起义㈤成立河内分会及「希炉革命军」㈥在檀香山力辟保皇反革命谬论㈦成立旧金山兴中分会㈧在东京促成革命力量大结合㈨在欧洲成立革命组织五、奠定革命成功的基础㈠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㈡精神感召志士献身革命六、感受与奋勉一、「天生创造主义的党魁」国父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香山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