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民初政治有影響之王家襄與河南之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王家襄 政治 改革

    王家襄先生字幼山,浙江山陰人,父官亮公道光乙酉科擧人,官河南懷慶府知府,勤政愛民,卓著循聲。先生幼年在懷慶府官廨由名師授讀,奠立中文基礎,繼而專攻法律,淸光緖三十年以縣丞分發江蘇,會兩江總督考出洋學生,先生被錄取,赴日本學警政,以最優等第一名畢業,三十三年任浙江高等學堂敎習兼提調,淸宣統三年任杏林巡警總辦,是年八月武昌起義,未幾南北統一,共和告成,吉省易幟而民不擾,吉人德之。民國元年,浙江省議會選擧中央臨時參議員,先生當選,及第一屆選擧參議院議員,先生又...

  • 文章憶少年貴州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1期  作者:劉健羣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少年贵州会 王文华 改革

    民国七八九年之间,贵州省长系刘显世。刘系兴义黄草坝人。为人忠厚平正。政治上幷没有反对的力量,一切都很安定。落后地区,最主要的是掌握军事力量。刘以其外甥王文华为黔军总司令。王靑年有为,倾向改革,与其舅父刘显世关系深而志趣各别。王系一优级师范学生,才气纵横。在军事改革方面,首先引用何应钦、朱绍良、谷正伦、张春浦等留日士官学生。以朱绍良为参谋长。何、谷、张等均任旅长。不分地区,以人才为主。使贵州军队,作进步的改革。何、朱、谷等人,以后均在国民革命军中,贡献甚大

  • 文章國父改造中國社會紀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父 革命 社会改革 同盟会

    壹 前言大家都知道, 国父革命,改革了中国国体和政治制度,很少人提到和想到,除了国体政体之外,对于中国广大的社会,由来已久的社会风气,人民生活习惯,社会心理,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也可说是作了社会革命。不过这里所谓社会革命并非如西方以经济为主的革命,而是全面性的,包括全国广大的地区,所有的人民,全部的生活都在其内。由精神到物质,由抽象到具体,举凡日常生活中言语行动,以及由来已久的心理和习惯,无不斟酌损益,作适当的改革。一以求民族的进步,一以应世界潮流

  • 文章閑話袁項城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王海祥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袁世凯 戊戌变法 武昌起义 大总统 军阀 改革

    导者,若非袁氏私心作祟,转移历史;如依当时袁氏小站练兵之新军,置诸战场,消灭革命军,鹿死谁手,胜负未卜。改革虽为潮流大势所趋,然兵戎相见,会延长战争;以事论事,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袁氏实有功劳。虽以大总统名位相许袁氏,如以其价値估评,实在是重要上上之策,较诸失败善莫大焉。总计清代十三朝,历二百六十八年,曾举办考试一百一十二科,状元一一二人,进士二万六千六百九十二人。至此结束了君主政体。

  • 文章(詩詞)辛亥革命八十周年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1期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八十周年 熊秉坤 同盟会 改革

    秉坤首义发神枪[1]百万貔貅下武昌封建千年应改革 共和一统度康强先知启发同盟会 后继铺陈急就章掘井人归青史在 涌泉无限溉春芳[1] 注: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湖北新军工程营兵士熊秉坤放了第一枪。

  • 文章杏壇鉅子張曉峯博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先生求学 游学育国人 创办时代公论 基本知识丛书 教育改革 史料编辑 中华学术院

    七十自述:「……我不需要很长的履历,如要本人提供资料,希能引用下面三句语:『1,华冈学府的创办人;2,中华五千年史的著作者;3,全神敎的信仰者。』……我志愿做一个敎育家,必须具有无穷的爱心和无限的忍耐,来支持我再接再厉的勇气,克服不可预测的困难,创造庄严灿烂的大学城。」语出精诚,金石为开。亦如诸葛武侯所言:「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成就岂止继承浙东学派而已哉。

  • 文章沭陽縣令龍研仙治績懋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龙璋 改革教育 上奏进言 资助留学 资助革命 诗词书法

    疆臣资研仙大计自此始,旋对日本和议吿成,有识者知旧法不足以图存,倡言革新,研仙大声疾呼、改革宜自敎育始。丁酉移治如臬,即首倡捐输钜资兴办学校,以培植人才。光緖廿四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诛戮革命党人,然其余愤不已,将谋废立,湖广总督张文襄公颇为忧之,乃电两江总督刘忠诚(坤一)咨商所处,时研仙摄上元(江宁县同城)令,总督府所在地,忠诚召研仙商决大计,遂进言曰:「太后久欲行废立,惧疆臣持异议未敢发,现人心不靖,太后如必欲行之,适足以召乱;公为中兴宿将,张督亦为耆臣

  • 文章(時人自述)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6期  作者:徐堪 出版时间:1965-08-01
    关键字: 徐堪 回忆史料 革命运动 币制改革 财政金融

    编者按:本文系徐可亭先生应本刊之请而写,文中所述奉命筹划改革币制之经过,实为我国近代财政金融史上之宝贵史实,特値珍视。本刊年来迭获读者来书,要求转请川籍先进发表自述文字,俾资循率。承徐先生惠撰本文,无任感谢。自本期起,本刊特辟「时人自述」一栏,陆续刊载此类文字,并希读者注意。(徐堪先生近照)余生长淸季,出身陇亩,痛当时国势凌夷,遂以书生,参与革命。及入民国,载効驰驱。历事既多,若详加追敍,则非此短文所能罄尽。玆就其中奔走革命,奉命筹划改革币制,及主持粮政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