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徐宝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二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7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9-02-10
    关键字: 孙天生 宝山 仙女镇 求学回忆

    我们那时的敎师们很多有名的先生。国文敎员焦汝霖,胖子,声如洪钟,说话豪爽,学生坐着不敢动。大家呼他焦大肉,我就怕他。历史敎员江子云,也敎国文,记性好,每讲一故事,辄背诵资治通鉴,如小孩背诵三字经,而他的历史故事特多,说起来,滔滔不绝,有时下课铃响,他还接着讲下去。那时上下课都由校役持铃在课堂门口来往摇动。摇得多了,他才卷书下课。每次上他一课都学会历史上几句名言。这也是我每晨晚读资治通鉴的原动力。同学同事都以江大圣人呼之。英文敎员相如是前敎员谟所荐

  • 文章辛亥話揚州(轉載)(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2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1-08-10
    关键字: 宝山 刘坤一 孙天生 辛亥革命 扬州光复

    地方治安更成问题,学生队虽照常每晚出巡,亦非长久之计,地方人士乃商由士绅方泽山及商会会长周榖人出面派人到鎭江邀约虎字营兼长江缉私管带寳山来扬坐鎭。请老虎来扬坐镇寳山是鎭江人,幼为无赖,长为盐枭首领,领导靑红两帮,名震长江,皆以老虎呼之,嗣为两江总督刘坤一招抚,担任缉私职,剿平不少盐枭。他于九月十九日到扬次日即执孙天生,令其到沿运河各县领导革命,在中途执行枪毙。初在扬组织军政府,罗致文人为佐,叶程包三人未就,革命军围攻南京天保城,中央命徐为军长,派旅长

  • 文章辛亥光復前後的我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4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1-12-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包明叔 熊成基 宝山 徐锡麟

    起事,十八岁遇熊成基秋操起义,启示革命思潮。而平时学校教育无形暗示排满者,以唱歌一课,影响最大。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首歌,名「哀江南」,其歌词如下:「哀江南兮江南,金陵王气何暗然。六朝金粉飘零净尽,剩白门楼数垂扬。(指明亡)双双燕子,飞过斜阳,旧时王谢乌衣巷,是别姓人家新画梁。(指南京被淸占)师生唱到此声涙俱下,相信音乐教育具有感人之神威。辛亥革命初起,扬州有惊无险的情形,已载在我的拙作「辛亥话扬州」中,不在话下。我当时中学已毕业,急于自谋生活。寳山次子名光

  • 文章辛亥光復前後的我㈢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5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2-02-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扬州中学 包明叔 宝山 洪承典

    开的门,打过一次招呼,我逃亡计划,她家事先知道,当晚学生队长到码头搜寻,她家一夜睡不安。后接相伯的信,知我到南京遇江西兵变,有惊无险,才转忧为喜,从此就结下了姻缘的线索,相伯老同学变成大舅子了。事后寳山还行文到第七师向洪承典索逃兵包某,给他个相应不理了事。因为洪承典是扬州人,扬州中学有好多人去投效,他的胞弟洪承蒸之外,还有陈澄中及吴南轩,他们两位以后一个是金融界权威,一个是教育界巨擘,都曾充当过洪承典部下的上士司书。我是派在工兵营第四连服务,营长韩公魏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3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竹枝词 辛亥革命 宝山 孙天生 诗词感怀

    大帅,头缠白布,坐骑白马,招摇过市,命民间悬白旗相迎,初不知其伪也。(三)纵囚劫库逞豪才,官寳盈囊顿发财。迎得虎来除鼠辈,一场猴戏瞬终台。孙天生入城,首放狱犯,继劫运库,地方治安大乱,邑人方泽山、周谷人等派员渡江请长江缉私营管带寳山(绰号老虎)来扬坐鎭,翌日孙即伏诛。(四)抽丁自卫夜巡行,列队挑灯耀眼明;更有荷枪新武士,芜城初见学生兵。当寳山未到扬前,城防空虚,地方人士组织自卫团,每户抽壮丁一人,夜执高挑灯笼,巡行街巷。复由扬州府中学堂,两淮师范、两淮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