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平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平军三打舟山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太平军 舟山 定海 战争实录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即太平军金田村起义成功,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点燃武装斗争圣火,并以迅猛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中国东南十八省,攻克六百多个城、县;至一八五三年三月奠部天京(今南京),建立天朝政权。对于太平军,清廷诬蔑、贬称为「长毛」、「洪杨作乱」等。伟大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则一直来高度称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深远,赞扬洪秀全是反清、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领袖,他沉严重打击了满清封建专制腐朽王朝,替中国人民指明新的光明之路。对于

  • 文章太平军浙江江苏诸战役(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太平军 浙江江苏诸战役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资料

    三、李鸿章率淮军援沪㈠淮军成立与赴沪经过当上海受太平军威胁时,淸巡抚薛焕与常熟巨绅团练大臣庞钟璐备函派员往安庆谒见国藩,请派兵援沪。国藩以此意与幕友李鸿章相商,乃决定由李鸿章在皖招募淮兵,自组一军,期来年(同治元年)二月,组训完成,援沪之议,遂成定局。鸿章募兵工作,颇为积极,于同治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将所募淮勇开到安庆,营伍组织、装备、薪粮等,悉仿湘军。国藩并拨湘军程学启、郭松林、滕嗣武、杨鼎勋等营与新淮勇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吴长庆、潘鼎新、刘秉

  • 文章太平军三打舟山史略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15期  作者:乃良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太平军 太平天国 舟山 军事行动 洋枪队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即太平军金田村起义成功,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点燃武装斗争圣火,并以迅猛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中国东南十八省,攻克六百多个城、县;至一八五三年三月奠都天京(今南京),建立天朝政权。对于太平军,清廷诬蔑、贬称为「长毛」、「洪杨作乱」等。伟大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则一直来高度称许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深远,赞扬洪秀全是反清、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领袖,他沉重打击了满清封建专制腐朽王朝,替中国人民指明新的光明之路。对于浙江

  • 文章太平天国革命期间的一段浙江史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孙中山 中华民国 宁波 南京条约

    太平军于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十二月十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因围长沙失利,就改变战略北进入鄂控长江于十二月破汉阳、汉口、武昌、随即顺流而下九江、安庆,旋于咸丰三年(一八五三)二月十日攻下南京,太平天国就正式定都天京,时间仅两年三个月而已,及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六月十六日湘军曾国荃破天京,太平天国沦亡,历时十四年,其间太平军北伐、西征、远征、东进,遭遇淸军、湘军、淮军,各地团练,甚至常胜军等英、法联军外国雇兵无数次的血战苦鬪,曾纵横

  • 文章太平天国对于国民革命之影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王成聖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国民革命 影响 清军暴行

    世凡九帝占领华夏九十三年,直到公元一三六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匹夫仗剑,灭元兴明,定鼎金陵,开二百七十六年皇汉之国基,迨至公元一六四三又被满人入关窃居国柄,汉人又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而自明太祖建元的一三六六年往下推算,到一八六六那一年,刚好有国父诞生于广东香山县(后改中山)翠亨村,其间恰为五百年整,于是广东父老都说:这便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之兆。还有一种说法,则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在道光三十年庚戌(公元一八五〇),一年后,咸丰元年辛亥,洪秀全便定鼎金陵

  • 文章紀念金錢會起義一四〇周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起义 金钱会起义 周年纪念

    今年是太平天国运动一百五十周年,也是浙南金钱会起义一百四十周年。金钱会起义是我近代浙闽边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太平天国革命浪潮的一部分。参加金钱会的达十多万人,有组织的起义军也在万人以上。清朝咸丰年间,浙南各县水旱频仍,清政府的统治也越来越腐朽,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太平军石达开部由江西进入浙江,攻克处州,浙南人民纷起响应。就在这一年,金钱会在平阳钱包成立了。金钱会首领赵起(一作赵启),出生于钱仓贫苦之家,从小练得一身好

  • 文章天京大戰陷落紀略(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天京大战 忠王殉国 太平军 历史资料 战后析评

    九月中旬起,湘军展开积极攻势,连占防御天京之外围营垒,逐渐紧缩包围圈,准备合围全城。十九至二十五日,先后攻占上方门、高桥门、秣陵关、中和桥。此后,紫金门西南一带已无太平军营垒。十月初六,曾军连占天京附近之淳化、解溪、隆都、湖墅、三坌鎭,肃淸天京城东外百余里内之太平军。十五日,国荃及萧庆衍进驻天京城东孝陵衞。孝陵衞既得,湘军合围天京之势成,国荃遂令李祥和、李臣典、朱洪章等开挖长壕,其计划:以向荣、和春昔年之前壕作为后壕,另加宽加深各六尺,连接七瓮桥至孝陵衞

  • 文章重印杭城辛酉紀事詩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7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杭城辛酉纪事诗 洪杨部 杭城之陷 太平天国

    我浙省垣杭州经洪杨之劫,虽仅三、四载,而由洪杨陷金陵(一八五三)至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亡(一八六四),阴影袭来,游勇来往,扰攘不安者十有年也。杭城之陷,玆访得当时之署名钱塘东郭子、杭州蒿目生合著「杭城辛酉纪事诗」复制原文,特借来影印;序文中有「亿万年之信史」语,特付本刊,供李楚老,孙尙志曁丁丙后人丁琰等杭州友人,体念当时父、祖之经受。玆将杭城两次沦陷之情形,据平浙纪畧及读者附注,撮要敷陈,以警后世。另有胡光墉(雪岩)在洪杨事件中,努力为地方事不避艰险

  • 文章太平天国骁将陈玉成转战皖鄂槪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陈玉成 人物事迹 太平天国运动 皖鄂抗战

    淸末洪杨倡民族革命,拥有不少能员,其行事多可歌可泣,令人敬佩。其中最有才智之士,为冯云山、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尤为铁中铮铮者。太平天国自桂平起义,首向湘鄂出兵,相继占据长江下游各省,全国震惊。淸廷议迁都避其锋,扰乱地区颇广,鄂、皖、湘、赣、苏、浙各省受兵燹之灾尤甚,鄂东南一带,因有湘勇抵御,几进几出,受害更深。玉成生性好战,勇而多谋,读书虽少,但深谙用兵谋略,智计百出,淸将与之交锋,率多望风披糜,其用兵常出奇制胜,敌方常受其愚弄,幸有曾国荃能洞烛机先

  • 文章百年悲歡話嘉興(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往事追忆 战事回忆 太平军 我自杭州到禾郡 沿塘二百余里无人家

    一、前言近百年来,洪杨浩刼,江南地方所经受的恐怖和损失,在前辈人说来眞是谈虎色变,然而后来有辛亥革命成功,北伐军莅临和抗日胜利等的欢欣。但自三十八年起受共产暴政的屠毒,倐将二十年,避秦在外者对故鄕时有魂梦牵绕的苦忆。爰将我故鄕嘉兴近百年来悲欢的事迹写付本刊,以便同鄕友好的重温,也希望能便利没有践踏故鄕的后辈,扩充对故鄕的想像之助,同时更兴起我要囘故鄕的决心。二、太平军的陷城和淮军的复城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入金陵,六年,江南大营溃退到丹阳,到十年闰三月,副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