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父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父与东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国父 颜白毛 朱霁青

    笔者于拙作东北研究论集序言里有下面几句话:「东北扼海防与陆防之枢纽,当东西交通的门户,为我国农业的谷仓,重工业的集中地,又为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与世界第二次大战的导火线。百年以来蒙受着各种苦难与不幸。揆其原因,一方面爰于我国的衰弱,无力控制边疆,一方面爰于山川形势冲要,资源物产富饶,以致强隣垂涎,交互侵略。」东北地位如此重要,当然为 国父所深切注意。 国父在实业计划十大纲领里面,强调移民东三省、蒙古、新疆,认为这一措施,不仅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方案,实在

  • 文章国父改造中国社会纪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父 革命 社会改革 同盟会

    壹 前言大家都知道, 国父革命,改革了中国国体和政治制度,很少人提到和想到,除了国体政体之外,对于中国广大的社会,由来已久的社会风气,人民生活习惯,社会心理,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也可说是作了社会革命。不过这里所谓社会革命并非如西方以经济为主的革命,而是全面性的,包括全国广大的地区,所有的人民,全部的生活都在其内。由精神到物质,由抽象到具体,举凡日常生活中言语行动,以及由来已久的心理和习惯,无不斟酌损益,作适当的改革。一以求民族的进步,一以应世界潮流

  • 文章(永垂典范的岭南先贤先烈)国父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7期  作者:樂會顏大豪 出版时间:1981-10-07
    关键字: 岭南 先贤先烈 国父 诗词

    檀島結盟四海從武昌起義光華夏五族共和千古仰巍峨聖德垂靑史雄才大略氣如虹建業定都慶首功三民主義萬年崇彪炳勳勞日月同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67期  作者:祝秀俠遺作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国父蒙难实况 少年舰长 陈炯明 北洋舰队

    立法委员袁良骅曾撰「国父广州蒙难指挥海军讨伐陈炯明之回忆」一文,以亲历之经验,纪述当年国父蒙难之实况,堪补党史之不足,时袁氏任舞凤舰舰长,年才二十七,年少英挺,人称少年舰长。来台后袁氏皤然老翁,惟精神矍铄,革命精神,仍老而弥坚,至可佩也。袁文所纪,其中有一二点为非局内人所不能知者。其一当孙先生将舰队收复后,以为陈逆炯明惮于海军威力不敢再图蠢动,乃离开驻节之韶关北伐军行营,复令许崇智李烈钧黄大伟三部队取道赣南北伐,仅留下海军驻泊广州省河及黄埔港,不料陈氏

  • 文章国父尊称的由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王廷安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国父尊称 名称由来 展望过去 思考未来

    中国人,对创建国家有特殊功勋的孙中山先生,尊称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未及见到中国的统一富强,不幸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因肝癌与世长辞。当时,北京中央公园社坛举行公祭时,河南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赠巨型素花,横额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中山先生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同时,台湾同胞尽管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亦非常感念中山先生,纷纷举行追悼会,台湾民报亦尊称中山先生为「国民之父」。民国廿九年四月一日,国民政府鉴于孙中山先生

  • 文章今年 国父忌辰有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8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8-07-03
    关键字: 国父忌辰 孙中山 孙氏源流 兴中会 三民主义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星期天,在寓偶翻阅旧书库中,顺手检一册台湾出版之「传记文学」一百三十七期,(即中华民国六十二年十月出版)。作者隔些时间常喜拿起四书及历史名人传记等一读,以和每天看报或阅读新杂志,互相调剂。该册传记文学月刋,首篇刋载国父哲嗣孙哲生先生之「八十自述」(上),在本篇第一节,哲生先生即述出其「先世述略」内容为「民国三十一年,国立中山大学史学敎授罗香林写了一本『国父家世源源流考』」。罗先生这本书,对于我们香山孙氏这一支派,如何自中原转徙江南,而后

  • 文章国父力行「天下为公」例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8期  作者:倪文達(本會理事)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孙中山 武昌起义 国父思想 孙科 张载

    国父最伟大的精神表现,和他的人格最富吸引力的地方,是他的「大公无私」。他生平最欢喜替人写「天下为公」四字。有时还把礼运大同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整段文字写出来。宋儒张横渠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可描述 国父的涵盖宇宙大气的磅礡人格气象。武昌起义后,各省次第独立,各省代表在沪上会议组织革命政府, 国父自巴黎致电民军政府,电文中有下面这样的话:「今闻已有上海会议之组织,欣悉。总统自当推定黎君,闻黎有拥袁之说

  • 文章革命元勳慷慨吟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6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4-03-29
    关键字: 国父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廖仲恺 一剪梅

    满淸末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以外侮日亟,国脉不绝如缕。当时的仁人志士,激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满腔的爱国热诚,乃奋勇从事救国运动,掀起革命高潮,由海外而影响宇内,由东南而波及全国。 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应运而兴的第一位革命导师,其他的许多革命先烈便追随在 国父的周遭。他们经过妥善的策画之后,便分头去秘密而又积极地展开革命工作了。假如我们对于一部辉煌的开国史,没有经过一番仔细地阅读的话,便无从了解那批开国元勋,绝非是市井之辈,或亡命之徒,而都是满腹经纶

  • 文章团结实践 国父思想 一齐保卫中华民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北 广东同乡会 团结实践 国父思想 会务报告

    今(八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国父一三二岁诞辰纪念日,台北市广东同乡会提前在十一月九日举行,可说是国内最先举办的一个单位。是日,同乡会亦同时召开第十届第三次会员大会。乡亲们聚集一堂来纪念一代伟人 国父孙中山先生,还集会一齐关心同乡会的会务,正象征我们广东人一向团结,意义非凡。是日适逢星期假日,下午一时起在延平南路实践堂报到处,即排满老少乡亲踊跃报到,迄二时大会开始,出席的乡亲人数近千人。大会分两部举行,一、下午二时至二时五十分,举行纪念大会,由

  • 文章国父与南洋(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鄭彦棻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孙中山 南洋 国父九访南洋简表 南洋革命旅程与成就 同盟会

    间交通必经之地,且新加坡与菲律宾隔南中国海,遥遥相望,往还交通不便,所以未把菲律宾列入南洋支部范围。虽然如此,菲律宾华侨对反满革命运动工作,却是闻风而起,其贡献并不在南洋各属华侨之下。当年南洋地区,除暹罗(现称泰国)外,都是英、法、荷兰三国的殖民地。笔者曾先后撰写「 国父与法国」及「 国父与英国」两文,记述 国父在欧洲奔走革命的情况,文中也曾对国父在英、法两国南洋属地的活动,有所述及。[2]国父在海外策动革命,所以重视南洋地区,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