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因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武昌首義成功的因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成功原因

    新军统帅张彪不战而逃,武昌文武官吏均弃城逃走,革命军占领后,众推待人宽厚、颇孚众望的协统黎元洪组织军政府。国父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以当时武昌新军,其赞成革命者之大部,已由端方调往四川;其尙留武昌者,祗砲兵及工程两营之小部份耳,其他留武昌之新军尙毫无成见者也。乃此小部份以机关破坏而自危,决冒险以图功,成败在所不计,初不意一击而中也。」问题是瑞澂等为何非潜逃不可呢?究其原因有三

  • 文章趙鐵橋被刺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平川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赵铁桥 四川 革命 被刺原因

    致殒命,轸惜良深。赵铁桥着交行政院从优议卹,呈候核定。幷由该院分饬地方军警长官,严缉凶犯究办,以彰劳勚,而惩凶暴,此令。」至于赵氐被刺之原因,当时任交通部长之王伯羣,曾于同日交通部纪念周上作如下报吿:「关于招商局赵总办被刺问题:招商局赵总办是本党的老同志,而且是担任前方军事运输事宜很多出力的,忽然遭敌人的谋害,自然引起我们十二分的悲痛。赵总办之被刺与交通方面的前途,实有莫大的影响,所以自赵总办被刺以后,兄弟即往上海处理这一件事,使招商局的业务,不致中断。赵

  • 文章且説陳炯明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陈炯明 叛变原因 人物评价 挽联

    陳炯明是一個人才,跟的人用的人都是曠代人龍。(他跟 國父革命,為 國父最得力幹部; 先總統蔣公是他粤軍總部的作戰科主任)假如 國父能抓緊他,他能跟定 國父又能善用 蔣公,則北伐統一大業,可能提早十年完成, 國父壽命也可能延長十年,我國必無三十八年大陸淪胥慘禍,世界共產黨徒,也絕不會如今日之猖獗,其裨益中華民族及全世界人類,關係何其重大!民國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禍變,豈天意歟?!

  • 文章辛亥首義的基因與動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陳啓天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历史原因 动力

    中國之有民主革命運動,萌芽於光緖二十年孫中山先生創建興中會。醞釀擴大到宣統三年,(西曆一九一一年)前後經過不滿十七年,卽爆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由宣統三年陰曆八月十九日武昌首義起,到同年陰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卽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淸帝退位止,前後經過只有四個月零兩天。辛亥革命何以能如此速成?則以其有三種基因與三種動力。玆先說辛亥革命的三種基因。第一種基因,爲滿淸以邊疆少數民族專政二百六十八年(由順治元年到宣統三年,卽由西曆一六四四年到一九一一年),始終壓迫並...

  • 文章辛亥首义成功原因之探讨——以王世杰鸿文为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作者:馬社香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辛亥首义 武昌起义 历史回顾 原因分析

    作者馬社香:武漢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曾出版《中國貨幣文化史》、《廬山舊事民國名人尋影》等書,著作由《新華文摘》、《文匯報》等轉載,逾千萬字以上。

  • 文章蔣公中正五蒞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蒋介石 阎锡山 五次访太原 背景原因

    自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八年蔣公中正曾五次飛蒞太原,與閻伯川(鍚山)先生共商國事。北伐時期,軍事進展中,蔣、閻於一九二八年六月一日曾會晤於石家莊。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一日再會於石家莊,閻先生表示,備戰而不造戰因。其後蔣先生五次蒞幷,均與共赴國難,克服危局相關,也是民國史上的重要關節,茲簡述於後。㈠一九三一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件,侵佔東三省。一九三二年有「一·二八事變」,淞滬抗日之役,國民政府遷至洛陽。二月國府成立軍事委員會,蔣先生任委員長,閻先生任委員。國府二...

  • 文章徐啓明將軍憶述參加辛亥武昌起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鍾強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徐启明 武昌起义 革命过程 成功原因

    医好了;另一同学卢华,左手掌受伤;二期同学黄绍锦,伤右腿,其他同学,都平安无恙。革命军在汉口不能支持,撤退到汉阳,徐启明将军检讨此役时说:汉口不守,战斗失败的原因,多因新兵多,老兵少,军官程度太低,不善指挥,革命武器,不如敌人;但民族意识高昂,士气并不衰颓。敌兵系北洋军,久经训练,战斗力虽强,但士气并不佳。闻南下各军士,有逃亡者,因各省先后独立反正,长官虽秘其事,军中已微有所闻,当汉口失守时,而有上海独立之举,大可振奋人心,但对敌方士气则为莫大打击。黄总司令

  • 文章總統與黃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期  作者:陳大慶  出版时间:1966-11-02
    关键字: 国民革命 黄埔军校 东征 胜利原因

    原因,不外下列诸端:一、革命精神之发扬。 国父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中,训勉全体学生要以革命先烈的行为作标准,要学习革命先烈的不怕死精神。此一精神,由于 总统之言教身教,革命军乃能发扬蹈厉,以一当百,忠勇奋战,前仆后继以杀敌致果。二、政治认识之正确。军队的政治训练,始于黄埔,为 总统创办军校教育之特色。革命将士在本党主义薰陶之下,充满爱国爱民之思想,抱持救国救民之宏愿,深知结合民众,运用民力,使革命武力与民众力量凝成一体。三、伦理观念之建立。 总统爱护军校

  • 文章民國二年大理兵變始末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文中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潘炜章 杨春魁 大理兵变 兵变原因 兵变始末

    附近之邓川、洱源、剑川、及宾川、凤仪等县,造成民国以来滇西之重大惨剧,至堪痛愤,兹将经过始末,略述如次:二、引发兵变之两个原因当辛亥革命于八月十九日在武昌起义后,云南即于九月九日响应,全省各县,亦于旬日之间,先后反正,写下云南在革命史上最光荣之一页。不幸的是当省垣响应反正前三日(即九月六日)腾冲驻军陈天星及保山驻军张文光等,未与省方联络即首先起事,其目的原在响应武昌革命,促成滇省之早日反正,而收首义之功,遂派其先锋刘竹云统率大兵,向大理进发,但三日后,省方已

  • 文章談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張知本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原因 辛亥革命的精神 辛亥革命未完全成功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价值 今后的出路

    张知本遗著一、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原因辛亥革命的意义,包含有两点:第一点是汉族本五族平等之主张,推倒以一族专制之满族的种族革命;第二点是本党以民主政治相号召,推倒满清政府君主专制的政治革命。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原因,可分述于下:(甲)种族革命的原因:⑴远因—自满族入主中国后,明朝的遗老,很想鼓吹民族思想起来反抗,如王船山、顾亭林、黄梨洲诸先生,都是力倡民族革命的学说。虽然当时因情势所迫,革命未能爆发,但是他们的学说,深入平民社会内面,流传到辛亥的时候。一般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