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考楊公遠珄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人尊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远珄 农业 经商 医术 挽联

    先考楊公遠珄,字耀唐,生於民國前十八年,(甲午年)世居圳頭村。先祖考、祥逑公,娶朱氏,頗賢淑,生二字,長曰遠珍,次卽吾父,以農爲業,家道小康,先嚴秉性耿直果斷,凡鄕間遇有糾紛,均爲之排解,鄕里甚爲敬重。先考畢業於寧都第九中學校,卽爲布商,兼業農,喜硏醫術,對於陳修園及傷寒論,頗有心得,不願懸壺,但遇貧病苦人,輒爲義診,妙手囘春仁心仁術,甚爲鄕人稱頌。先考初娶先妣謝氏,是謝屋河子背謝本岑先生之次女,書香門第,端莊賢淑,不幸於民國十六年,**竄擾吾縣,先父逃離...

  • 文章我的少年時代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江南小镇 农业生产 小学 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

    可以随意捞捕。尤其是用河水灌漑农田,种植水稻。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一节望去,田野都成为金黄色,何等富庶!有这样的自然环境,眞可谓得天独厚了。但是,农业生产,只是依靠土地及劳力,生产力究竟有限,比起近代以机械生产的大规模企业来,当然望尘莫及。所以当时我们的鄕间虽然富庶,也只是比较的不忧冻馁而已。一般民间,还是省吃俭用,勤劳的工作,来维持生产。我们家里,就我记忆所及,祖父在我们住屋的前面,也就是靠街,开了一爿小米店,论斤论升的零卖白米。后来祖父在我进小学时逝世

  • 文章(參、傳記類)謝應麟將軍行誼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谢桂瑶 农业学校 北伐 卢沟桥事变 病逝

    将军姓谢氏,讳桂瑶,字应麟,号保山,以字行,江右瑞金人,世居邑东云集乡坪山冈,淸光绪三十四年戊申(西元一九〇八年)八月朔生于籍。父兰蕙公,前淸邑庠生,母陈氏,昆仲四人,公最幼。资禀异常童,父母钟爱之,视余子有加焉。左将军 左二若兰 右二宜春 右夫人 立左佳立 立右正立方六龄,负笈邑城东山小学,成绩冠其侪。既卒业,入省垣农业学校深造,越三年,毕其业。适军阀割据,民生凋敝,公有四方之志,不欲事案牍,乃弃儒冠请缨,入赣军随营学校习军事。民国十五年,厕身北伐军

  • 文章重印兩本書的感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7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桂政回忆》 重印出版 广西文献丛书 《日本农业概观》

    最近一次本会理监事联席会议,决定将黄旭初先生所著「桂政回忆」,及先父国宝公所撰「日本农业概观」,列为广西文献丛书,予以重印。对于我们广西人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事。黄旭初先生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十九年,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广西名符其实的大管家。他为人心思细腻,冷静沉着,喜怒几全然不形于色。「桂政回忆」是他民国四、五十年代旅居香港时,发表在当地「春秋」杂志上的连载文章。文如其人,不但叙事客观周延,更难能的是全无情绪性字眼,纯是就事论事,而内容眞是充实,很全面地

  • 文章莊崧甫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5期  作者:莊作權 出版时间:2000-06-10
    关键字: 创办龙津学堂 上海光复 杭州光复 管理盐政 发展农业 研究水利 治水争端 奉化孤儿院 新学会社 同盟会

    振兴实业为己任。事实上,他在这方面也的确做了不少事,在他一生事业中成为重要的部份,也是足以说明他的为人。他自号求我山人,意思是「人面难求,土面好求」。所以要「万事不求人,唯有求我求土」,才是出路。庄崧甫先生之振兴实业,主要从农业和水利两方面来努力。早在他任职家鄕龙津学堂之前设馆课徒的时候,对农业就发生了兴趣。当时浙西自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出现人少田多,任其荒芜的现象。庄氏向当时清政府领荒地三百多亩,辅导农民垦种,为他日后在浙西发展林牧业打下了基础。一九一〇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