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揚大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战争 大捷

    從來四戰是徐揚,漢將簫聲滅楚王,常勝南軍非昔比,雲旗高興日月光。

  • 文章興寧合水之戰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战争 兴宁合水

    合水之戰死中生,敵軍數倍圍我營,決心誓守紗帽石,地覆天翻亦不驚。殺聲震盪冒雲霄,三捷九攻勢難消,奸計難售狐鼠夢,八閩風雨浙江潮。

  • 文章捷取歷城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北伐战争 济南

    徐揚大捷敵驚惶,再戰臨城勢益張,憑藉外援園割據,國人皆曰殺宗昌。豹泉突突洗塵脂,歷下城高戰馬馳,神速用兵欣奏凱,揮軍殲殺賴天機。

  • 文章第三、四期北伐與武漢之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黃旭初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黄旭初 遗作 北伐战争 作战经过

    在国民革命军战史上,称民国十六年夏间肃江北之役为第三期北伐,由徐州攻山东之役为第四期北伐,本文槪敍这两期战的情形。其中可注意的有三点:一、敌军的抵抗精神,比在两湖、江西时期大有逊色,故两役都无精采的战斗演出。至革命军围临沂不克,乃奉命班师,致功亏一篑耳。二、第三期分三路进军,李宗仁和白崇禧分担了两路;第四期对山东战场分配四线,冯玉祥只任半条线,李宗仁任一条半,白崇禧却担任两条;故这两期战的重担,十之八九都落在李、白两人的肩上。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因宁

  • 文章蔣百里與東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蒋百里 国防 练军 张作霖

    奉天复任东三省总督。赵奏调蒋氏为督府总参议,惟因管带官衔过低,无法以原官列保,奏折改称陆军留学生蒋方震,上谕派往奉天以二品顶戴任用,当时莫不认为异数。蒋氏新任命发表,良弼极感不安,但因东北一则为国防第一线,二则为满人发祥地,三则蒋氏乃赵派送出洋深造之人,情理上良弼不能与之争,当蒋氏请辞管带之时,所辖全营官兵,均流涕拦阻,不肯放行,嗣赖良弼设法解围,始离北京。蒋氏到东北后第一件事,即建立东北第一线国防,此为渠生平最快意之事;亦为最有把握之工。东北国防之假想敌

  • 文章北伐勝奉軍 河南大災荒(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北伐实况 战役实况 宣传工作

    大刘庄、柴家堡的工,大家十分辛苦。却感到工异常有成就,精神深是愉快。初夏晨间,他们沿铁路北行,赏完大平原景色,齐唱「少年先锋队」的歌: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同志们奋斗!但凡迎向太阳的朝晨,穿着草鞋,戴上斗笠,列队行进,走向战斗,有朱其华这般政治生活磨练的人,每每情不自禁,就唱起这首共产主义青年的团歌,而越发神智飞扬。也是由于第四军、十一军政治工人员中,CP.CY份子最多之故。沿途皆进行工。正午时分,其华他们才赶到遂平车站。朱其华带了一位同志,去

  • 文章龍潭之戰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北伐战争 龙潭之战

    吳頭楚尾隱笳聲,江北江南擁古城,四面楚歌難入夢,東山猶憶舊旗嬴。賊兵十萬覆長江,禍國殃民終自亡,寄語老孫休坐待,江南草已為君黃。京滬危危震撼中,龍潭一戰定江東,追奔逐北下齊魯,直搗黃龍氣勢雄。協力同心滅此獠,義旗高擧湧如潮,龍潭血戰滄波碧,統一河山在此朝。

  • 文章马林与国共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马林 国共合作 孙中山

    马林,一九四二年遇害,至今已有六十年。今年四月十八日《团结报》载李玉贞同志的长篇纪念文章。一九八六年李受中国社会科院派遣,到荷兰皇家社会科学院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查到大量的马林史料。并与其婿荷兰著名家Sal Santen长谈。现择李文几个要点,参考【孙中山全传】和【中国国民党史】,连缀成文,以飨读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一九一一)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帝制,因袁世凯的纂夺和军阀官僚的把持,国民党只处于在野地位。列宁领导的十月(一九一七)革命,共产党不仅

  • 文章呂志伊先生及其弔祭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詩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吕志伊 投身革命 诗作

    黎元洪解散国会,先生在沪与张大义段雄叶夏声等通电讨段。继随 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国会议员在粤开非常会议,组织军政府,举 中山先生为大元帅,先生被任为大元帅府参议。八年春,先生由九龙至广州,谒黄花岗,追怀往事,有吊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绝句十首(诗附篇末),亲切沉痛,传诵海内外,较诸海内贤豪,骚人墨客,偶临岗上,发为诗歌,用资叹咏之为胜。九年秋,先生奉 中山先生之命,劝说海疆军李根源反正,李虽因与岑春源之关系过深,不克自拔来归,然亦不再殊死阻挠,故粤军得达回

  • 文章謝健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谢健 四川 传记 革命工作 行政工作

    谢健字铸陈,别号大哀,佛名慧坚,晚署老竹,四川荣昌人,光緖九年诞生。因其尊人出身湘省果毅军,资兼文武,历以战功,由左军分统升贵阳城守游击,改琼州协台。后受知张文襄,调湖广总督部堂大令委员,嗣复并兼督标中军协,及武昌防备营襄河水师前中两营管带等军务,毕生宦居在外,故先生生于筑而长于鄂。幼年入学就傅,督敎綦严,尤重旧学。九岁发笔,已能诗;十一岁览通鉴毕,即与文襄幕府,大谈燕王战略。十五歳进武昌博文学院,接受新知。十九岁丁忧,曾按湘军传统,父故子承例,以知县

共89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