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漢湯湯,這似水流年,常記取八月十九風雲鬱鬱,願中華民國,繼自今萬歲千秋。黃興敬賀
-
坚固。乙、营区:新军营房共有八处:1第八鎭司令部,位于督署后院北邻大都司巷口,因统制张彪兼任湖北提督,提督衙门人员,与该司令部合署办公。2.塘角营区,位于武胜门外五里许之塘角江边,该营房原为绿营凯字营所建,故称凯字营,新军成立后,驻有第二一混成协所属砲队第二一营,与工程、辎重第二一队,粤汉铁路起站徐家棚,在其北约十里,筑有宽濶大道,直达武胜门,该营修一马路与干路衔结,来往城区,交通称便,惟以距离较远,多以有线电话连络。西凭长江,东有沙湖,形成隘路,且因湖沿连
-
蹟与事实,任其久于湮没,所以我大着胆子,把所见的所闻的事实,拉杂的写些在下面,希望阅者先生,不要笑我这老丘八写得太高山滚鼓了。我时常听到有人说「武昌起义是侥幸成功的」说这话的人他不晓得湖北革命的过程,不加思索,随便说出来,或者是人云亦云,殊不知参加了湖北革命的同志们,听了这话,实在很有些抱屈,现在我要乘这机会,把湖北革命的始末写出来,使大家明了,历史上的事实,是不可抹煞的,湖北革命组织,始于纪元前八年,即淸光緖三十年甲辰,自 国父以三民主义相号召,首倡革命
-
曹亞伯遺作革命者,本天性之慈悲,而爲世人除凶暴求平等之事業也。予生八歲,聞屠人語,中國人有辮,乃降服外國人之表誌,方今皇帝,卽外國人。予聞之憤甚,謂中國人不應許外國人作皇帝。謹記之,因藐視讀書人之無志,惟斤斤於求爲翰林,從無敢求爲皇帝者。(編者按:此卽先生齠齡在故鄕觀演戲時,飾皇帝者高踞上座,詢諸族人業屠者所得之反應,亦卽先知先覺革命思想之導源也。)然於吾國之聖賢,極崇拜之,以其嘉言懿行,可爲斯人之圭臬也。聞耶穌敎爲異端,痛惡之。年十五,至大冶縣福音堂,...
-
辛亥武昌起义,推翻满淸,建立民国,恰在阳历十月十日,中华民国于焉诞生,故定是日为国庆日,亦曰双十节,是为首次光复武昌。此后复遭军阀割据,迨至民国十五年今 总统蒋公统帅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复于是年十月十日再度光复武昌,此虽是一种巧合,但在国史上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去年国庆日,某将军曾谈及辛亥及北伐前后两次光复武昌之经过,并指出第二次光复武昌是以策反成功,由本党同志聂世馨和守城的团长贺对庭取得联络,打开保安门,在黎明以前全军进入,光复武昌,此为民国十五年
-
一概被视作可争取者。凡此种种,促使黎元洪既成为年靑的革命党人挑选的对象又是立宪派所竭力寻觅的政治代表。正是这种缘故,促成了黎元洪登上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之位。故于偶然之中寓有必然。[1] 『时报』,辛亥年闰六月十六日。[2] 『辛亥革命实践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3] 『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4]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六一二页。[5]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
-
編者按語:本文作者邵百昌先生,現屆七三高齡,係參加辛亥首義之革命元勛,頃應本社之請,就其昔年親自參加辛亥首義之記憶,參考清史稿職官志及有關書籍多種,歷時一年所撰出。全文分為三大編,將革命之前因後果,曁當時雙方兵力之分析與佈置,以及作戰經過,均分章敍述,極為詳明,實為近代史中難得之寶貴資料。因全文較長,無法一次刋出,本期先刋出目錄,前言,並配以「湖北軍隊指揮系統表」,與「辛亥首義武昌形勢圖」。使讀者未閱本文以前明瞭湖北軍隊槪況及武昌一般形勢。餘留下期連載,...
-
民國肇建之前一年,歲次辛亥,余年二十,肄業於武昌駐鄂陸軍第三中學第二期,將屆畢業,時在夏歷八月十九日丑初,忽聞砲聲轟然一響,自校舍凌空而過,彈落外操坪,此時諸同學皆驚起,迹其響聲乃發自中和門,蓋自中和門至南湖本校,鳥道不過五里之近,爲五七山砲射程所及,聞其聲亦猶比鄰也。因是我陸軍中學學生羣起首義,共襄盛擧,爲締造民國而獻身奮鬪。我革命黨人譚人鳳、孫武、蔣翊武等先潛匿武漢,煽動新軍,及我陸軍中學,期於中秋發難,適有黨人於漢口寶善里寓所,密製炸彈,以調配失愼...
-
起義前之情形武漢三鎭,據長江上游,爲我國之心臟,亦軍事上重要之地區。淸湖廣總督瑞澂駐於武昌,常備新軍第八鎭統制張彪,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率部分駐武漢三鎭,及各縣重要之地,時陸軍第三中學堂設於武昌南湖,學生多由兩湖、廣西、滇、黔、甘、豫等省陸軍小學三年畢業升送而來,均優秀勇敢,熱誠愛國、富有革命性之靑年,平日課餘之暇,常躱在被中或厠所内偷看革命書報,不僅在校功課成績優良而其言行表現亦極高超,時人皆稱之爲軍人模範,新軍士兵無不尊敬,並有先生們之稱。是時...
-
李華新遺作我曾是前淸駐鄂陸軍第八鎭三十一標二營前隊的一個列兵,駐紮武昌的右旗營房內。當我投軍時,正是年方廿三的靑年。現在我已是八十二歲的老人,提筆寫此囘憶,不覺忘却了自己垂暮之年,同時只覺得現當流亡海外,遙望大陸,遠懷故鄕,面對骨嶽血淵的禹甸神州,重復激起當年革命熱情,具足老當益壯的氣槪。我要用這一篇樸質的短文,作爲同仇敵愾還我河山的高呼。前淸到了光緖年間(一八七五—一九〇八),外患日深,政治腐敗,喪權辱國,民困邦危。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志士仁人的革命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