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參加修築滇緬公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段榮昌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修建过程 搬运石头

    七七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揮軍全面侵略我國,仗其優勢武器,兩年之間盡佔我沿海各省及長江黃河兩流域中下游精粹地區,封鎖我國與外國友邦往來,期制我於死地,俯首投降,我國英明領袖蔣委員長預知賊人用心,號召全國長期抗戰,動員全國力量,與敵人做殊死鬥,敵人封鎖我沿海後,我政府爲了打通交通綫與友邦連絡,趕修滇緬公路,此事在以前文獻上曾刊過,但覺未詳盡,今特將親歷目睹親身所受,當時具體情形,據實報導。這條當時要緊的生命線正過我潞西縣,自東而西百餘公里。測量由政府負責,測...

  • 文章抗戰時期的後方大動脈中印油管東段視察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以欽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印输油管道 视察团见闻

    抗戰期間,中原、華東、華南沿海大片國土先後淪入日寇之手,雲南成爲抗戰的大後方。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又成爲了盟軍的前綫。駐雲南的我國陸軍就有第一、五、九、十一、二十,五個集團軍,加上中、美空軍及地勤人員與美國的陸軍,加上中央的軍,政機關人員,總數不下數十萬人。一切物資補給全靠公路及空中運輸,「一滴汽油一滴血」的緊迫情況,迫使中,美雙方都不得不設法擺脫這種被動的局面。民國三十三年初,美方提出:在印度的加爾各答到昆明之間,修建一條輸油管道,把從大洋彼岸運到印度的...

  • 文章六十年前我從雲南進出緬甸紀實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興才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进出缅甸 纪实 人物回忆 异国风光 抗日战争

    楔子這篇短文,寫於六十年前的一九四二年八月,當時剛從緬甸撤退,回到雲南,暫時落腳在祥雲縣的芮家營,待命復工或是遣散期間,閒居無事,雜記自離家赴緬甸工作到撤退回國的短短半年之間的生活點滴,時、地、人、物均完全眞實。今因整理「八十選集」之三《走馬天涯》圖文稿件,從箱底翻出陳年舊稿,雖當時年事尙輕,見解不免有誤,但爲存眞起見,仍保持原貌,自留紀念。因是我生平第一次離鄕背井、第一次出國、第一篇記遊之雜感文字,故將之列於《走馬天涯》之首。如此算來,《走馬天涯》雖著...

  • 文章天開雲瑞坊史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誠 閻蜜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天开云瑞坊 史话 山川文物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于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中旬,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牌坊附近的居民家里起火殃及此坊。后来将牌坊残架拆去,唯一的遗物只有牌坊底坐上的红砂石狮子,后来被运至大观公园门前,当人们到大观楼旅游时,面对石狮总会引发出无尽的感慨。在众多天开云瑞坊的老照片中,最有纪念意义和珍贵史料价値的云瑞坊照片,恰恰是两位外国摄影家所拍。一位是在方苏雅之后的法国摄影师,他拍摄的此幅天开云瑞坊照片,是在正义路上由南向北取景,故坊名「天开云瑞」匾额在正北面。坊前立有电线杆,说明

  • 文章我懷念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国赴缅远征军 楚雄地位 昆明名胜 大理风景 滇缅公路

    雲南是在我國西南邊陲的一個省份,與緬甸、越南及寮國的邊界接壤,中緬兩國之間有所謂「中緬未定界」,雙方人民的交往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抗戰期間雲南是西南的大後方,滇緬公路則是當年國際運輸大動脈,後來飛虎將軍陳納德麾下的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總部設在昆明以後,鞏固我大後方的領空也予佔領區的日軍致命的打擊,抗戰後期何應欽將軍的陸軍總部也設在昆明,作爲策劃反攻的基地,於是雲南的地位益形重要了。從軍遠征到達楚雄民國三十二年春天,先總統 蔣公發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靑年十...

  • 文章國殤回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張昆華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国殇墓园 历史记忆 陵园形制 抗日战争 时论社评

    著一片片翠绿色的苔藓,仿佛是抗日将士为国捐躯时被炮火炸碎了的一片片军服;有的墓碑上浸染著一片片鲜红的苔藓,觉得是抗日烈士的热血依然在闪耀着神采……国殇墓园是腾冲军民六十年前镌刻在大地上的一部英雄史书。它不但吿诉我们历史是怎样地从昨天走来,又将怎样地从今天走向明天。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章节,都是抗日烈士们用鲜血、生命和白骨书写的。这部史诗不仅属于腾冲,属于滇西,属于中国,而且也属于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的日子里,前去拜谒

  • 文章熱血春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盧彩文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和顺 滇缅抗战博物馆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山川文物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战争中腾冲这座被称为「极边第一城」的边陲名鎭变成了一片焦土,六十年过去了虽然当年焦土抗战的惨状已被一座现代的城市所代替,但成千上万件战争的遗物还散落于民间,时时向生活在和平现实中的人们诉说著当年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战争惨剧。滇缅抗战历史文物的收集和保藏者段生馗先生就出生在这块战争时期的受害地,战争遗弃的破钢盔、残刺刀曾经是他童年时带领小伙伴展开「干仗」游戏的玩具。一群孩子拿着这些破钢盔、残刺刀冲呀

  • 文章秋祀「忠魂歸國」悼國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曾永介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忠魂归国” 秋祀活动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参观游记

    火箭筒与三具火焰喷射器,越过铁丝网,一鼓作气冲上山头与日军拼博,而攻克了子高地,再经半月多的血拼,九月七日我军终于完全歼灭日军,完成收复失土的使命,在松山被攻克的第三天,何绍周将军曾幽默地说:「日军统帅松山祐三中将犯了“日落松山”之冲」,故断魂松山地。松山战役 地位与意义潘理事长与作者(右)摄于松山古战场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反守为攻的“转折点”之战,也是日军在亚洲战场上第一个所谓的“玉碎”战,成为山地丛林攻坚战的典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完整的战场

  • 文章雲南在抗戰中的任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云南资源 抗日战争 滇缅公路 入缅作战 飞虎队 史迪威公路 滇军入越

    資源豐富 四季如春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部,雲嶺之南,故名稱「雲南」爲古「滇」,省會昆明市,全省面積四十萬餘方公里,當時人口約爲一千九百餘萬人,境內水力「資源豐富」,地勢位於雲貴高原和滇西縱谷、氣候「四季如春」,地扼西南國防要衝,南鄰越、遼,西接印、緬,種族復雜「夷漢雜居」,但在歷史上,遠在西漢元帝時代,聞名的大學問家孟孝琚,名璇,學行載於簡策,就出生於滇省昭通縣,現尙有其碑可辨。三國時代,諸葛武侯,五月渡濾,深入不毛,目的是「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乃得確立蜀...

  • 文章騰衝國殤墓園備忘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腾冲战役 伤亡情况 腾冲国殇墓园 爱国主义教育

    一堆,呈龟形,高约一米,丛以毛石,内埋日军尸骨一具,以作为侵略者惨败的象征。㈢腾冲国殇墓园是抗日战争中腾冲战役的史籍文物,它标志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誓死卫国的民族精神永垂不朽,它又是中华民族进行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的最好园地。腾冲人民深受日寇蹂躏之害,民族危亡之苦记忆犹新,为了宏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在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对此园又进行了维修。一九八四年政府已将腾冲国殇墓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五年以来已正式对外开放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