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彩雲之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云南 自然风光 文化历史 乡音乡情 故乡风貌

    朝代的变迁至元朝又改置行省,沿用至今。在这岭峦涌成千里海,峰巖展现千顷翠的红土高原上,二十余种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辅相成,放异葩,结硕果,育化成昆明、大理、丽江三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城。有数不尽的楼台、亭阁、佛寺、道观、雄塔、山碑、铁柱、铜宫、石窟、石雕、瑰丽的彩绘、精致的手工,教人目不暇给。更有那唐梅、宋柏、及遍山松柏的原始森林,盈江奇景独树成林的榕树王,人在林间捉迷藏不易寻到目标。澂江抚仙湖的奇幻美景,地热温泉,古式建筑,使人着迷。汉开的五尺栈道更是

  • 文章大觀樓景觀命名之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閻秀冬 張誠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大观楼 景观 命名之妙 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中国园林的景观命名,是融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为一体,并以高度简洁的文学语言、精美的匾额书法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好的景点命名,常常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昆明的园林名胜中,大观楼景点的命名是很有特色的。整个公园内,亭、堂、馆、阁的命名,均以孙髯翁长联的内容为基调,或再现、或引伸。大观楼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写史。上联引人入胜的联句是:「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发人深省的联句是:「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

  • 文章昆明鬧市清幽處——眞慶宮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昆明 真庆宫 建筑艺术 宗教文化 历史集萃

    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庭院的东西两长廊,原塑道教群仙像若干,现为蓝茂茶馆。整个庭院的布局,在着力展示滇省茶文化的优势。左长廊以图片、文字介绍我省茶叶悠久历史,优良品质,展示和出售名目繁多的红茶、绿茶、普洱茶、紧压茶、花茶等新茶、老茶以及十年以上的陈年黑茶,还有茉莉、玫瑰、桂花、野菊花等干花;右长廊是茶馆,在此可以品茗省内外的各种精品,或喝上几盅新开发的茶酒,茶酒品种也不少,既有茶味之纯,又有米酒之香。在此边飮边听悠雅的古典乐曲,会有一种悠然自在的感觉。眞是「兰花

  • 文章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施毅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云南 民族文化 历史渊源 发展前景 学者论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一枝奇葩,尤如浩瀚银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一)源远流长的云南民族文化两千多年前(公元前)在滇池地区存在的古滇国,曾经有过繁荣而辉煌的时期,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和具有特色的古滇民族文化。《史记》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金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晋宁等地滇王墓群的出土,将一段被湮没的在云南历史上高度发达并具有特色的古滇民族文化历史

  • 文章哀牢山下的花腰傣——考察散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石安達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哀牢山 傣族 历史文化 建筑饮食 民族服饰

    序言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汰族是云南边疆埧子地区的民族,集中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孟定等一带富饶的亚热带埧子里。而居在云南内地河谷地区的傣族,还鲜为人知。今年七月,笔者访问了玉溪地区新平县境内哀牢山下的花腰傣。发现这里的傣族,不但居住环境和边疆埧子地区的傣族显著不同,而且服饰、文化方面的差异更大。为此,笔者把两者进行了比较,从中发现了古代傣族迁徙的一些历史线索和服饰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些情况,配合拍摄的图片资料,作了一些研究,供有关方面参考,不妥之处

  • 文章中國名城話大理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鄭嘉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城 地理风貌 历史发展 古城文化

    大理,位于云南中部偏西地区,它是一片风光奇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神奇之地。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白族、彝族等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秦以设置郡县,唐宋曾先后出现「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延续五〇〇多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既是历代南方经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又是现代滇西地区贸易通商的集散地,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位于苍翠峻峭的点苍山与碧波粼粼的洱海之间。点苍山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地理分界线,绵延四十余

  • 文章大理崇聖寺—秘境追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卉生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城 崇圣寺 历史文化 彩绘艺术 佛像造像艺术

    大理,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确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巍峨连绵的苍山终年积雪,碧玉一般的洱海犹如高原明珠,苍洱之间镶著一个既苍老又辉煌灿烂的古城,早在四千多年前先民就在洱海周围繁衍生息,到唐宋时期,作为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成为中原文化、云南各族文化和东南亚各国文化的交汇点,尤其是与佛教文化的交流中,创造了以白族为主的大理文化,在佛教鼎盛时期,形成了「香烟缭绕、钟磬不断」的景象,被誉为「妙香古国」、「佛都」。史料记载,建于南诏时期的大理崇圣寺『基方七里,三阁七楼

  • 文章滿村盡帶黃金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洪偉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江东村 银杏村 生态景观 历史溯源 文化感悟

    了。走在村子里,耳边不时传来一串串悦耳的鸟鸣。循声而去,只见村边的稻田里,十多只洁白的鹭鸶正在翩翩起舞,而村民们则在一边耕作,彼此相安无事。这幅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动人画面,不仅令我们心生感动,也使我们找到了古银杏树为何能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四、感悟银杏村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江东村,不仅以古银杏树闻名遐迩,这里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在村子里漫游,你会发现村民们用来修建房屋和围墙的建筑材料很奇特,不是传统的砖瓦或土坯,而是一块块青黑色的石头。我拿起

  • 文章雲南地名與少數民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云南 地名 少数民族 历史文化 民族语音

    地名,人们又称它为特殊的地理符号,人类历史的脚印。人们要认识一个地方的山川名胜、民俗风情、历史变迁、乃至名人轶事,都与地名息息相联。人们把当地特殊的地物及历史文化的认识浓缩为地名,语言简练,特点突出,易于记忆。从云南元谋县出土的元谋猿人和东方猿人化石说明,远在二百多万年前,云南这块土地上就有原始先民繁衍生息,也是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历史学家考证认为,四千多年前,祖国西南包括云南大地上就活动着氐羌、僚越、仆人等三个大的集团(有的学者称羌、越、卜三大族

  • 文章滇雲茶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孔小燕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滇茶 历史渊源 对外贸易 茶文化 地方特产

    和,远隔江山万里多』之语,……。」该文记述了在茶马贸易中,当时滇人要求购买大量汉文典籍,包括儒、道、佛及医学书。另外还购置了大量的手工艺品。可见,由于茶马互易的影响,使滇域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如果我们就「茶」文化本身来看,也可看出它沿「茶马古道」所进行的波形扩散,如对「茶」的飮法,历史文献对如何饮茶及讲究有所记载,樊绰《云南志》卷七记唐代「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飮之。」《续博物志》卷七载,茶同「杂椒、姜烹而飮之。」明代谢肇在《瑱略》里记述道:「土庶所用,皆普茶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