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研究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民黨在護國討袁中的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天健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护国讨袁 国民党 历史作用 史料考古 学术研究

    了。」[2]先父李宗黄在云南起义时任唐继尧的驻沪代表,联络各方共同讨袁,晚年在其《回忆录》中对护国的全过程有详实的记载;兹根据其亲见、亲闻和亲历来谈谈国民党在护国讨袁中的地位,以还历史本来面目。孙中山积极领导反袁斗争一九一二年三月,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后,千方百计排挤革命党人,一九一三年三月他就指使特务暗杀了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敎仁。此时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考察访问,闻讯极为愤慨,乃即日返国,认为「非去袁不可」,主张兴兵讨伐。六月间发表宣言,反对袁世凯违法向五国银行

  • 文章雲南辛亥重九起義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胡以时 李鸿影 敖函 敖婭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云南 重九起义 辛亥革命 历史集萃 学术研究

    的同盟会支部为中心,联络爱国革命人士,组织了许多革命团体。这样,云南就成为策动革命运动的重要省份之一」。[2]㈡武装起义1.组织准备:武装起义之首要条件,是掌握一支可靠并有实力的武装力量。朱德在其《辛亥革命回忆》一文中述:「孙中山先生当时很重视军队工作,这对辛亥革命起了重大作用。一九〇八年派黄兴到云南河口发动起义,不幸失败,接着同盟会员杨秋帆等又在永昌(今保山)举行起义,结果也没有成功。这两次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革命的影响,却在云南日益扩展起来,我就是在

  • 文章我所知道的李興才教授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道顯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李兴才 求学生涯 学术研究 印刷科学 人物生平

    人,审订人、发行人。咸认是宏扬中华文化的一件重大工程。但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再创人生的第二高峰附李兴才敎授《仿古体自叙联》:李敎授仿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形式;不计平仄。以上下联各一百二十四字,叙述一生之经历与成就,正可与本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谨志。仿古体(注[1])自叙联李兴才上联:幼失怙恃[2],初中辍学,牧牛童、拒婚郎[3],孑身离家。力争上游,发愤笃学,机械[4]、印刷[5]、制图[6],日渐精进,专科、大学,相继卒业,从事印刷逾半世纪,游历五洲数十

  • 文章唐繼堯與東南亞華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黃茂槐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东南亚华侨 云南社会经济 投资情况 学术研究

    中华民族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其生息于国外者数以千万计,千百年以来巩固的爱国之心优切,历届革命,每得华侨之经济援助,动轧数十百万。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无一不倚赖海外华侨之巨资。护国讨袁时,「李烈钧从海外带回华侨捐款三十万元,才解决了当时的困难,以后又复得华侨陆续捐款资助[1]」故孙中山先生尝慨称道:「华侨者革命之母也!」[2]。唐继尧仰慕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深得海外广大侨胞在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并深知华侨多富爱国热情,有无限潜力,如果能得到华侨的支援

  • 文章評中英滇緬(南段)界務之「一九四一年」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馬新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中英滇缅界务 “一九四一年线” 边防军事 学术研究 历史集萃

    (Yunan-the Link Between India and the Yangtze River),此书一九零八年出版后,即列为剑桥大学丛书之壹,引起英国朝野的重视,并作为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仅此例,足可见云南在英国眼中是何等重要![2]在英国这个对华弧形大包围中,侵占云南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英国侵滇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利用界务问题,呑食我边地。占领我滇西南要隘。因此,造成的中英滇缅界务纠纷延续五十余年之久。而在英帝侵占我边地的罪恶行径中,集大成者,乃是所谓滇缅(南段)界

  • 文章最新發現的一篇「護國運動」歷史資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董澤 蔡正發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护国运动 历史资料 史实考证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三团长之命来滇密谒唐(继尧。下同。)于第三办公室,[2]以袁(世凯。下同。)谋日极,天对时旨,唯唐马首是瞻,[3]请示方略。公(指唐继尧。下同。)答以袁谋果发,则国必乱。惟滇逼强邻,黔则汤芗铭扼驻于湘江,[4]此时唯有勤自蒐练,[5]不可轻露,先取覆灭。并发机弹若干,以实其军。及国体代表大会投票之后数日,滇中少壮军人杨蓁、邓泰中、赵世铭等谒公,[6]谓再迟则袁事将成。其言颇激。公所答亦略如对李。且以袁之授勋专使(何国华),久不遄返,显为察非常,嘱益加愼。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