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云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人的母校云南陆军讲武堂百年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李寒(胡光祖)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堂 滇军部队 云南重九起义 修建创立历史 百年纪念

    母校之于学子,虽岁月流逝,人世沧桑,没齿不忘。云南陆军讲武堂是爷爷胡瑛(字蕴山)的母校,也是父亲胡以钦的母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爷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特别班提前毕业,直接被分发到当时的滇军部队参加继武昌起义之后的云南「重九」起义。一九三八年父亲胡以钦从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内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十四期甲级学生队提前毕业被分配到滇军补充二大队任小队长成为了一名抗日军人。父亲胡以钦原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暑假回昆探亲时正遇上上海「八·一三」事变,无法再

  • 文章明季云南志士遗民于辛亥革命及乙卯起义之影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張維翰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明季忠烈 代表人物介绍 讲武堂 辛亥革命 云南护国起义

    前岁余撰「明季云南志士遗民,于辛亥革命及乙卯起义之影响」一文,尙未终篇,而云南文献编者即携以去,刋于第二册。兹复来函索稿,余査前篇曾列明季忠烈傅宗龙、马干、龚彝、那嵩、杨以成、段高选、张化枢、邱存忠、周二南、李兆旗、杨应祚、席上珍、薛大观、林启俊、申甫、程文俊等十余人,于其事蹟未及敍述,今续述之。傅宗龙,昆明人。万历进士。任巴县,有能名,擢御史。流寇扰蜀,蜀抚王维章不能御,起宗龙代之,尝以滇军二千人出奇破贼有功。及李自成入洛阳,醢福王,移兵攻汴,其势甚张

  • 文章李根源和云南陆军讲武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李成森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李根源 云南陆军讲武堂 筹办经过 办学特点 将帅摇篮

    在近代云南历史上,有两所非常有名的学校,一是西南联合大学,它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教育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页献。另一学校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它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家、革命家,为国家、为我国军政做出杰出贡献。在中国以至世界上享有盛誉。云南陆军讲武堂事实上是由先祖父李根源主办的。正如先生回忆所说:「在对学员学生宣传革命,培养云南革命干部……」李根源因主持云南陆军讲武堂而成名。云南陆军讲武堂则因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而骄傲。李根源(一八七九—一九六五)字印泉

  • 文章云南陆军讲武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堂 筹建工作 辛亥革命时期 同盟会 滇军

    停办。一九〇九年同盟会会员李根源得到云贵总督的信任,负责筹建工作,成为讲武堂创办时的主要负责人。于一九〇九年九月廿八日(中秋),「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昆明承圃(东临翠湖)校址开学。校址原占地七万余平方米,南部为练兵大操场,北部为各种建筑设施。现在尙存的是占地面积近三万平方米的主要建筑,包括主楼、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云南陆军讲武堂自一九〇九年开学,招收甲、乙、丙(后改称1,2,3期)三个班学员。其中,甲、乙班各招一〇〇名,分别为陆军第十九鎭和巡防军在职军官

  • 文章故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段榮昌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故乡云南 历史沿革 游览南京 外人对滇认识 山水风貌 中缅关系

    千年以来的故鄕故鄕云南,过去千余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外地人到的不多,我省到外地的也少,因此互不了解,造成很多无聊的隔阂。这隔阂在二三百前犹可,到了清光緖中期,因清廷大吏的无知,竟把云南西部廿余万方里的土地,这块物产丰富土质肥沃的美丽的大好河山,胡里胡涂割让给英人。云南范围,大体说来,唐时南诏王皮逻合统一五诏后所建立的南诏国辖境,即云南的中部及西部。唐初曾封南诏王皮逻合为云南王,云南名称应自此始,南诏西部辖境应至现在缅境南北掸邦及喀钦邦等地,元时始设行省

  • 文章云南讲武堂与云南航校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陳秀峰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云南讲武堂 云南航校 建校历史 毛祥麟 中国航空史

    云南讲武堂与云航及中航关系初探云南讲武堂与云南航校虽为两块牌子,实际上却是难以分割的整体,现代人可以理解为「大学与学院」的关系。云南讲武堂和云南航校与黄埔军校和中央航校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史在那个强调「中央权威」的时代背景下被淡化、抹煞乃至遮蔽掉了。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令蒋介石向云南求助,经唐继尧批准,云南讲武堂为即将成立的黄埔军校派去了四大兵科科长等急需的优秀人才和枪械;云南航校也对被称为「第二黄埔军校」的中央航校的前期准备和奠基帮助不小

  • 文章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学校)的沿革和敎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胡以時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学堂 历史沿革 军事教育 精神教育 历史意义

    清末,政治腐败,列强交侵,民困国弱,反帝制革命风起云涌,清政权摇摇欲坠。清廷为挽救将倾的统治,敕令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个鎭(师),并先后创立一系列军事学校,以新的武力支柱而作垂死挣扎。云南陆军讲武堂,就是其中著名军校之一。然而,洽与清廷愿望相反,讲武堂却被办成革命军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封建帝制的掘墓人。一、讲武堂的沿革十九世纪末,云南地处英殖民地缅甸、法殖民地越南间,英法帝国主义垂涎已久,累犯我主权国疆,加之云南人民的反清革命,此起彼伏。故清廷特将第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