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荊風楚韻 吾土吾民武漢的民間藝術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武汉市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汉绣)武汉是一座有着三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城市,文化源远流长,在民间蕴藏着大量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八十三个项目进入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汉剧」、「楚剧」、「木兰传说」、「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木雕船模」、「汉绣」、「高龙」等九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鹤楼传说」、「伯牙子期传说」等廿一项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著名艺术家陈伯华(汉剧)、胡和颜(汉剧)、程彩萍(汉剧)、张一平

  • 文章常州麻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常州 麻糕 老味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因爲一種味道,記住一座城市。不因時間的遠離、空間的轉換而模糊。思念的味道常在,城市紮根在心中。想起幼時學校門口的鴨蛋脆餅、花花糖人;想起兒時父母家中宴客時做的網油卷;想起秋風乍起時貨眞價實的膩蟹糊的香味;更想起雙桂坊的常州大麻糕::這些老味道,是歷史,是文化,更是傳統。承載了江南一輩輩人的記憶,記錄了過往與現在。非遺傳承人教做麻糕嚴玉華,常州大麻糕的又一代傳人。除了非遺傳承人,嚴玉華還有好幾個響亮的頭銜:揚州大學烹飪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烹...

  • 文章鄉情我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温州 民资投入 楠溪江秀丽景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溫商投資溫市地下街蛇年秋,浙江全省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作現場會在溫州召開。「民資投入」成為會上屢屢被提及的一個詞今年,溫州計劃實施地下空間開發項目八〇萬平米(二〇二〇年達四千萬平米)。溫州規劃的區域包括交通軌道、地卜行車隧道、地下商業街等項目共八十多項,其中地下商業街備受民資關注浙江省首個由民資投建的單建式人防商業街——溫州大道人防商業街於明年元旦開工。今年春,回歸溫商王益友以一一六〇萬元競得這一項目的土地出讓權,總投資近八億元全部來自民資。建成後,其...

  • 文章詹國祥致力保存「皮影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映廷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詹国祥 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民俗艺术

    隨着電影、電視倡行之後,我國古老的民俗藝術之一的皮影戲已告式微。詹國祥有感於此道已衰,但「皮影人」却被英國人珍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中,無疑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値,所以決定收存、製繪近四十年來的皮影戲臉譜及表演技術公諸社會,並希望尋得家境淸寒、有倫理觀念而愛國家、愛民族的靑年繼其衣鉢。詹國祥現年五十二歲,原籍河南省羅山縣,現任職於嘉義縣稅捐處。據他硏究指出,皮影戲在我國約有一千九百餘年的歷史,它在歷史上正確出現的時間,還是在漢武帝時,「搜神記」卽有如此記載:「...

  • 文章豐縣墜子話今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丰县坠子 鱼鼓坠 戏曲 清末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前些年我市搞曲艺汇演,他们演唱的坠子,荣获全市一等奖,近年,被丰县县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民间艺术家。现在他们还能演唱数十部长篇大书,常年活动在周边县市。但他们也后继无人了。这个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种,由于各种原因,也频临消亡。现在,国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丰县坠子已列入省市保护之中。

  • 文章促進常州錫劇藝術發展名家吳雅童獻藝收徒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1期  出版时间:2008-12-20
    关键字: 吴雅童 锡剧 吴佳伟 常州锡剧团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雅童是常州锡刻团创始人之一,从艺已经七十五周年,他在声腔上创造了眞假声并用,男女声糅合,唱中有说,说唱相连和借助语势以声传情的丑角唱腔。在表演上借鉴了提线木偶的形态提炼了一套「托物寓形」的表演手法。并因此赢得了「别具一格的锡丑」荣誉,为锡剧塡补了袍带丑一行的艺术空缺。这次锡剧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吴雅童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对目前为国家三级演员的吴佳伟,入行二十多年来,一直潜心于对锡剧丑行角色的塑造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