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0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方名之冠——绍兴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石桂國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绍兴老酒 酒缸 三浆四水 发酵 醇度 黄酒 加饭 花雕酒

    喜欢小酌几杯的人、无不知道「绍兴老」是浙江的传统名牌产品,被誉为「东方名之冠」而驰名于海内外。绍兴老是我国八大名之一,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是采用精白糯米、优良小麦和鉴湖良水酿制而成的。特点是:色泽澄黄清澈,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甜醇厚,飮后回味无穷。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工业素以「三缸」著称、这就是缸、酱缸和染缸,其中犹以「缸」为最。绍兴老的有关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越王句践出师伐吴复国

  • 文章秦腔贵妃醉(又名百花亭)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秦腔戲劇學會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秦腔 《贵妃醉酒》 唱词

    杨玉环:(白)摆驾!(唱)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是嫦娥离月宫,奴好似嫦娥离月宫。高 裴力士:(白)奴婢高力士参见娘娘千岁!杨玉环:(白)平身!高 裴力士:(白)千千岁!杨玉环:(念)丽质天生难自损,承欢侍宴为年。六宫粉黛三千众,三千宠爱一身专。(白)本宫,杨玉环,蒙主宠爱,封为贵妃,昨日圣上传旨,命我今日在百花亭摆宴。高裴二卿!高 裴力士:(白)在!杨玉环:(白)宴可曾齐备?高 裴力士:(白)俱

  • 文章(旅遊報導)赴美探親家慶之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謝氣清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探亲 故宫 名酒 家庆

    来宾之祝贺掌声最为热烈。典礼程序历经三小时始吿圆满完成。値得一提的是整个场面盛大(约有一万多人)热烈而感人,不少来宾亲友听到唱名后表达之祝贺方式不同,有掌声、有欢呼、有口哨、更有放冲天炮者,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和爱妻二人之表达方式不同,除使力的鼓掌外,更是热泪盈眶、兴奋、激动、感激及欣慰之情不言而喩也。我们父母女及贤婿六个人于午后五时应指导教授西门及普雷多、罗德士和其父母(八十多岁)芳邻朋友夫妇等多人茶会邀请祝贺,我们也以中国各类名及代表中国悠久深厚文化

  • 文章「覺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1期  作者:嚴震銓作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觉醒 漫画

  • 文章五醍浆大曲之掌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五醍浆 大曲酒 滨海酒厂

    于寯(注:五醍浆)两岸交流后,几年来回鄕探亲者为数不少,顺道到八滩观光,去滨海厂参观,便中买点名闻遐迩的「五醍浆」回台自用或送礼的也大有人在。可是鄕亲对高粱的「二锅头」与「五醍浆」的分别大多不太清楚,本人为前「允大漕坊」如今叫「滨海厂」创业人之后裔。兹将我所知,提供参考。先谈「二锅头」:所谓「二锅头」俗说小,也叫烧,就是高粱。它是用药做的,用整的高粱蒸好,拌入碎的药入缸发酵完成,上锅蒸馏出来的,这种高粱,叫小高粱,「二锅头」、「烧

  • 文章联趣谈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中国酒文化 名人名联

    中央日报91.4.9楹联是我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异彩纷呈。这一形式的特征是构思微妙,寓意深邃,文字对仗,语言含蓄,工整和谐,相映成趣。其中的联,则是我国文化中的一束鲜艳奇葩。古往今来出现了无数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和情趣盎然的联。各地家门联,着重渲染环境的诗情画意,从而起到了招徕顾客的宣传作用。如《水浒传》中「浔阳楼」门联:「世门无比,天下有名楼。」另一楼联:「杏花村下路,古楼中人。」此联使人联想到唐朝杜牧的诗:「借问

  • 文章风烈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鴻民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饮酒习俗 过量饮酒 风强烈 强化治理 作者介绍

    久闻吾乡风甚劲,且愈演愈烈,而饮词令亦在不断翻新。时下,置宴客称作「安排」、「治场」,或简而曰:「治」。「治场」者一般不论佳肴美味多少,不讲质品牌高低,贵在多。故「治场」者以多多益善为务,而赴宴者往往又抱瓶携箱相馈。宴客开始,主人先满躬身起敬,口称「好事成双」。敬之后,转为「端」。端颇有讲究,一般是年轻、下属、晩辈者方具资格,所谓端者为敬。循例不分男女老弱,一让再让,软缠硬劝,足令不饮或少饮者望而生畏,退避不及。端之后,便是「闹

  • 文章现住石牌回故里 古厝门前话当年叶华成老先生 金门高粱鼻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叶华成 金门 高粱酒 鼻祖

    联合报七月三日:现年八十四岁的叶华成老先生是金门高的鼻祖,他在民国三十九年自酿硏发高粱技术,受到当时金防部司令官胡琏将军的赏识为「好」,而命令筹建「九龙江厂」(即金门厂前身)生产高梁发展出今天驰名的金门高粱,叶华成功劳最大。叶华成老先生现居台北市石牌,昨天受文艺季「高粱、鄕、金门城」活动邀请返回金门城故里,参加这项以「高粱」为主轴的文艺季活动,昨天回到他的老宅古厝前,述说他硏发制造高粱的过程。叶华成是金门高粱硏发酿造的鼻祖,三十八

  • 文章翠色永驻 玲玲入情武汉剧团赵派青衣祭徐翠玲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徐翠玲 戏剧 汉剧 青衣祭酒

    徐翠玲女士爲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前理事長殷銑先生之夫人,殷理事長係吾鄂漢陽人,兩年前徐女士曾隨武漢京劇團來台北獻演多齣趙派名劇,譽滿菊壇。尤爲旅台湖北鄕親所熱烈歡迎,期待她能再度來台演出,以慰影迷喁望。

  • 文章順口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哇哇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陶渊明 重阳 诗酒之会 顺口溜

    来了,问他们为何坳口平路不走偏去翻山越岭?众人譁笑陶渊明未老先糊涂,怎么忘了重阳登高望亲健身求长生这回事?陶老兄呵呵一笑道:这就是你们迂腐了,方今登高已不够看了囉!流行的是攀岩和高空跳弹了囉!乡下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耕自食安贫乐道,虽然家徒四壁,却也都酿点浊自己通筋活血兼过瘾,今日客至就拿出来款客。因菜市场太远,除了水沟边自生自长的空心菜还是空心菜,没办法,卷起裤脚管下水田沟摸几只田蟢儿[2]烧来一人一只沽看花吟诗。这就是所谓的「把、持螯、赏菊

共102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