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徙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的泥土 灑在全世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黃淑玲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恳亲大会 客家乡情 历史迁徙

    第十三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十一月九日在新加坡揭幕時,南洋客屬總會會長曾良材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屬代表,走到一張放在地板上的世界地圖旁邊,打開手中的玻璃罐。這些從客家鄉親們居住地帶來的黃色沙土,灑落在地圖上,象徵天下客家人鄉情的集合。一千四百多位來自二十多國的客屬代表參加了這場開幕式。這次懇親會有一系列的活動,主題為「客家人:從過客到公民」的展覽,在新加坡的國家博物館一直要展覽到明年三月九日,展場有五百多件客家珍貴文物。星國新聞及藝術部長兼衛生部部長楊榮文說...

  • 文章鹽城丹頂鶴 飛臨台灣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路葉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丹顶鹤 迁徙路线 盐城 中转站作用 台湾

    杨子晚报 路叶【本报讯】记者昨从省林业局获悉,近日,一只年初在盐城湿地越冬的丹顶鹤翩然飞临位于台湾东北角海岸的田寮洋,这是自一九三二年以来,台湾岛首次发现丹顶鹤的踪迹。据了解,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俄罗斯、中国大陆东北地区和日本北海道,冬天大部分迁徙到江苏盐城沿海越冬。依据地缘关系推判,这只丹顶鹤很有可能是从江苏盐城的度冬族群中被冷空气带到台湾的。台湾地区已经七十余年未曾有过丹顶鹤出现的记录。上次出现在台湾的记录是一九三二年,当年在宜兰罗东曾捕获三只,之后

  • 文章三槐王氏支譜重修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王世煥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三槐王氏 迁徙历史 追念先祖

    竊以修纂族譜,旨在宏揚祖德,敦親睦族,團結互助,砥礪志節,使後世子孫知其來之有自,明支系,别昭穆,繩其祖武,克振家聲。史載(古今圖書集成)我王氏先祖,族派甚多,至唐始定爲三旺族:曰京兆、曰瑯琊、曰太原,然支派繁衍,各爲互族,自可斷言,吾支遷沭始祖、景華公,原籍世居金陵(南京)自明代中葉遷居沭邑東鄕大湖之濱(碩項湖),辛勤耕作,漸成康富,子孫蕃衍,蔚爲著姓,清代雍乾之間,六塘河疏浚成功(嘉慶海州誌載)湖水漸涸,良田漸增,我先祖乃向外拓展,至遜清末年,已聚居...

  • 文章鄉情報導

    来源期刊:《同安》 第31期  作者:仲修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陈氏宗庙 礼义廉耻 陈姓迁徙 集资重修 联谊庆典

    以及「礼义廉耻」四大字之珍贵,至为重视,列为本县文化古蹟之一。据悉该「陈姓」祖先系于宋代由河南颍水迁来,初居漳州南院,继又迁徙嘉禾(即今厦门禾山)最后才定居于马巷内官鄕,号为「官山衍派」,为本县第一望族,绵衍至今,已经三十四世,人丁众多,散居于海内外,素有「陈林半天下」之誉,近因海外华侨回鄕寻根谒祖者,日相接踵,鉴于邻近各姓之宗祠,一一大事整修一新,惟独此一号称一县大族之祠庙,仍是破损不堪,其后辈子孙未免愧对先人,而贻笑于邻族,为此,其族中长老乃发起重修计划

  • 文章法官的一生(二)——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求学经历 校园生活 学校迁徙 途中见闻

    第二編 抗戰時期完成中學教育第三章 為求學奔向南方(一九三八年三月十八日至同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一節 尋找求學機會一、曾到菏澤中學去報到我考取了三所初級中學,選擇了菏澤中學爲第一志願。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一日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到菏澤中學去報到,然而因爲當地不久前才發生過大地震,菏中的房舍多已坍倒,尙未能修復,並且那時抗日戰爭業已爆發,北平被日軍佔領,戰線很快就延展到山東。菏中老師對學生說,你們回家等候,另行通知上課的消息。我在學校斷牆殘壁中走了...

  • 文章(故里風采)青島韓家民俗村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韓韡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由晋迁徙 韩家民俗村 韩家文化纪念馆 合影留念 纪念馆藏头诗

    韓氏虔公之傳人,繼清、景中、咸文公三兄弟,於明、成祖一永樂元(癸末)年(公元一四〇三),奉命由晉、洪洞縣小雲南地區,率族衆遷魯,傳至廿世孫韓平德,排萬難獨資,假青島市城陽區紅(陰)島東海岸邊,後韓家村隔鄰,建造了一所佔地近百餘公畝,美侖美奐,萬載存留的觀光休憩區—「韓家民俗村」附圖之一。(見下欄)前排 薛秀貞 韓明斐 韓明顯 韓郊善(韡) 韓明揚 韓先生 韓平德內設有—「韓家文化紀念館」一座,陳列遷魯六百餘年來,先祖列宗們生活中所使用的傢俱及器册等物,和...

  • 文章陳重光先生尋根與中原文化之傳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故乡寻根 迁徙他乡 中原文化 故乡发展 历史资料

    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追本溯源。陈重光先生自称祖籍河南开封人,他说:陈氏祖先在北宋末年,从开封迁到泉州。当时金兵大举南侵,造成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浩劫,中州百姓、贵族皇戚、政府官员随着赵宋高宗大举南渡,造成一个巨浪般的难民潮,这是公元一一二七年的事。据史书记载:在福州、泉州两地还设置了西外宗正司及南外宗正司,以安插原在中州各地南来的宗室,其中南外宗正司在建炎年间达三百多人。一些世代居住开封、洛阳的皇室宗亲贵族也都陆续入闽定居。陈先生所说的祖先迁徙福建泉州,应该就是

  • 文章東南八省旅臺鄉親聯誼總會緣起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1期  作者:葉英超 提供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东南八省 民族大迁徙 同舟共济 经济建设 和平统一 凝聚共识 共襄盛举

    本会所谓东南八省,其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八省及上海、香港、澳门与华东沿海地区延伸之青岛,暨早年来台定居之闽南及客家乡亲在内,占全台人口约百分之九十二。中国历史上因战争而有多次民族大迁徙,皆能凭我优越的传统文化及勤俭奋发的生命力来适应新环境;并藉婚姻及工商活动,相与血缘溶合及真诚合作,不惟融成一体,且激发出新的朝气与力量,使社会迈向进步,文化亦因之提升,如晋室东迁的南北朝时代,是为缔造陏唐盛世的基础。北宋有靖康之变,中原

  • 文章大眼雞紅頭飄洋過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客家人迁徙 迁居台湾 历史记载 红头船 清朝时期

    埔人遷居台灣始於明末清初,據記載,明末時有不少原籍大埔的起義軍,跟隨鄭成功到了台灣。清初許多不服滿清統治的埔人,也紛紛遷渡台灣,致使大埔全縣人口,從明崇禎五年(一六三二年)的四萬多人,到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九年)減少到一萬兩千多人。廿年間減少了近三萬人。這三萬人口中,可能有一半遷居台灣,另一部份可能遷潮汕各縣及南洋一帶。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海禁大開,允許男女到台灣開墾荒地,許多廣東客家人便渡過海峽去開發台灣。眾多的前輩在二百多年前是如何飄洋過海到台灣...

  • 文章客家人在台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黃炳開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旅居台湾 迁徙历史 客家文化 两岸关系

    炎黃裔胄,繁衍神州,遍布廣大疆土。產生種族不同,居住地域亦異,各為適應生活環境,以致語言特別。唯我客人遷居任何地方,始終保持祖傳言語。鄉音不改,聲應氣同,同德同聲,刻苦耐勞。創立超群出眾的事業。名震一時,光耀史乘!目前台灣的客家人約有四五百萬人,占全省居民總數的四分之一強(全省共有二千一百五十萬人)。他們的祖先多於明鄭時代移居來台。有清一代二百六十八年,紛紛來台。這些居民多來自泉漳之閩南人,汀州府及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也紛紛來台。台灣全省的居民可分三大族群...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