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词纪念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诗词:刘实、伏嘉谟、龚嘉英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4期  作者:伏謨嘉 龔嘉英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周年纪念 诗词 人物评价

    题浔阳忠蹟册子伏谟嘉耳鼻割余千载烈。行人血染岛夷戈。胡儿毕竟无肝肺。赣水同赓正气歌。烈士吟前人吊蔡公时先生在天毅魄济南壮烈一公时。舌战倭奴阻义师。早咏黄花诗溅泪。又挥血泪涨天池。先烈蔡公时殉国六十周年纪念龚嘉英公才公望冠羣英。义勇当前性命轻。六十年来悲愤事。忠魂永护济南城。伟哉庐阜高千仭。九派浔江势更雄。终以卢沟宣决战。扶桑降表哭秋风。

  • 文章蔡烈士黄花岗十周年纪念律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4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纪念诗词 追思悼文 蔡公时 黄花岗

  • 文章詩與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劉子映 王執中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诗词 抗战胜利纪念 怀古诗 两岸关系

    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七律二首劉子映其一甲午戰爭起禍苗 馬關和約辱條條 家奴委命承砧俎鄰犬恣情吹血膏 豆剖瓜分危旦夕 鯨呑蠶食雨飄搖懷憂志士中霄起 怒向床頭覓寶刀其二醒獅怒吼震寰球 五億健兒起九洲 黨派軍民齊奮鬥蒙藏回漢愾同仇 爲驅虎豹張旗鼓 爰整貔貅揮盾矛還我河山湔國恥 佇看一統固金甌鷓鴣天萁豆同根忍自燒 鬩牆何事不相饒楚弓雖失終歸楚 曹社傾亡實咎曹江八點 葉九條 春風送爽架心橋是非恩怨都拋卻 共把江山著意描端節弔屈原王執中戰國楚人曰屈原,三閭大夫王愛才;靳尙潛言懷王...

  • 文章江西剑声中学熊故校长九六冥寿纪念会纪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7期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熊恢 冥寿纪念 人物诗词 学者观点 同乡动态

    校长,文学造诣颇深,另附诗词文稿多件,以供各校友欣赏,会后摄影留念,并往附近酒楼聚餐,至下午三时尽欢而散。(孙永年)附熊故校长长孙盛元诗词如左:中秋忆台湾亲属蛩声凄切咽高秋,牵动心中万缕愁。青鸟何曾逾碧海,彩云犹自绕红楼。江南望月肠空断,台北思乡泪暗流。无限幽情谁与诉?婵娟千里两悠悠。痛悼祖父大人沉沉碧海涌鲛珠,忍向深山听鹧鸪。长恨人天成永隔,金陵旧梦已模糊。八声甘州叹平生壮志付东流,独自倚高楼。望离离芳草,茫茫烟水,点点沙鸥。豪气翩其化蝶,栩栩梦庄周。除却天边月,谁

  • 文章紹興的秋瑾烈士遺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0期  作者:許世瑮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秋瑾 纪念碑 故居 诗词 大通学堂 风雨亭

    南和畅堂十八号。北依靑山,近邻鉴湖,淸雅幽静,她少女时代,习文练武于此。进入大门,有一石板舖成之小天井,越过天井是三间坐北朝南之平房和一间小楼;当中为堂屋,中悬「和畅堂」匾额,字迹遒劲,显示主人不凡之性格。西首一间陈列圆桌、方椅等简朴家具,她少年时就在此读诗文,特别钟爱杜甫、辛弃疾之爱国忧民诗词。一九〇六年由日本归国后,此处成为与徐锡麟、陶成章诸革命同志会商之所。东首一间是餐室,墙上悬挂其好友吴芝瑛赠送之对联:「英雄尙毅力,志士多苦心」。餐室旁为秋瑾之卧室,内有

  • 文章情繫桑梓——香爐舊校換新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展明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香炉小学 吴逸梅 人物生平 纪念诗词

    设施也正在建设待完成之中。目前香炉小学有民办教师四人,设有一至四年级计有八十一人,加上学前班十五人,共有九十六个同学。香炉小学竣工,吴逸梅先生说:「现代国家均以教育为本,小学乃国家之根本,小学办不好,焉能培植人才,以升中学、大学,一个能报效国家,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得力于小学基础坚实之故。他表示:「要进一步成立『三穗县优秀清寒子弟大学奖学金』、『香炉小学教师金』、『运干公纪念图书馆』,以表示长期支持家鄕发展之心愿;吴先生本于热爱家鄕之深层情感,从培养人才

  • 文章高雄市滇同鄕會成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高雄市云南同乡会 成立纪念 祝贺诗词

    戊辰年農曆六月初一,國曆八月八日成立高雄市雲南同鄉會,邀往參加,與竹華同往祝賀,頌以詩云:芽萌洱海滇池前 越嶺翻山東海邊桂馥籣芬高雄市 結伴待機復古滇

  • 文章以畫會友赴大陸參展誌趣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唐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书画展 大陆参展 游览纪略 书法个展 纪念诗词

    份,天气晴朗,积雪未消,视野广阔,鸟语花妍,好像欢迎你们到来。一时兴作,拾残雪大块,踩两足印,摄影留念,并作「金顶足迹」打油诗一首:购得相机旅游前,万里寻胜到四川,拾取金顶峨嵋雪,随我足迹千百年。报国寺,位于峨嵋山麓右旁,至大门见一老和尙,高龄九十五岁,五柳长须,长及腰肚,浓眉明目,慈善可亲,同行者,与之合影留念。到观音殿,韦小姐合十跪拜,傍有两个小和尙,一司敲钟,一司捐献及出售佛用纪念品,两人工作正忙,导游小姐见韦跪拜观音佛,乏人敲钟,自动代行,一拜一敲,三拜甫毕

  • 文章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五十五週年感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楊維武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金门战役 五十五周年纪念 纪念感言 《金门战役-古宁头大捷》 诗词书画

    五十五周年纪念,这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纪念日,没有它,那还有今日的台澎金马及荣华富贵,遗憾的是,这伟大的日子已逐渐被人遗忘,可怜金门海边骨,犹是妻母梦中人,怎不令人泪垂叹息!青年军二〇一师六〇一团,前在贵阳招训之青年军数百人当年曾参加古宁头大捷之老战友,今已古稀之年,尚存者不到百人,在现任会长田兴柱乡长之杰出策划领导下,特在十月廿五日在金门古宁头战场举办庆祝活动一周,并举办书画展,以表对昔日老战友为国捐躯之追念及凭悼,本人特画国画二幅,打油诗四首,以表对当年保国为民之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