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俭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儀型永在 遺愛長存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作者:鍾文開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领导挽额 乡贤病逝 节俭办丧 亲友奔丧

    新加坡僑界耆宿莊公丕炳老先生,於十二月七日在台北病逝,享壽八十四歲,于十九日下午二時在台北市民權東路第一殯儀館舉行公祭。總統特頒賜「軫懷僑彥」、嚴前總統「潛德流徽」、李副總統「碩德長昭」、謝前副總統「道範長昭」輓額,懸掛靈前中央,兩側依序懸掛行政院俞院長國華、立法院倪院長文亞、司法院黃院長少谷、監察院余院長俊賢、考試院孔院長德成所頒贈之輓幛;政府各部會首長、中央民意代表、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曁警界及親友、福建同鄕等贈送輓幛輓聯數百幅重疊掛滿靈堂四周,...

  • 文章辦喜事·談節約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期  作者:一鳴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乡长 饱学之士 喜筵 贺诗 节俭

    錢汝侃鄕長,出身書香門第,亦爲同鄕中之飽學之士,爲人誠懇,慷慨尙義,交遊遍國內外。四月三日,爲其令媛新囡小姐于歸臺南望族林辛隆君,錢鄕長力行節約,不印發請帖,不通知任何親友,且不舉行儀式。在四月四日新夫婦去會親,錢鄕長臨時僅叫喜筵二席,請前輩父執老長官等題贈箴言,以爲新夫婦勗,嚴副總統暨各部次長等均題贈賀辭或送喜幛賀軸等。外僑投資審議會主委張次長光世與中貿公司張董事長仁滔旣贈詩文並送賀儀,錢鄕長將賀儀九百元悉數移贈同鄕會作奬助學金,同鄕如顧毓瑞、張文伯鄕...

  • 文章八秩有五懷母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楊衍藩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家族迁居 相夫教子 节俭辛劳 绣花精美 未得送终 愧疚怀念

    习惯。先慈忠厚量大,生性节俭,民国二十三年,先严娶庶母吕孺人回来,(其亦先后生子二、女一),民三十年先严奉省令,出任我省南丰县训练所教育长,携同庶母暨其所生之二妹翠玉、二弟衍荃赴南丰任所,(季弟衍芹则自呱呱落地,雇请下塘村赖府奶妈扶养至六岁,三十三年始接回家中自行教养),家中儿女教养及一切家务,全交先慈料理,其时,先祖父以丁口日繁,早于民二十六年家中分爨,将家产分授四房子孙承受,在先严名下所分得之家产亦丰,以田产言,每年秋收由各乡村佃农处所收得之租谷,即逾

  • 文章崇尚节俭兴家兴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張其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文化根基 崇尚节俭 奋斗精神 大同文化

    我在台湾生活整整六十年,得知台湾有三官(尧舜禹)庙、孔庙、关公庙,台湾民间尙有勤俭风气,保存著中国固有的优良风俗。前清康、雍、干三代,山西在台文武官员五十余人,文化根基相当深远。山西在台鄕亲现约一万人,寿庆婚丧,孩子满月,多一切从简,俭朴办理,子女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更不烦扰亲友。家鄕俗语有言,「好出门不如歹在家」,言其出门在外,谋生不易,固然有家鄕勤俭成家的习俗,也由于环境与在家不同,谋生艰难,不得不勤劳节俭,维持安生。鄕亲邓和、庞俊,去世后皆不发讣闻

  • 文章山西民俗文化發展概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張余 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文化 区域划分 崇尚节俭 重商善贾 胡汉相融 沉稳保守

    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不论生产经济民俗,也不论精神信仰民俗,都是企盼丰收,庆祝丰收。但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量偏少,气候干燥,山地多而植被差,贫地多而沃土少,且自然灾害频繁;在如此贫穷艰难的条件下从事农耕生产,维持基本生计,一要靠勤劳、二要靠节俭,崇尙勤俭,就成为山西民俗的首要特色。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农事生产活动是最频繁的民俗事象。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只要辛勤耕作,总归有所收获。因此,辛勤劳动既是日常习俗,也是一种道德价値。与崇尙勤劳相伴而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