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述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眸走過來時路——話我這個廣東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馮觀富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冯观富 自述 本人履历

    一、前言日前,梁中英教授贈我《廣東文獻季刊》,並叮嚀再三務請握管。言畢,惶恐不已,不知從何著手。筆者沒有梁教授這位才女那支神來生花妙筆,自覺有點爲難。幸好閱罷所贈季刊命名與內容,頓悟《廣東文獻》者,顧名思義與名實對照,莫非是「記我廣東事,話我廣東人」。我忝爲廣東人,沒有季刊中記述如李漢魂將軍等人顯赫事功可供他人傳記,更不敢捏造事功自誇,以免他人恥笑。幾經思索,謹踏著季刊中鄉賢宏文框架,寫就我來台半世紀的一鱗半爪,以復梁教授之命。(注:美國高登大學校長Dr W...

  • 文章业余摄影乡亲张宝成自述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张宝成 自述简介 摄影作品

    張寶成廣東五華安流鎮人,生於民國32(1943)年,父為張利民(廣厚)母王惠賢。43年由香港隨父來台,民國56年陸軍官校畢業後曾在陸軍17師當連長,62年與黃志華小姐參加台北市第一屆集團團婚。參謀大學畢業調中正預校任職營長,民國68年調27師為副旅長駐守小金門,經由警備總部徵調,曾任總隧長及綠島指揮官,適逢解嚴,警總解散,於82年漁事處處長任內退伍。續到利陽實業任管理部經理長達10年,二次退休後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參加松年教育,以增進語文、電腦、攝影方面知識,學得很愉...

  • 文章簡述生平並勉二女(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自述 人生经历 思亲 家庭团圆

    梨花淡白柳深靑。淸明合族郊区去,特别敬拜祖先坟。此为中华旧传统,凡有血气必尊亲。愼终追远民德厚,民族精神赖保存。有女如此我心慰,老怀不用百愁生。多年久别一相聚,限期离台促归程。但愿和风吹湛露,春云珍重护航行。桂林台北航空便,殷望今生长相见。邮政传笺亦快速,早晚好寄平安信。家书一字値千金,接到佳音心事宁。汝辈今将归鄕里,代我问候戚族子。特草此诗作自述,并祝前程如我意。词句冗杂不成章,读者谅之祈指示。民七九年庚午(一九九〇)三月台北

  • 文章半僧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吕佛庭 人物传记 自述 《长城万里图》

    一半僧姓呂,乳名天賜,字佛庭。多年飄流在外,身同出家比丘,所以自號半僧。民國前一年農曆十月初誕生於河南泌陽縣北三十五里呂夭庄。家鄕有溺嬰陋俗,而母親在生我以前已生過六個孩子,深感生兒養女是件苦事,所以當我剛呱呱墜地就决定要勒死我。雖經我祖母、父親和褓母再三勸阻,但她老人家却依然决定棄嬰。也是我命不該死,遇到一位救星,她就是給我家做針線的王媽。她從我母親懷裏把我奪過去,藏在別人家裏,託我一位本家四嬸乳養着。一直到得我母親允許留養,才把我抱回家去。這救命之恩...

  • 文章永遠的感動、難忘的記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加拿大 李銘(謝又新)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求学经历 武汉大学 人物自述

    師恩重如山,學友厚仁義,他鄉蒙扶助,萍水情誼重,是我這一生最為感動難忘的記憶。我生逢戰亂、憂患重重,幸遇貴人,始有今日。多少感恩和自省,總是點點滴滴常在心頭。如今因年事已高,時不我與。且爭朝夕,抱病憶往——一九四七年夏,我畢業於湖北省隨縣三高,炎夏三伏,驕陽似火,我與資山鎮上的楊德華表姑結伴赴省城武漢趕考,自隨縣澴潭鎮乘運小麥的商家小船,上曬下蒸,趴在船中兩夜三天,到漢川改搭汽划子到達漢陽碼頭,再搭過江輪渡,去武昌乘馬車直奔珞珈山武漢大學,去女生宿舍「白...

  • 文章自述 一位妈妈硕士的奋闘经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李沛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自述 回忆 励志 求学生涯 绘画

    在上(五)月十六日晚九時至九時三十分,全國電視聯播節目「路」,介紹「成功畫家,夫婦碩士許海欽先生李沛女士」中的第一句話:「路是人走出來的!」而這一句話正是一生中無時無刻不鞭策自己奮發向上的圭臬。我生長於河南舞陽縣澧河北岸,先祖歷代耕讀傳家,故自小就養成苦幹純樸的精神。一生喜歡讀書,並擅長山水畫,也不時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些畫論畫評的文章。目前任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專任副敎授,並兼政戰學校藝術系美學課程。曾獲國內最高之藝術碩士學位,並有一兒二女,分別讀出於淡江...

  • 文章八旬長繫丹青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4  作者:郭燕橋 出版时间:1999-09-16
    关键字: 绘画生涯 往事回顾 人物自述

    「編者按:「郭燕橋八十書畫展」訂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四日至十日,在臺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懷恩藝廊展出七天,其創作有山水、花鳥、人物、四君子、心象及書法等約百幅,包括寶島寫生「龍洞探勝」長卷,憶寫故鄉「湘江逸趣」手卷,大陸寫生巨幅橫披「武夷探勝」等。同時發行「郭燕橋八十書畫集」。屆時歡迎各界愛好藝術人士前往觀賞。」

  • 文章書法與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左西亭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人物自述 书法作品 学习经历

    文◎左西亭書法本是一種藝術,自有其觀賞及保存價值,而且可以陶冶性情,增進雅趣。我國自古以來,名人雅士,無不競相以赴,臨摹創新,代有所成,為後學者樹立典範,實為我國文化之光輝,深為世人所景仰!我自啟蒙之日起,即開始學習書法,先為描紅,繼之臨本,只是年幼,且缺乏碑帖選擇。當時身處鄉村小鎮,難得買到善本臨摹,僅家藏一本〈柳公權玄秘塔〉碑帖,寫來寫去,總離不開那種筆法,老師見到好的,打個紅圈,算是及格。後來長大,見到有人寫何紹基字體,覺得不錯,有些羨慕,因而有樣...

  • 文章八十春秋老少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蔣肇周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时贤回忆 八十自述 台北市湖南同乡会

    台北市湖南同乡会理事长蒋委员肇周先生,以「八十自述」为题,将其八十年来多采多姿的生活,撰为本文,平易笃实,极为可贵,特改用本题刋出,以飨读者。 编者附识

  • 文章我學畫的過程——丹青集代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陈丹青 国画学习 学画过程 人物自述 诗词祝贺

    蓮花 賀志堅國畫對我來說,應該算是有淵源的,因爲我的外祖父是經營「紙馬」生意的世家,對裱褙和書法、繪畫,是有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的兩位舅舅,都是會畫畫的,尤其我的大舅王芹香,不僅在紙上可以畫出靈巧、生動的畫幅;在白粉牆壁上和屋檐的綿延方格中,也可以畫出巨幅精妙的壁畫來,到現在我們家鄕的許多祠堂、廟宇的白粉牆上,還可以看見他倆六、七十年前,所留下來的畫呢!可是兩位舅舅在一九三〇年七月初六或是九月十六日的同一個時間裏,被人羅織一種莫須有的罪名,而冤枉被殺害...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