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背景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紅樓夢叢談之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红楼梦》 时代背景 缠足考据

    八旗婦女,大抵「天足」,這與我們漢族遠自兩周便已「足」的傳統,一「大」一「小」,迥異其趣。紅樓夢一書,產生於八旗統治中國的時代,也正是「大小」並陳,「纖穠」互見的一個時代。而作者曹雪芹氏,其先世雖爲漢人,但已歸化旗籍,從龍入關之後,乃內務府所屬正白旗的包衣。因此,如就政治立場而言,曹雪芹是一完全旗化了的漢人。時代如此、作者如此,然則,紅樓夢中的一般女性,尤其那些具有「正經主子」身份的,如賈母、如邢王二夫人、如正十二釵,他們究竟都是「大脚」,抑是「小脚」,...

  • 文章改造廣西同志會的成立與活動(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广西同志会 发展背景 活动情况

    规定以「废督裁兵、促成民治」为宗旨,所谓废督裁兵,含义明确,无待阐释。旅粤改造广西同志会的会章,却规定以「铲除强权、促进民治」为宗旨,所谓强权,涵义广泛,自可由该会随意解释,自由指定其所要铲除的对象,观于该会的上项通电,不难找到例证。前已提及,改造广西同志会的组织与活动,原以老同盟会员及国民党员为其主干,上项通电中列名为应予「一例歼除」的林虎其人,早于光緖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加入同盟会,其后参加辛亥革命,并于民五讨袁之役,任护国军第六军总司令,其历史背景至为

  • 文章做夢也想不到《梁祝》是这样写成的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梁祝》 作曲背景 陈钢 陈歌辛

    (注:陳歌辛和夫人金嬌麗。)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影響力不容置疑,被譽為中國民族交響樂之魂。“梁祝”於一九五九年首演,陳鋼是曲作者之一,而他的父親陳歌辛當時正被勞改,陳鋼是家中的長子,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一九五七年,陳歌辛被打成右派,發配到安徽山溝裏的白茅嶺勞改農場,沒什麼東西吃,瘦得皮包骨頭,從肉體到精神飽受折磨,而他的家人也未能倖免。大兒子陳鋼被冠以“右派孝子賢孫”的罵名,二兒子陳鏗是數學奇才,原來在復旦大學,竟被送到江西去餵豬。幼子陳東年齡尚小,卻沒...

  • 文章詩人朱玫茵書法展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书法个展 书画名家 学识背景

    (本刊訊)女詩人朱玫茵書法個展,於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同月三十日,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展出,廣獲各界讚美。女詩人朱玫茵,祖籍安徽涇縣,嗜文學擅詩文、書法,乃詩書畫名家林壽山入室弟子,平素受師門身教言教,品學篤厚,氣質非凡,其詩書意境高古,雅而不俗,同時她虔信佛教,對世人常抱悲天憫人之心,每每吟詠下筆,氣骨堅凝,靈氣十足,充滿禪味,其作品篆、隸、楷、行草各體字,筆恣墨蹤,蒼莽秀潤,大氣磅磅礡為當代難得之傑出女詩人書法家。

  • 文章洪昇與名劇「長生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剧作简介 时代背景 作品内涵 南洪北孔

    因情事既佳,加以曲辞淸丽悽绝,故能传诵一时,与孔尙任之「桃花扇」,称为淸代悲剧之两大杰作。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洪升创作「长生殿」一剧的时代背景吧!我们知道,盛于元、明的杂剧,到了淸朝,俱成余响。作者虽不寂寞,大都摹拟前人,绝少新意。从事传奇者,以玉茗堂为偶像;写短剧者,宗徐渭、汪道昆;至于杂剧,则一蹶不振。吴梅云:「淸入戯曲,逊于明代。推其缘故,约有数端。开国之初,沿明季余习,雅尙词章。其时文士,皆用力于诗文,而曲非所习,一也。干、嘉以还,经术昌明,名物训诂

  • 文章情寄梓福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梓福桥 历史背景 情系故乡 旅台乡亲

    “桃紅又是一年春”,我來到了古色古香的梓福橋畔。梓福橋,座落在江西萬載縣城鬧市區的龍河上,是一座供人們遊憩的人行風景橋,由旅居台灣的萬載籍人劉老先生捐資所建。劉老先生因深感政府對其在大陸子女的關照,有意為故鄉做點實事,慷慨解囊,捐資14萬元人民幣興建此橋,於1989年的中秋節竣工通行,今年已26周年了。橋上建有曲廊亭台,那紅柱綠檐,雕梁畫棟,使梓福橋顯得十分古樸典雅。遠遠望去,她那臥水而眠的風姿,宛若一舫古舟,正待起錨遠航。橋美,名更美。橋名曰“梓福”,寓意著兩...

  • 文章宋湘英先生返鄉提前歡渡八秩大壽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宋湘英 八十华诞 返乡庆贺 家世背景 热心乡谊

    壹、前言:今年七月十一日,本會同仁設宴於天成大飯店三〇二室,爲副會長文伯先生生嵩壽祝嘏,參加人員計有壽星伉儷、席增光、榮建民、劉守淞、唐鵬里、周加越、唐宜俊、蔣正生、文孝道、宋湘英及編者:宋先生當眾播放在家提前歡渡八秩大壽祝嘏活動,特加報導並申祝賀。貳、家世:宋湘英先生,是本縣南應鄉伍信塘宋家院子人,祖父精通岐黃,執業廣西,病故後,由桂省當地居民,舞龍七條,護送返鄉,安葬故里,足証其德業與澤厚之隆耳。父家稅公,繼承祖業,懸壺濟世,遐邇聞名;育子五,傑、俊...

  • 文章十字路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双城记 时代背景 文学精选

    民国八十二年七月间,叶明勋先生,曾在报上,发表一篇振聋发瞆的文章,以引述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名著「双城记」中,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犹如暮鼓晨钟,虽时隔两载,迄今仍耿耿于怀。按「双城记」,系以伦敦与巴黎为背景,描述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性迷惑的百态。兹将狄更斯作者,在首篇所说,特介如左: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

  • 文章評介黃友棣教授「樂谷鳴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黄友棣 《乐谷鸣泉》 书籍内容 作者背景

    頃承黃友棣敎授以其新著「樂谷鳴泉」一書寄贈。披覽再過,喜愛不忍釋手。在當今我國的樂壇上,黃友棣敎授的大名及其作品,早已爲海內外所耳熟能詳。卽如他四十年前所作的「杜鵑花」一曲,至今仍爲大家愛唱不輟。是以實在用不着再由我爲他飾色增輝。他從事音樂敎育工作近五十載,夙夜辛勤,孜孜不倦。近年來他除了敎學和作曲之外,復以其學驗心得,不斷撰寫有關樂敎的文章,曾陸續出版了「音樂人生」、「琴臺碎語」、「樂林蓽露」諸書。每書之出,他也都寄我一册,讀後深覺淸新俊逸,富有敎育性...

  • 文章有成就的故鄉人張學懷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张学怀 求职经历 创业背景 品行美德

    (注:張學懷的美滿家庭照)出生五華梅林鎭鄕親張學懷,是一位初中尙未畢業的青少年,因家庭環境因素,未能繼續進修,於1992年初隻身到東莞打工,從基層雜工做起,由於工作認真又能吃苦,很快升爲管理員,一直到1996年結束打工生涯靠工作所存積蓄,在虎門租了一間小店,經營書店生產,奈因沒有經驗,又用人不當的情況下,不到半年以失敗收場,同時花光了所有積蓄,但他沒有因生意失敗而氣餒,1997年3月在虎門布料巿場找到一份管理員的工作,由於他敬業努力打拼的精神,獲得公司老闆的稱讚和信...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