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证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考证评弹的来源,传说很古,极难找寻出它的源流。「评」是评话,俗称说大书,「弹」是弹词,俗称说小书,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据,是有些书上载称:「说书古名讲史」,此实与评话不同,因评话系讲片断的故事,讲史乃演讲全部的史实。据夷坚书上说:「吕德卿偕其友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贴其尾云,今晚讲汉书」。按之明代嘉靖年间,开州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已刋有讲史数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就是目前评话三国,水浒等的蓝本,这渊源固然有来历,不过古之平话,亦许就是现在

  • 文章宗族考证 徐氏迁沭始祖荣公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徐錫山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宗族考证 沭阳徐氏 荣公先祖 徐达 历史考证

    一九二六年出版《民國沭陽縣志》一七四頁刊載:「沭陽徐氏有兩派,一蘇州昆山之徐,明中葉,徐榮司鐸沭陽,遂籍沭。」同書二九八—二九九頁,榮公九世孫泗公《墓誌銘》曰:「先世榮公,籍於蘇之昆山縣,宦游沭水,司鐸潼陽,振聵發聾,興頑立懦。」從上述文字中,可得出如下結論:榮公祖籍昆山,後遷沭陽,史書中這段記述,充份證實了族中前輩口傳的「昆山遷入說」。由「宦游」和「司鐸」二詞看,可以確定榮公遷沭後擔任敎育行政官員,但遍閱「縣志」及其它典籍,對榮公行述都無記載,可見官階...

  • 文章最老甌濱女畫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画师 鲁文 考证 诗文

    近來整理書架翻檢出臺北同鄉會刊印的第十四卷第二期(一九九八年第二期)《溫州會刊》,重讀馬允元先生撰寫的《著名女畫家張紅薇蔡笑秋》一文。該文提到張、蔡師從汪香禪,並說「汪氏弟子眾多而女性僅張蔡兩人」,此話似有不妥,如將原文「僅」字去掉改爲「汪氏弟子眾多而女性有張蔡兩人」就對了。「僅」這一字之差,把事說絕了,沒了餘地,其實汪氏眾弟子中至少還有一位女性弟子—魯文。魯文,又稱魯紋,字雪湘,號彤華館女士。年齡比張紅薇要大,可能過世較早,知道她的人不多。像奚立鎮先生...

  • 文章漫談春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春联 起源 历史考证

    關於春聯的起源,傳說不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符』一夜之間,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曾記得我小時候,每年臘月,古鎭集市總是人山人海,爭辦年貨,尤其祭灶前後,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書寫春聯,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據老人傳說:貼上春聯就不興討債了。到了大年初一,總是有很多人,三五成群,專門在大街和小巷觀賞春聯。因爲春聯是寓情志於其中,運用對偶的表現手法,把人們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豐富內涵,加以錘煉濃縮概括,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教化意義,人們...

  • 文章先賢高僧林木陳道忞禪師手繪之羅漢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3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释道忞 罗汉像 流传及收藏 考证

    (甲)林木陳公簡史吾邑先賢高僧林木陳公,原名蒞,字木陳,諱道忞,敕封弘覺禪師,生於明季,祖居大埔縣同仁區湖寮新村。年二十補弟子員,二十五歲決志出家爲僧,前往江西廬山開先寺受戒修禪,明崇禎十六年春住持浙江寧波天童寺,淸順治十六年三月順治皇帝詔赴北京帝都宣揚佛法,木陳奉敕前往駐錫紫禁城萬善殿,接受供養,日夕與順治帝講論佛法禪理,偶及詩文治道,君臣有如師弟,情誼篤同至友,順治嘗命木陳爲起名號別字,木陳遵旨進呈:『慧橐』『山臆』『幻菴』名號,蒙帝嘉納,飭匠雕刻玉...

  • 文章台南陕西同鄕:为「马信」寻根展开考证活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李玉森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马信 人物考证 台南陕西同乡

    頃接陝西文献社來函。籲請協助調查有關馬信之事蹟,以供參考。緣馬信奉命東征,率先登陸赤坎,台南所遺故迹較多,惟其冀以蒐集之事項有四:一、馬兵營之舊址、史料、現況、其他有關事實,資料等。馬信擊敗荷軍,所屬稱其爲馬本督,屯駐於福安溪南,號稱馬兵營。二、馬公廟之現址、實況、史料、其他有關事實,資料等。國姓卒後,信旋亦悲慟而亡,舊屬建廟祀之,稱馬公廟,卽今台南市,府前路之馬公廟。三、福安溪與陝西村之地理、歷史關係。四台南縣後壁鄕長安村之背景。對此,歷年文献中或有討...

  • 文章新編隋唐歌舞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藝萌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踏谣娘》 传统剧目 歌舞戏 史料考证

    掩面而泣。歌声起。伴唱 忧伤覆忧伤,酗酒仍酗;酒春花又秋叶,此情何时休!〔二人造型,歌罢,幕落。歌舞剧《踏谣娘》槪述《踏谣娘》一剧产生于隋代(五八一一一六一八)末年,是描写北齐(五五〇一一五七七)时候的故事。北齐时河内(今河南省境内。笔者考证)有苏姓夫妇,夫貌丑而实不仕,慕虚荣自号「郎中」(郎中:唐代官名,相当于今之司长。另南方方言称医生为郎中始于宋代。),因其每试不第,故而嗜酒成性,不事耕读,每醉归必殴其妻。妻貌美且贤慧,又因经常典当衣物以供养其夫而遭人轻侮

  • 文章秦腔(梆子)的起源及其影響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 梆子 起源考证 推广传播 山西商人

    秦(梆子)腔起源考梆子腔爲戲曲腔調名,以所用樂器而得名。梆子以棗木製成,山西陝西以產棗著名,棗木極易取得。棗木赤紅美觀,堅實沉重,擊之聲音淸脆高昂,久敲不碎不裂。戲班用之梆子共兩根,長六七寸,粗約寸半,以右手所拿之梆,擊左手所拿之梆。換言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根梆子之粗細長短相等,惟有時將左手梆子中間略予挖空,俾其聲音更爲響亮。梆子腔發源於陝西,陝西爲古代秦國,所以把這種戲稱爲秦腔。在中國戲劇史上,除南北曲外,秦腔可算最早的一種。嚴長明在「秦雲擷英小...

  • 文章新發現的兩首敦煌曲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黃永武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敦煌曲 史料考证 曲子词 学者论述

    敦煌寶藏裏,發現不少唐五代人詞曲的寫卷,對於詞的起源,與佛曲的音樂關係等,提供了許多明確的答案。新材料的出現,是硏究中國文學史上驚人的突破點,所以從敦煌寫卷問世以來,羅振玉、唐圭璋、王重民、任二北及饒宗頤、潘重規諸先生,均對敦煌曲子校釋訂補,有極大的興趣,也各有其貢獻。但是由於分藏倫敦、巴黎、列寧格勒的敦煌卷子,一直沒有詳盡的編目,所以諸家對敦煌曲子的採錄,也不容易有完備的本子。如倫敦的漢文寫卷,自來只編到斯坦因第六九八〇號爲止,諸家所錄曲子,眼界也限於...

  • 文章「陽關三叠」演變概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楊仲揆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王维 阳关三叠 《渭城曲》 演变考证 阳关词

    一、多變的「渭城曲」陽關三叠,人人都知道是由王維(右函)「送元二使安西」一詩而來。原詩題:「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靑靑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因爲前二字的「渭城」,故又名「渭城曲」。末句又有「西出陽關」,故又名「陽關詞」,因爲吟唱時有三叠的唱法,故又名「陽關三叠」。現在,則「陽關三叠」知者甚多,反而原先詩題及「渭城曲」,知者反少。此詩可以入樂府、可以歌、可以編琴譜、琵琶譜,又可以編爲國樂團交響樂譜,現在又有流行歌曲唱本,可稱古詩中影響樂曲...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