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绍兴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万国权等出席盛典 绍兴隆重公祭大禹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万国权 绍兴 公祭大禹陵 大禹 祭典

    市长冯顺桥宣读祭文公祭大禹,四月二十日,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下隆重举行。与祭海内外单位、代表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及省、市机构各界代表八百余人参加了公祭典礼,港澳台绍兴同乡会、台北夏氏宗亲会、韩国禹氏花树会也分别组团参加。上午九时五十分,公祭大禹陵盛典正式开始。主祭人等登上祭厅。寓意大禹治平洪水定九州的九响铳声,威震长空;象征全国三十四个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的三十四下鼓声,高昂激越;代表十二亿中华儿女的十二响撞钟声,雄浑悠扬。鼓乐声中

  • 文章遊華東及四大名山記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李興才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华东 四大名山 游记 普陀 绍兴

    慈溪水路湾,而宁波乃去普陀的捷径码头,又逢两岸直航包机开始通航,益增旅途的便利,乃兴起华东普陀之游,顺便再游宁波、奉化、绍兴,兼及雪窦山、天台山、雁荡山。遂邀得老友延寿、云娥、宋炯、朱勇、张呅、永贵、秀珍、德渊、秀鸾、澄惠,与我夫妇同行,无奈老伴剑如因五妹剑文及二姐剑华于五月及八月先后辞世,大姐剑书于月初骨折住院,姐妹情牵,血压不稳,又此行登山较多,自评不宜,要留家静养,嘱我单独随团出发。于十月十七日搭直航包机到上海,先后游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黄浦江

  • 文章寧波鄕下的「的篤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的笃班 绍兴戏 演出 乡土文艺

    阿拉宁波鄕下头,所谓的「的笃班」,亦就是一般所说的绍兴戏,又称女子越剧,鄕下种田人直呼「小娘比班」,因为,不论男女角色,全班淸一色是小姑娘,宁波人称女孩叫「小娘比」,倒是名符其实的称呼,如今,听起来似嫌粗鲁一点。在当初,的笃班在鄕下演出,普受一般鄕亲们欢迎,因为,当时,既无电影,连收音机亦视同珍品,种田人于工余之暇,除哼上几句绍兴戏,宁波滩簧、挖花一类曲调外,什么娱乐亦没有,一旦听说离村在十华里以内,要做戏文,一到黄昏下工,提早吃饭,会同三亲四友,遂即

  • 文章越劇探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0期  作者:張亦民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浙江戏曲 豫剧发展 绍兴文戏

    。这样,「的笃班」就从开始二、三人的表演唱演变为十数人的戏剧班子,也称「小歌班」,并有了班长,有严密的组织。第三阶段:「绍兴文戏」的兴起和专业班子的形成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前期)越剧说唱艺术的发展,一经采取以戏剧形式登上舞台之后,很快显示出它的旺盛生命力。自一九〇六年第一次搬上农村舞台开始,大致只有四、五年时间,即辛亥革命前后,就开始从嵊县、新昌的发源地向邻近县份发展。一批艺人租了乌蓬船,像吉卜赛人的大蓬车那样,去绍兴、萧山、诸曁、宁波等地演出。民国初

  • 文章我所認識的越劇皇帝朱鳳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艾文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越剧皇帝 朱凤卿 绍兴戏

    越剧名伶朱凤卿,她眞正是自幼坐科习绍兴戏,受名师指点,反串小生,早在民国卅四年就已红遍江南各省,来台湾后,更是享誉全岛,而被公认为「越剧皇帝」。朱凤卿演吕布时剧照(左立者)记得笔者幼小时,在家鄕绍兴,经常被外婆牵牢小手,登上一辆高高的人力车去「看戏」!外婆看戏时总是找我为小伴,而我却贪的是她老人家手帕里的——芝麻饼、糖、还有切成小段的甘蔗……等。长大后,祗知道自己小时候看过越剧,却没有太深的印象。越剧原名为「的笃班」,因为其中主要的乐器是两块板拍子打出

  • 文章故鄕來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8期  作者:绍兴市台办处 出版时间:2003-08-10
    关键字: 同乡会 周年庆 非典 书信 故乡 绍兴

    斯孝坤先生:首先,让我们全办人员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在这特殊时期,我们非常挂念岛内旅台浙江(绍兴)籍乡亲的近况和安危。借此机会通过您向他们一并致以眞诚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面对「非典」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防控疫情。大陆政府采取了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始终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政府对在祖国大陆经商、办企业以及就学、参访的台湾同胞十分关心,多次指示我们两岸共同携手做好防治「非典」工作。我们

  • 文章绍兴戏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謝玉林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绍兴戏 越剧 越剧演员 发展现状

    绍兴戯分为高腔、乱弹、的笃板,乱弹又称绍兴高调,的笃板又称绍兴文戯。最早的绍兴戯为高腔,继而被绍兴高调取代,到后来的笃板崛起,雄冠四方,远近驰名,于是绍兴高调又被绍兴文戯所取代,高腔类似昆曲,词藻优美、剧情幽雅,但是对一般民众来说,可能不容易被接受;绍兴高调是男子班,演的是历史故事,唱腔高亢激越,并无才子佳人等爱情故事,而且绍兴高调颇多武戯,演员们武功底子都很好,每场的开锣戯总是要来出「长板坡」「挑滑车」等开打戯,可以说与平剧相似;绍兴文戯全是女子班,演

  • 文章漫談越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绍兴高调 形成原因 的笃班 越剧发展 越剧缺点

    在我们浙江,原来是有代表地方性的戯剧,那就是绍兴高调。这种戯代表浙江的地方戯,已经有很长久的历史了。绍兴高调之中,虽然有乱弹、宁乱、徽班、调腔等等多种名目,但唱做相去不远。只有其中的「调腔」戯,也像四川戯那样有后场帮腔,可能来自江西的弋阳腔。在我幼年时期,那时农村比较繁荣,到处都有这种戯演出。在较大的鄕村市镇里,每逢单月都有这种戯上演。在较小村子里,没有永久性的戯台,就用木板或桥板搭起台来演。这就是中国戯剧的早期形式,即是所谓草台戯。像这样的情形,在全国

  • 文章绍兴酒厂与鲁迅故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作者:何慶華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绍兴酒厂 历史沿革 文化古迹 游记 鲁迅故居

    安排,带大家去绍兴游览,由杭州到绍兴,过钱塘江大桥,穿越萧山县,坐汽车不过三小时可到。杭大「外办」,打电话联结了绍兴市的「外办」,请他们派人导游,又代为租了一部可坐十几个人的小客车,这种日制的平头小巴士,大陆通称为「面包车」,因为其形状颇像一条长方形的吐司面包。我们的司机是一位年轻的女士,不大讲话,车却开得非常平稳,我们的学生第一次下鄕,一路上吱吱喳喳讲个不停,一会儿要求停车拍照,一会儿又要下车与路旁卖冰棒的农妇交谈。沿着公路两旁许多农家都忙着收割一种形似

  • 文章漫谈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来台演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毛孝伏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两岸交流 小百花越剧团

    今年八月二十日,作者与国内各大学敎授及硏究生参加了由浙江农业大学邀请的文化经贸界浙江访问团,硏讨海峡两岸将来农业合作及农贸往来展望,会中除了宣读相关论文,对将来农贸实务亦有热烈讨论。浙江农大除了招待我们访问团全体住宿空调的套房与三餐丰盛的飮食外,还安排到浙江省内旅游重点城市参观访问,绍兴市自然在安排之列,大伙人马抵达绍兴后,由专人陪同看了兰亭、沈园、大禹陵等名胜古蹟,中午绍兴市政府纪根立等市府首长在绍兴饭店新建宴客厅内设筵款待访问团全体,席间提及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