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篆刻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许大钧篆刻专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许大钧 篆刻 印章

    (注:人到無求品自高)(注:小橋流水人家)(注:瑞安人)(注:將門之豫)(注:甲戌)(注:人生七十稀我年幸過之)

  • 文章篆刻艺术的线条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篆刻 印章 线条

    篆刻的线条,不像绘画书法线条变化复杂,绘画的线条有干湿、浓淡、刚柔、动静等千变万化,而篆刻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大致有下列一些艺术性的演变:一、线条的断与连不懂得欣赏平剧的人,说花旦唱青衣是揑紧了喉咙学猫叫,有时声音拖的很长,突然断了,这短暂的一停,就是音涩之美;接着下面常有高潮出现,专家们评谓:「....絃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朝以前的书法贵涩,唐以后流入滑,书法的品格是贵涩而忌滑,看不懂何绍基

  • 文章中原印人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中原 篆刻 印人 篆刻家 董作宾

    关葆谦(民国)河南开封人。原隶旗籍。字伯益,号益斋。精鉴别,善花卉。工山水,善草书,工隶书。精研甲骨文。工篆刻,但为书画名所掩,亦不轻为人制作。初宗丁邓、继法秦汉。而另以己意出之。于龙门石刻探研綦深。新郑出土铜器。考订极详。著有龙门石刻留眞。新郑铜器考释。南阳泉币考。殷墟文字传眞等书行世。周宏荫(民国)原籍南宫冀州。寄籍河南开封。字子樾。早岁负笈东瀛。返国后从事敎育。善花卉,师法恽寿平。工书、及古文词。尤精周易。琴碁诸艺无不擅长。精研陶磁。善仿宋磁,古色

  • 文章封面説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2-28
    关键字: 翟君石 钟雷 书法 篆刻

    提起翟君石先生,可以说是多采多姿、允武允文的。他是新诗人,也是戏剧家,更是歌词的作者,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一个篆刻家的头衔——这是最近被本刋记者所彩访到的独家新闻呢。钟雷,是他别号,也是他的笔名。电视剧「寒流」和「大地风雷」的主题曲,便是他的杰作。翟先生,是河南人,早年寄居北平,抗战时投笔从戎。来台后以上校退役,现在职中央。公余从事写作,因此,在新诗及戏剧方面作品甚多。先后曾荣获中山文艺奖及国家文艺奖。并以「战国风云」一剧,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首届荣誉奖章

  • 文章王壯爲首次舉行個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張必瑜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王壮为 书法篆刻 展览

    闲携淸圣浊贤酒,似是无怀太古风。」陆放翁诗中闲云野鹤般的心境,亦酒亦诗,亦书亦云的日子便是王壮为的最佳写照。国内书法篆刻方面,王壮为可属第一。从六岁写字,十二岁刻印,七十多年来勉力硏究,不为名利,埋首于书画金石,进而对中国书法史的流变硏究,他的字与印不但名重士林,他在书史资料上下的功夫,尤其是新出土文物的补充硏究,可说是冠于世界。像老子帛书甲本(秦代版本)、乙本(西汉版本)各有不同时代的字体,还有春秋战国时「侯马盟书」之墨蹟,王壮为以书法流变史的角度

  • 文章篆刻艺术的线条美(续)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光啓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篆刻 线条 艺术 书法

    追求造形的眞。篆刻也有金派重篆法、力求线条要光洁、劲健、妍秀、雅丽等与北宗的绘画相类似、要把篆法的原形、很忠实的用双刀法刻出来,例如黄牧甫刻的「克明长寿」(图一),王福广刻的「壮志逐年衰」(图二)都可以说是精工之作。石派重刀趣,要求线条具有苍朴、奔放、浑厚、野辣等性质和南宗的绘画相仿佛,把篆刻的线条用单刀法刻出来,好坏不加修整,力求自然,保持原来风貌,例如齐白石刻的「阳春白雪」(图三),严智铨的江城五月落梅花(图四),重点都在刀趣上。金派与石派是现代篆刻一个

  • 文章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旭翁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方介堪 篆刻家 书法 艺术

    方介堪先生(一九〇一一一九八七)名岩,元明文渠,字介庵,别署玉篆楼,蝉园、晚香堂。浙江温州人,青年时代勤奋好学,拜温州著名篆刻家谢磊明先生为师,一九二五年春到上海拜访吴昌硕先生,深受赞赏,同年应刘海粟教授聘请任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同年加入西冷印社,任西冷印社木板部主任,又与柳亚子、何香凝等人,创办「寒之友社」研讨艺术。曾与张大千长期合作「张画方印」珠联璧合,传为美谈。一九三七年在北京举办「张大千方介堪金石书画联展」,一九四六年篆刻作品荣获第二届全国

  • 文章周亮工先生篆刻书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1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82-11-30
    关键字: 金石篆刻 印章 周亮工

    余前志中州印人传,曾记述栎园先生事蹟,兹不赘。近检旧谱得先生篆刻自用印凡十一方,为后人所罕见者,敬为集汇藉以阐扬吾豫先贤对篆刻之钻硏之深邃、足为吾辈后学之式范,实较江、浙、徽各派无多让焉,愿吾豫各界有志斯道者共勉之。俟日后再辑夏邑先贤李树谷先生篆刻拓片俾供参阅。

  • 文章篆刻木兰辞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3-30
    关键字: 篆刻 木兰辞 人物感怀

    中原藝苑主人任敬之君,精硏金石,垂數十年,閒居台中,設帳授徒,熱心指導,三年有成。爲宣揚女傑,鼓勵士氣,特選衆高足中成績最優異者董信、楊雲、陳錦川、張自強、黃和勳、黃佩環等十餘人合刻木蘭辭一首,刀法入古,具見功力。倘能精進弗懈,將來必有大成。木蘭辭亦名木蘭詩,乃北方民間叙事詩之傑作也。其年代古人早有討論。如後村詩話、藝苑卮言,皆主成於唐代,因唐韋元甫有擬作木蘭辭,故後人疑木蘭詩亦出自韋氏之手。中國文學發展史作者又以木蘭詩與折楊柳枝歌中之詞句相近爲由,確認...

  • 文章谢纯德先生的篆刻艺术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趙世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谢纯德 篆刻 作品欣赏

    鄕贤谢纯德先生,早在求学时期,即爱篆刻艺术。抗战胜利后返汉任职于电信管理局,经我县先贤著名画家王霞宙敎授介绍,结识武昌艺术金石家徐松安敎授,承其指点,师法汉印,后硏清代吴攘之、赵之谦刀法。法古求新,巧思多变,每一作品,无不锋劲刚健,实大方,情趣自然,堪与名家相比美。其于高级工程师任内退休后,仍以精硏篆刻诗词自娱,且愿为亲朋好友,旅台同鄕,刻石治印,以资纪念,诚挚情怀,曷胜感佩。以下「舂陵佳气」、「白水朱光」、「江左风华」等各型大小刻石二十四枚,都是谢纯德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