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篆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國字體的類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潘錦夫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字体 甲骨文 钟鼎文 篆书

    必须有篆书的基础,可是又不能以篆法写甲骨文,当代研究甲骨文者甚多,但善写甲骨文者不多,造诣较深者,仅罗振玉、容庚、商承祚、丁辅之、简经伦、董作宾等少数人而已,其中简、董二氏被公认为一代祭酒。二、钟鼎文,又名金文,大都铭刻在金属器物上,同时这些金属物器以铜制的钟鼎为最大最重故名钟鼎文。依照容庚先生所著的「商周彝器通考」记载,当时的金属器物以铜制最多,依其用途可分食器、酒器、乐器、兵器四大项,五十七类、前人对金文的研究多重款识的注解,对于款识与史蹟的关系则多疏忽

  • 文章包公墓志蓋篆字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合肥 包拯 志石 志盖 篆书

    南宫「画史」所记:「文勋字安国,官至太府寺丞。善山水,画西方变相,其作方界,略不抒思。善论难剧谈,篆字用笔意在隶前,得汲冢、鲁壁、周鼓、泰山之妙。均改不去吴语之口音。他的篆字是仿河南汲县战国魏安厘墓中出土之竹书、山东鲁国孔子住宅墙壁里的竹简、东周石鼓文和秦代李斯的泰山刻石,这些篆均在隶字出现之先,故文勋之篆字风格独具篆书的真谛。依包公墓铭的篆字看,笔法、转折都很圆匀,无隶字痕迹。确已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秦代程邈创写隶字后,比篆字书写方便,为社会广泛应用。由文勋

  • 文章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发布——『篆书之美』 中国之美『篆书之美』形意和谐中国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4期  作者:寧靜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北京奥运会 体育图标 篆书 中国文化

    从会徽到吉祥物,北京奥运会一直在持续而强烈地注入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北京奥运会开幕倒数计时两周年前夕,北京奥组委今天上午十时发布了由卅五个图标组成的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篆书之美」。奥运会体育图标是奥运会基础形象元素之一,广泛运用于奥运会道路指示系统、场馆内外的标识和装饰、运动员参赛和观赛指南等,同时还将应用于奥运会电视转播、广告宣传、市场开发等领域。它是构成一届奥运会景观的重要基础形象元素,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也是传达奥运会举办

  • 文章罕见的梅花篆书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應國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中华书法 梅花篆书 杜世端

    毕节 李应国中国的文字随着时代演变,多有不同的增长和发展。像夏、商以前的甲骨文,周、秦时代的大、小篆,汉朝时代的隶书,唐朝时代的草书等。文字书法都是不断地演变和改进,导致今日的篆、隶、楷、行、草五种正统书法。诸无论那种形态的书法,其作品都含有多角度的审美取向,更能表达书法家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论欢喜还是悲哀,高标自许还是沉郁幽远,都能自出胸臆,淌出笔端。笔者现在介绍一种罕见的书法—「梅花篆书」,它虽不是一种正统的书法文字,但其艺术与审美价值,值得向书法

  • 文章唐轰之书画欣赏及余篆书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唐鵬里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唐轰 书画作品 篆书 笔墨真迹

    ㈠唐轰鄕长,字追云,精于书法绘事,现设馆在台中市授徒,属大师级人物。与余私交尙笃。每年农历春节,均以结合生肖书画,制作贺卡一帧,寄余夫妇贺年。兹特选今(马)年一帧刊出,以飨各位乡长。民国九十一年九月一日唐鹏里谨注。㈡唐鹏里先生篆书(注:①放怀吴水楚山外,寄兴唐诗晋字间。)(注:②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 文章吳稚老鬻書有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5期  出版时间:2003-07-20
    关键字: 吴稚晖 篆书 书法 鬻书 书画社

    续上期)综计稚老在沪组织云林书画社及从事鬻书,前后虽历四个年头,但实际上约近三年许,据载海内外求书的很多。事实上稚老的篆书自成一格,总统府内介寿堂匾额即系他的手篆,而他惯用篆书笔法写成的楷书,尤为识者所仰慕;而稚老的清望,更是海内外所钦敬。因此,求书人中,不乏因仰其人而求其书的人在内。亦由此可见:稚老在从事营生与推动社会革新之间,很早就划定自己严守的一条界线。授课、鬻书、鬻文、出书之类是为生计,参加革命、推动各种社会革新运动是贡献社会。即使到了迟暮之年

  • 文章吴稚老的篆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1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2-12-15
    关键字: 吴稚晖 篆书 中国文字 润例刊 通货膨胀

    已逝世的党国元老中,擅长书法的名家不少。如谭畏公延闿,张静江人杰,于右老等,名气都很响亮,吴稚老虽亦擅长行、楷,但其篆书更为有名,这是谭、张、于等诸老所不能及的。王炬先生撰吴稚晖先生行谊拾零,曾说:「吴老先生的书法雄秀,眞草篆隶,世有定评。」考古学家兼甲骨文书法大家董作宾先生生前,对吴稚老的篆书特致推崇之意,照董先生的看法,稚老对篆书一道,下过眞功夫。这是因为稚老对许愼的「说文解字」一书极有硏究,深谙中国文字的源流演变及其递嬗过程,以这种功夫来写篆字

  • 文章吴稚老的篆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2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吴稚晖 大同主义 篆书 陈伯庄 艺术成就

    稚老素来以大同主义为终极理想,在高举科学化的大旗之外,更极力主张抛掉线装书,及提倡国语运动的标准化。凡此俱可见他是一个思想新颕而不肯泥古守旧的进步者,但是写篆字却明愿的带有复古与守旧的味道,与稚老的思想行谊未免牴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一层,陈伯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颇可一谈。照陈伯庄先生的说法,稚老之开始写篆书,是民国十七、八年以后的事。那时候,张静江先生与稚老都是中央建设委员会的委员,都住在会里,而静老主持会务。静老的书法极有名,浩瀚淋漓,雄伟

  • 文章慶百年·展萬壽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万寿篆书书法展 台北市贵州同乡会 李应国

    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元旦日「万寿篆书书法展」在台北市长沙街艺文活动中心展出。适逢中华民国开国百年,万「寿」长卷展出,意义非常深远。古「寿」汉字,在中国西周朝代的经文早已发现,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发展,「寿」已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喜爱的字。万寿书法展,在元旦日上午十时准时开幕,在司仪李显虎先生的带动下,于热烈的掌声中,掀开了序幕。首先是剪彩,接着由诗歌朗诵家谢炯乡长登场,朗诵由九三高龄,普定文秉衡乡长撰写的赞诗。谢乡长朗读时

  • 文章是三行书艺扬名大陆首届山东潍坊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光荣膺选篆书头名状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4期  出版时间:1997-06-15
    关键字: 是三行 潍坊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书法 篆书头名状元 郑板桥博物馆

    书法家是三行乡长最近将其书法作品参加维坊国际艺术大赛中潍坊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结果荣膺「篆书头名状元」。是乡长亲自由其长子陪同赴大陆领奖。显示是乡长的书法不但已在台湾享有盛名,而且亦已获得大陆文化界的肯定。是三行乡长山东潍坊之行,由长子志中陪同,于四月十五日(星期二)凌晨五时,乘华航飞香港,再转东方航空飞济南,有姜中校团长在机场迎接。从济南机场上高速公路,要驶二小时的行程到潍坊市,下榻樱桃园宾馆。晚间王观云主任暨承办单位设宴接风。十六日上午八时三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