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童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蔣萍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我的童年 收养经历 童年回忆

    作者簡介,蔣萍小姐,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現任某補習班教師。

  • 文章记六十年前一首歪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0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歪诗 童年回忆 重写歪诗

    六十年前,抗戰還未開始,北伐成功已逾六年,國民政府正勵精圖治之時,江南各省也漸到達民豐物阜一片好景,那時筆者還是六七歲的孩提,當然不懂什麼叫詩,只是拾大人牙慧說這不像,但又似詩,乃曰歪詩。因爲詩的韻,要用常熟土話發聲才押,詩的意要多面闡述才達,但讀了延伸之意,頗具景觀,故記憶猶深。原來在那時暮春天氣,三表兄張家鼎先生來外婆家省親,他的外婆是我祖母,正在棲悟室閑坐,靠著方桌,吊了稱鉈織衣帶,看到三官人即招呼傭人泡茶及備茶食,延至隔間書房小坐,垂詢三表兄生活...

  • 文章回忆童年的家——无锡 思念台湾的哥哥——郁洪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1期  出版时间:2002-05-20
    关键字: 郁洪生 寻亲 童年 回忆 故乡

    (續上期)我父親和我叔父住在曹巷。我外祖母家住在無錫西門外查巷。外祖母有三個兒子:大娘舅叫啥我忘了,二娘舅:沈曉良。小娘舅:沈曉泉。大娘舅有個兒子叫沈漢清。二娘舅有二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大女兒:月琴、小女兒:喜琴、兒子:自清。小娘舅二個兒子的名字忘了。我母親生有三個兒子:哥哥郁洪生(郁洪熙)1927年出生,我郁鴻章1929年出生、弟弟郁鴻達1931年出生。三兄弟都出生在當時的無錫縣西門郁巷。大約在我(郁鴻章)三歲、哥哥郁洪生五歲、弟弟郁洪達一歲時,父親在漢口做生意,由...

  • 文章秋的懷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思故乡 广西平南 童年往事

    短短几句,首句都以"摩多"二字起头,中间四句歌词由对唱者临时随机自编唱出,歌词有责难,诘辩、嘲讽,对方唱一首,我方回一首,你来我往,有攻有守,直唱到半夜大家都唱累了,才不分胜负各自散去。听说大陆西南边区少数民族中有"摩多族",摩多歌与摩多族是否有关联,待査考。这些童年时所见所历往事,至今犹牢记在心头。自从避秦来台,居住在城市丛林之中,久已不见到昔日家乡农村情景了。现今与儿孙辈忆述童年往事,犹如白头宫女闲话天宝遗事。随着年岁增长,对季节嬗变,岁月流逝,感触日多

  • 文章燕雙飛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童年记忆 乡音歌谣

    三十年代初,在棗陽縣境內的居民,恐怕十有八九是一生也從未進過縣城的。那時還沒有旅遊這個概念。除非有要事,是不會老遠跑到縣城去的。說老遠,是因爲當時交通不便。境內除一條從襄陽到武漢的汔車公路越境而過外,縣內各鄕鎭是沒有公路的。就是腳踏車,當時也是稀罕物兒,少得可憐。要外出,就只馬驢可騎,再就是坐「小車」。尤其婦孺,不會也不敢騎馬驢,就只有坐小車了。不過這「小車」,並非而今的小汔車,乃是當時極爲盛行的全木製獨輪車。它既可以運貨,也可坐人,走起來喞喞喞的叫個不...

  • 文章活到老學到老一耄耄學手風琴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巫秉章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学习历程 童年愿望

    基督教会常唱的恩友歌、主今日接触我、阿苏珊娜、日语的知床旅情、浪花节的人生、梦追酒、心影,以及国台语老歌,统计不下五六十首,都能自拉自唱,自娱娱人。耄耄之年,老是老了,但只要有坚毅的人,老人也能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完成童年心愿!(注:花莲广西同乡会理事长(本文作者))

  • 文章《西廂》成書 寧波人一趣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6期  作者:張雄琴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童年往事 听说书 《西厢记》

    現在回想起來,我幼時住過的寧波西門郎官殿倒是個最世面,不低檔的區所。那三進軒昂的連體大屋,住戶也是穿長衫的多,著短打的少;那毗鄰的便是詩禮簪纓的張家大廳上族;一河之隔的天一閣范家,更是國中天下四大閣藏書樓。耳濡目染,盡是文籍浸浸矣!寧波古明州,原也是物阜民富的繁華之邦。早有人考證說,《金瓶梅》作者原是屠隆,也是寧波人氏。看書中的描述及作者口吻,似也有些彷彿。那汗牛充棟的天一閣,我們感到最神,聽得最多的,乃是什麼大賊屠鵲橋受日本人之命,攜了乾糧從天而降躲到...

  • 文章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姚東偉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情感抒怀 诗歌赏析 回忆童年 伤别离

    悔就应浪迹天涯也不休是种子就应萌芽生长是大树就应与狂风拼抗是河流就应一去大海不回来别拒绝生活赐给你的勇敢与力量黑夜过后就是光明云雰终有破晓时飙风恋浪中也有船帆漂荡巓峰深谷也有人类的印章别拒绝生活赐给你的勇敢与力量93.⒐⒑⒊童年童年照月的玉米稀饭和妈妈干瘦的双乳便是童年的口粮白天妈妈在田里劳作我躺在尘土中嚎哭日中当午或日落西山妈妈喘着气抹著汗把我从尘埃中捡起睡梦中脸上还挂著泪珠妈妈总喃喃的说孩子,只要能让你吃饱我就让你痛快地哭完夜晚劳累疲乏的妈妈坐在昏黄

  • 文章失去的故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董敏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返乡 往事回忆 童年 故乡风貌

    玻璃弹珠般大小的糖球:偶尔有父执辈从重庆带回有牛奶味的糖果,就眞可算是大开洋荤了,那种奶油的香甜眞到今天还令我回味无穷呢!父亲为我们孩子所编的纪念册上,有一页是建筑学者梁思成伯伯所贴的从画报上剪下来的一碗「鸡蓉玉米汤」彩图,他在图旁写到:「希望胜利后,能喝这样一碗!「当时生活之苦,可见一斑。但是虽然情况如此不堪贫困岁月里,所过的童年,却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的一生。●我对鄕土和大自然的爱好,完全是在张家大宅对面小山坡上的豌豆花丛中玩耍,和用靑蚕豆䇲做各种童玩时

  • 文章憶桃源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期  作者:葉棣華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桃源涧 石屋涧 探视母亲 童年回忆

    我家住水北門,在一所美國基督敎聖公會辦的萃英小學啓蒙。萃英停辦後,改讀虞陽小學,五年級讀畢,同學們都傳說私立淑琴女中剛有黨部接辦,不需經過考試,都可入學,就這樣進了淑琴,我一向好學又貪玩,曾有新鞋上脚一星期,鞋底就跑跳出一個大洞的記錄,那時我們的鞋子都是一針一線手工做出來的布鞋,市上並沒有球鞋或皮鞋賣,所以媽很火,說我不像個女孩子,其實我們玩的,多半是踢毽子和跳繩而已。不過有一樣我最喜歡也從不錯過機會的,就是陣雨過後,約同學們去桃源澗玩水。桃源澗在出旱北...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