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历代碑帖墨宝百绝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方子丹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历代碑帖墨宝百绝序 碑帖

  • 文章于右任先生的書學歷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胡恆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书法 碑帖

    在私塾读书时,其书法就名闻于鄕里,曾获得其老师毛班香的赏识(清大儒)。到了青年时期,因倡言革命,被清廷下令通缉,而亡命上海办报,其视野渐广,见闻亦多,便蒐寻天下的各类碑帖,初期苦练「张黑女墓志铭」。直临到形神俱似时,再临石门铭、龙门廿品。这些碑帖都是北魏碑帖中之精品,先生有诗云:「朝临门铭,暮写廿品,辛苦集为文,夜夜汨湿枕」。由此可知先生对于书法的锤炼探求之工夫了。然后再旁及各家,眞、草、隶、篆各体书法,博采、约取、融会、创新遂形成于体草书之雏形。而先生精硏

  • 文章拓石雕版话碑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朱惠良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碑帖 文物 历史

    注:图:先秦诅楚文(巫咸)绛帖)国内书坛习碑宗帖的人很多,坊间碑帖范本虽多,然古本名刻佳拓诚属难求,国立故宫博物院鉴于碑帖在书法艺术硏习上的重要地位,特擧办「院藏碑帖特展」,倍受重视。碑帖特展,一室展法帖,一室展碑帖,同时并出版院藏碑帖特展目录,展品由先秦诅楚文至淸刘墉大学,俱皆名迹,其中颇多宋代古拓,可谓件件皆珍品。碑和帖是历来硏习或欣赏书法时必经之路,在谈碑帖之前,有必要把这两个的含义解释一下,什么是碑呢?广义的碑是指镌有述德、铭功、纪事与纂言等

  • 文章行書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选临碑帖 南行艺事 诗词书法

    罗桂秋乡长号稚华,又号小颠,文亨乡人,少年奋发,才气纵横,诗词书法,名噪一时。民国二十三年远游新加坡,出版「选临碑帖」,右书「南行艺事」四字印于碑帖之首,别出心裁,富有创意,看起来苍劲有趣。

  • 文章梁啟超先生論書法(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梁启超 中国书法 碑帖 中华国粹

    (參):書法學習的途徑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學問有「生而知之者」,也有「學而知之者」。書法的研習就是屬於「學而知之」的階段。何況書法是我國歷代文字演變的最佳明證。歷代書家一脈相傳,勤奮好學的精神爲後人樹立了很好的學習榜樣,他們留傳下來的墨寶更足以爲後人學習的根據,因此梁啓超先生主張學書要從「模仿」古人墨寶入手。他說藝術的模仿須由膚淺進於眞切,前人的產業,我們來承受;我們的產業,後人來承受。換言之,他很重視「傳承」的效果,因爲若能吸收前人輝煌的成就,才能截長...

  • 文章李時羨鄕親書法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银行公会秘书李时羡 礼器碑帖 墨宝欣赏

    鄕亲李时羡,年五十八,于卅六年冬来台,卅七年秋考取台湾银行总行办事员。和蔼谦恭,忠诚廉勤,深得长官器重,以绩优资深,六十六年晋升秘书室副主任秘书,嗣兼任中华民国银行公会秘书,酷爱书法,近两年来专攻「礼器碑帖」,特请赐墨宝,刊登会讯,以供爱好书法者共赏。

  • 文章譚延闓先生敎我寫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雷嘯岑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谭延闿 书法造诣 碑帖临摹 书法道义 人物追忆

    的基本方法:一是要多看古人的名家碑帖,各式各样的都得看,体审其笔法与格局,择所喜爱的一种而习学之,且以正楷为主。二是习字时须将碑帖放置在眼前较远处,先行审视其神韵与笔法,经过思考融汇,然后垂首书写成字,再写他字。切忌写一笔又抬头看一次,那就有如木匠制作框架然,神韵完全没有了。三是写肥体字要用硬毫笔,如习颜鲁公、钱南园、刘石庵的字,便非用紫毫不可。写瘦体字即须用羊毫,而于临摹碑帖尤然。四是习字要有恒,不宜一曝十寒,否则永远不会有成就。笔者就是犯了第四项的毛病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