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登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咏菊」、「重阳登高」,诗作

    来源期刊:《同安》 第42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李博爱 诗作 咏菊 重阳登高

    咏菊李博爱傲骨凌霜篱畔栽,不敎蜂蝶觅香来。平生最厌趋炎热,岂向群芳斗艳开。重阳登高登高独自览风光,秋到梅山野菊黄。隔绝麈烟幽静处,寺中淡淡露花香。编者注:作者系同安县大同卫生院中医师次韵博爱学兄「咏菊」 林石梧㈠假山雏菊丰新栽,晨露薰风扑鼻来。怯与丹枫闲斗艳,篱边巖隙遁身开。㈡雕栏艺几玉盆栽,傲世清标入望来。对景怀人秋夜月,几时陈酿为君开。次韵博爱学兄「重阳登高登高览胜尽秋光,几树红枫杂柚黄。天女散花如落叶,微闻阵阵送幽香。

  • 文章川劇隱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6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行话 九龙口 跳加官 盘杠子 登高

    四、五尺,甚或偶有一丈以上高的不等,这要看其地形环境如何。台成正方形,面积大约十七八方尺至二十尺……前端左右两隔,各有大圆柱,屹然高耸,有的柱间高横铁杆一根或二根,距台面大约一丈,以便演习武艺,舞台外缘,绕以栏干,高约尺余。……在铁杆上演习武艺,谓之「盘杠子」,也有竟在圆柱上演习武艺者,又叫做「盘柱子」,从舞蹈意义上讲,在横跨高空之铁杆上表演武艺,有「登高」或者「飞簷走壁」后「悬空」的形势,凡川剧有此类剧情者,演员自有其表演「盘杠子」或「盘柱子」的工夫

  • 文章重陽佳節 老少同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登高联谊 敬老活动 马山寺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开放改革后,提倡尊老敬老,又把它定为老人节。这天我们大埔县百候镇候南管理区离退休干部职工联谊会计画到马佛山登高,参观重建的〝马寺晨钟〞胜景。这件事被候中老师知悉,有意参与登高,他们与联谊会杨镜星主任协商约定,让百候中学幼师班师生同去联欢。这日,天气晴朗,金风送爽,丹枫欲变,黄菊初开,如此佳节,我们联谊会的老人一行八十多人,早饭后即从各自家中出发,相约于九时前到达马山寺。一路上,老人们有的三三五五边走边聊,谈天谈地;有的骑自行车到山脚

  • 文章『东方明珠』登高

    来源期刊:《浦東》 第79期  作者:趙惇炎 出版时间:1995-02-28
    关键字: 东方明珠塔 上海广播电视塔 旅游观光 风景名胜 登高游记

    十一月廿四日,我有幸參加『僑界人士上海行』活動。一行十餘人登上了標高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造型獨特的上海廣播電視塔—東方明珠。秋天的朝陽照射在東方明珠的紫紅色幕牆破璃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我們漫步在浦東大道上仰望著它的雄姿,從上到下總共有十五顆大小不一的『明珠』被安排得錯落有致。塔下的大片綠地宛如碧綠的翡翠盤子承接天降明珠。原來設計師的建築構思,是源於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來的。詩中優美的意境,被妥貼地運用到現代建築設計中,當為詩人...

  • 文章易顯南詩詞選六首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两岸书画联展 诗词感怀 六秩寿辰 登高抒怀

    一、重九登高寿岭登高作壮游,西湾细雨浴沙鸥。海天极目乡关远,岁月无情客地留。菊酒频斟谁与共?茱更未插独生愁。云山梦断家何在?空对重阳九月秋。二、贺两岸书画联展书画同源是一家,河分两岸现朝霞。宏扬文化歌联展,撷取精英颂放葩。艺术交流扬国粹,墨林互契振中华。庭前棠棣连根蒂,海峡冰山化笔花。三、贺王仁宏博士卓越仁宏学识丰,南来播种建奇功。高雄翰府艰难赴,大狗文坛励勉中。整顿传薪咸众望,承担国粹尽人崇。欣逢管领膺新局,指日鸿图赖我公。四、和江西邝工诗词「花甲抒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