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母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二首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梁存厚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父母 姨父母 兰州 相聚 两岸交流

    贺四老亲人聚兰州(父母及姨父母)思念伯父数十年,喜听佳音捷报传。四老今日重相会,他乡团聚在皋兰。久别岁月苍桑事,悲喜交加泪满衫。儿孙绕膝天伦乐,人生一世有几天。送别四老聚会在皋兰,相逢容易离别难。半生奔波他乡苦,泪流如泉湿衣衫。一水相隔难相见,两岸思亲泪不干。再敬伯父三杯酒,不知相会是何年。

  • 文章兒女鑒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師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煮茶》 《云山无尽》 父母恩情 诗词感怀

    注:煮茶)可叹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累弯身。儿女若要有志气,学好本领报双亲。倘若儿女不立志,枉搭数万求学金。儿女需要就支持,支付从不讲平均。儿女若要得了病,求医购药不惜金。问寒问暖问饥渴,日夜护理费尽心。儿女长大心事添,求东拜西持酒烟。为办婚事甘吃苦,高债拉了两屁股。夫妻夜间应嘀咕,咱俩恩爱和幸福。爹娘为咱受尽苦,想想这恩怎么补。光阴易逝人渐老,身残体弱难从心。诸儿若要讲平均,这里不存尽孝心。(注:云山无尽)有孝心者不惜金,随心随意顺双亲。想想父母对你心

  • 文章纪念父母回馈桑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祁昌年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探亲祭祖 纪念父母 奖学金 国民教育

    我在民国三十八年大学刚毕业即渡海来台,七十九年公职退休后,返回故里临汾市探亲祭祖;别离四十多年,父母已经作古,「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家鄕交通建设方面修了几条马路,但农村经济尙待开发,国民教育落后,国校教室门窗失修,课桌椅残缺。我在村中鄕亲建议下,捐了一笔钱,修理本村国校的门窗,添置课桌椅。我想起民国四十三年,我刚担任高雄县政府财政主管时,高县偏远鄕村国校教室残破及捐资兴学情形,深深体认鄕村父老,对国民教育的急迫需要与重视,也想起民国五十六年

  • 文章先嚴慶彰先慈鍾桂行誼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孔繁焜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怀念父母 往事回忆 艺文选粹

    孔公庆彰字斗贵[1]号砚珍[2],至圣七十三代、五华孔氏十八世裔孙。清光绪九年生(民前廿九年:西元一八八二年),世居五华县华城鎭小敎场,以耕读敎学,研习儒医传世。家道小康,兄弟排行三子,父宪春公,清邑庠生,生母李氏黄埔村望族女,八龄母逝,赖继母何氏抚育卓立。幼承庭训,乐善好施,少怀大志,识器宏远。启蒙于邑公学「金山书院」,光绪廿九年嘉应(梅县)东山师范第一届毕业,县自治研究所最优等毕业,废科考风潮日盛,新学制首届优等生,特授原籍五华邑庠生。光绪卅一

  • 文章昔年父母官今日倍相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8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73-10-20
    关键字: 父母官 怀念同乡 香港无锡同乡会 陈仲良

    我与潘先生联络,请他务必列席指导。现在我在香港同鄕会,又遇上了三十七年前的无锡县长陇体要先生,他离开无锡快将四十年了,年轻的同鄕们多不知道陇先生在什么时候做过我们的父母官,年长的一班同鄕对他都很熟悉,相见之余,大家在一起谈谈当年的情形,眞是又感慨又高兴,亲䁥得无以复加。他并且说,今后同鄕会集会,他一定每次要参加,又说,香港无锡同鄕会聘请他为顾问,他觉得很为光荣,大陆收复以后,他也一定要到无锡去看看,除了靑山绿水以外,是否还有一些当年旧观存在?并且还很愿意入籍

  • 文章尋根之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碧英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返乡寻根 家乡印象 祖居现状 追怀父母 华侨捐建

    我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從台北到家鄉廣東大埔縣湖寮。本來我們一行八人是十五日經香港飛往梅縣的,大姐璇新,大哥德新,二姐瑞新和姐夫范一星,二哥紹新,秀瓊妹,還有宗叔羅維新都順利上機,我卻因為證件不齊被海關欄住了,因為我未依親丈夫曹祖寧,他這學期從美國來台灣作客座教授,算外勞身份,要許多證明才能出入境。我即刻趕回,次日週六只半天時間,能辦好這麼多證件,成全此行,定是家鄉祖宗看我心誠特別保佑我的。山明水秀的故鄉當天我趕回台北,補機票順利成行,一到梅縣,看見許多...

  • 文章古稀老人回憶錄(三十)跨海探親(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6期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回忆录 跨海探亲 手足相会 父母辞世 公墓迁移

    七、爹于睡梦中辞世,岳母亦病逝此次出入境到大陆探亲,才发现当初我的户籍上资料所载父周承霖误写周承林,母胡志强简略为胡氏,欲更正却要我提出大陆証明文件,当时是不可能的事。一拖便四十余年,确增加不少困扰。到大陆后发现爹已改回周鸿飞,母已改回胡桂英。在赣弟协助下,取得赣州市公証处公証之户籍资料并証明我是周鸿飞长子。回台后先将我的人事资料中父母姓名改为周鸿飞及胡桂英,经由市政府呈报中央考试院铨叙部核准。至户籍上先从最初申报户籍户政机关找出封存四十余年申报书,确认

  • 文章先岳父陶公保麟先岳母李太夫人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人物事略 往事回忆 探亲 悼念先父母

    )十一月二十八日(阴历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原籍山东兖州,后以举家南迁,长于寄籍南京、人口众多之大家庭中,有兄四人,姊二人,而己行居末。以生性聪慧,才思敏捷,为父母所钟爱。一九二一年,与先岳父成婚。生二女,长女中莲,次女岫晴。皆秀外慧中。抗日军兴,姪女中娴之夫婿戚君南谱,任军职于皖东,一九四二年冬,指派钮君志刚至浦鎭,寓于其家,密事反抗敌伪活动。志刚湘人,厚重笃实,甚受器重,因与中莲有婚约。后以志刚行动为日宪兵队所疑,乃先助志刚脱身归皖东,旋将自宅以八千圆低价,售

  • 文章能華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怀念父母 返乡探亲 海峡两岸 感怀诗文

    憶夢夢中喜見爸爸面,媽媽同坐在身邊;緬懷雙親靈長在,雖是夢裡也覺甜。但願時光能倒轉,永遠停在十年前;此夢企盼常常做,繞膝兒孫天天見。送別送叔探親把家回,依依惜別戀芳菲;江寧兩晚同床眠,祿口機場沐朝暉。波音翱翔南天去,嬸娘麗妹盼親歸;叔侄平安回到家,電話問訊共欣慰。正月十六隨筆天上月圓逢月半,十五沒有十六圓;今日爲叔慶華誕,海峽兩岸齊祝願。汪氏門中人丁旺,雲台阿里共嬋娟;祝願壽星逾期頤,天遂人願滿園春。

  • 文章家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5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82-05-06
    关键字: 家风 教子有方 孝顺父母 文忠

    耻辱。不论你入了那一国的国籍,你的黄脸孔,你的本质,无论如何是变不了的。人家见到你,一看到你的脸孔,不说你是中国人,就说你是日本人。除非你见到人,先就报吿你的国籍。况且您老人家曾经和我们谈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侨生囘到中国读书,因为不会说国语,受到国人的冷落与轻视,因此恨他的父母为什么在家里不敎他本国的语言?在美国当地固然不觉得有什么需要。总有一天,他会觉得在某种场合有此需要。这些话,不是在我们出国前,您老人家时常吿诉我们的吗?我们都没有忘记,我们几个子女出生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