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渊源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尋根、省親、拜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丁迪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丁氏 宗亲会 姓氏渊源

    台灣丁氏宗親祇要來過台灣人的人,誰都知道台灣有台北、台中、台南、台東之稱。很少人知道有『台西』這個地方。我當然也不例外。直到前幾年,我參加台北市丁氏宗親會,經人介紹說『台西』還有丁氏宗親數近兩萬人之多,而且聚族而居,名副其實做到『地方事,由地方人辦』的『地方自治』之典型。就是說,凡屬地方上的政治、經濟、教育、警衛四件大事,都由宗族中推出的賢能者來治。像這種式樣的地方政治,在台灣來說,可能是唯一獨特的現象。所以『台西』這個地方,我是『心焉嚮往』已久!可是一...

  • 文章獨一無二的盧溝橋——略述盧溝橋的科學、藝術性與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在北京廣安門外西南二十多公里處,回憶當年的情景,出廣安門,觸目所及即爲廣大的田野,沿路溪流委曲,楊柳低垂,有說不出的柔婉雅致。就這樣一路淙淙水聲來到永定河畔,而盧溝河上「臥虹千尺」漢白玉的白石長橋,就橫跨在河上。中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爲其美麗的造型而傾倒,並在「馬可波羅行記」一書中讚美它是「……河上有一美麗的石橋,各處橋梁之美,鮮有及之者……建材、建築技術甚佳,純用極美之大理石爲之,堪稱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盧溝亦名...

  • 文章(古今乡贤)中原渡海来台几位神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历史渊源

    简介其历史渊源,藉以明了我中华文化的脉络与来源。一、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庙,在台湾十分普遍。笔者曾居住木栅,住家附近恰有一座保仪大夫庙,香火鼎盛,为木栅居民信仰的中心,逢年过节,都有盛大仪式,笔者好奇,曾就近追溯其究竟,始知道这位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就是来自我的家鄕河南,保仪尊王就是昔日安禄山造反而死守睢阳的张巡,保仪大夫就是与张巡同时死守睢阳的许远。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为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文武兼资,开元末年进士,先是出任眞源县令

  • 文章廣東人看漢戲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廣東戲迷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汉剧 戏剧起源与渊源 戏剧观后感

    編者按:「廣東戱迷」乃楊峰先生談戱筆名。楊君粤籍,自幼嗜好戱劇,曾遍遊大江南北,凡戱必看,著有「戱曲外譚」,其中所談「漢戱脈流」,廣及東南、西南各省,多爲前人所未述者也,其論述皆言而有徵,對湖北文物尤爲推崇備至。蒙賜本文,至爲感謝!

  • 文章當今書法家王軼猛博士的傳奇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王轶猛 家学渊源 书法造诣 为人处世

    书法家不同凡响,并非虚言。三、家学渊源惠及故乡今年七十八岁有多种博士头衔的书法大家,当追溯源,从头说起,其出生于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流临近洞庭湖的监利县,古名华容,正是三国时代关羽于百万曹军遭受赤壁之战失败后义释曹丞相的历史名城,其地的自然环境正处大江大湖之滨,洪水的灾害频仍,于苦难之中反而养成监利人不畏横逆,长于组织,未雨绸缪,善处逆境的坚强忍耐的特殊性格,轶猛先生出于书香门第,从小受乃兄遐举学习书法,临摹碑帖,先学欧阳询,次习柳公权,继而魏碑、石鼓、汉碑,无问寒暑

  • 文章鼠年話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渊源研究 民俗采风 民间禁忌 文化艺术

    起于北俗,至汉时,呼韩邪款塞人居五原,与齐民共杂,遂流传入中国」之说。「唐书」记:「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宋史、吐蕃传」:「仁宗遣涣使其国。厮囉延使者劳问,具道旧事,亦数十二辰属。」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之十二辰,但以鼠牛之类分配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写道:「甲乙至壬癸等『十干』,当是商代一年十二个月。借助于夏代一年十个月的抽象;子、丑、寅到戌、亥等『十二支』,则是对于夏历纪日『十二兽』的抽象」。鼠的渊源探究从古至今

  • 文章中原探親旅遊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劉俊民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中原 历史渊源 探亲 旅游 行程记述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河南省屬豫州,故簡稱豫,因位居九州中心,所以也稱中州;又因地處黃河流域平原地帶,亦有中原名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重要發源地。鄭州市簡介鄭州市為河南省省會所在地,居中原腹地。北依黃河、南接許昌廣大平原,東鄰北宋古都開封,西界著名花市洛陽;為平漢、隴海二鐵路交會處。公路四通八達。航空方面,自新鄭機場啟用後,與國內外十餘個城市通航,為大陸交通、通訊樞紐。人口包括郊區市鎮六百五十萬人,工商業發達,尤其農產加工,極為興盛。因此、各種商業性的交易會...

  • 文章認識中華民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8期  作者:醒亞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爱国 同乡会 开国典章 渊源 国花

    敌人,仍虎视眈眈的想呑噬我们台湾,外交部钱复部长在立法院答复陈水扁立委说:「中共派遗潜伏在台湾的份子,至少有五千人」,这许多潜伏共干,任务是什么?司马昭之心不言可知,最坚强的堡垒是要内部突破,所以我们现在仍处于风两飘摇的岛屿,竟有不顾人民生命的安全,日日夜夜想纂改国号,分裂国土,愿为中共同路人之阴谋,顚覆政府,眞是忍无可忍了!现在我将往昔所藏之开国典章、国号、国旗、国庆、国玺、国都、国花等渊源,分别刊登鄕讯,助我爱国同鄕,有所了解:一、国号中华民国的国号

  • 文章一個「壽』字,萬種寫法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應國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寿”字写法 古寿渊源 作品展示

    一、概述冯家寿乡长,笔名松柏,贵州省贵阳市人,现居住湖南长沙,一九三三年出生,一九五〇年一月,他初入贵州大学随即向应号召弃文参军。先考入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工业管理,一九五二年分配到沈阳军区后勤部工作,一九五六年八月调北京总后勤部服务,一九六八年八月转业进入湖南橡胶厂从事宣教工作。因他本名家寿,故爱好中华古「寿」汉字,特别勤研与搜集不辍。绘画与摄影也是他的爱好,曾担任湖南摄影学会副会长之职。二、古寿渊源 人之关爱中华古「寿」汉字,早在西周朝代的金文已经发现

  • 文章梨圓奇葩——内鄉宛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李強 范應龍 羅其書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宛梆 渊源及历史 艺术特点 艺术成就

    一、宛梆的渊源及沿革宛梆,原称「老梆子」、「西调」、「南阳调」、「乱弹」、「喞喞梆」等,后改为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故名,它是绝无仅有的梆子声腔剧种。关于宛梆的渊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陕西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相传明末陕西秦腔艺人因避战乱、灾荒东迁入宛,传戏带班,逐渐形成南阳梆子;一说闯王李自成从山陕进攻豫、鄂,途经内乡,邓州时,由随军艺人传入,并与当地山歌民谣、乡土调相融合而成;一说它系河南梆子的一个变支,形成时间无考。清末民初南阳人张嘉谋重修嘉靖《南阳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