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谣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愛客家姑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歌曲 民谣 音乐

    作者簡介張弧,筆名張弓,廣東梅縣人,現年八十歲,從二十歲起即常寫新詩,作詞曲,獲獎或發表新詩有百餘首,詞曲有三十餘首,以新詩《姍玲與卡賓》獲「中華文藝獎」,詞曲《萬事沒有救國急》、《四季謠》獲國防部文藝金像獎之佳作獎,《橋》獲省教育廳「愛國歌曲獎」(註:印發各中學、大專院校作音樂教材),《台北是個好地方》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舉辦之「音樂教育獎」(註:印發各級學校作為音樂教材)。此首《我愛客家姑娘》是我晚年最近偶來靈感即興之作。(注:溫文樣常務理事摸出大獎)

  • 文章秦風與隴南民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桓來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陇南民歌 秦风 山歌民谣 民谣列举

    台北中小学生常唱的「茉莉花」一歌,其声调酷似陇南新春舞龙时所唱一歌曲,记得其辞有:「好个喜新年」、「连中上三元」,料想当为清代即已歌唱者。我曾于酒酣耳热之际,按儿时所记拍节歌唱,来美专攻音乐的陈建台同学,于录记比较两歌谱之后,认为就节奏看,很可能为「茉莉花」一歌之蓝本。山歌民谣,多谈情寄爱,或描述风土之作。虽质朴浅俚,亦每多佳句,歌谱自以简单易唱为主,惟杂以和声及廻环往复歌唱,使其稍见复杂。我记得的若干民歌,实际上多仅两句或三句,惟一唱三复之后,颇有动人之处

  • 文章广东客家 民谣举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山歌 客家民谣 艺文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及宋室南迁后,相继南下;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众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在抗战期间;我走遍江南每一省份,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曾看到不少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天足」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都得

  • 文章客家民谣举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民谣 起源与发展 民俗习惯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相继南迁以后,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族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我走遍大江以南每一省份,尤其在抗战期间,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都曾看到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她们自以为得计,其实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横量」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

  • 文章蒙藏诗歌民谣的特质——民国七十四年三月廿一日蒙藏委员会与中华日报蒙藏诗歌民谣座谈会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蒙藏诗歌 民谣 人物讲话 民谣诗歌座谈会 蒙藏民族 民族文化

    以文化的了解促進各民族間心靈的溝通

  • 文章唱山歌,寄鄕情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5期  作者:王華中  出版时间:1978-02-06
    关键字: 贵州情歌 大苗山民谣 乡情乡音

    好像一个多月以前,任理事长就为桑梓文献集稿。奈我案牍劳累,久不能应。有一天,偶读「吴季札观周乐」,感发兴起,遂搜天柱杨君周焯兄上年三月二十五函寄的鄕里歌谣,得贵州情歌和大苗山民谣各十二首,惜缺曲谱。录存如次:贵州情歌唱歌要唱歌赶歌唱歌要唱歌赶歌,织布要织梭对梭;唱歌不等歌头断,织布不等梭子落。话在嘴边不敢说郞是远方来的鹅,来到这方不敢落;脚踏桠枝不敢站,话在嘴边不敢说。妹穿蓝衣四角开妹穿蓝衣四角开,那个裁缝帮妹裁;面前钉起龙凤扣,后头龙凤排对排。牡丹挂在

  • 文章贵州民谣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4期  作者:貴州同鄉會 出版时间:1967-11-04
    关键字: 贵州同乡会 跳花灯舞 舞曲 贵州民谣

    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恭逢 總統蔣公八秩晉一華誕,全國各省巿旅台北巿同鄉會擧行祝壽杯籃球賽,我貴州同鄉會除組隊參加外,並於呈獻成果大會遊藝節目中,演出跳花灯舞,頗獲好評。舞曲如下:跳花燈㈡(男獨) 正月裡來(合) 呀呼喂! (女獨) 花燈閙呀(合)依兒喲! (合)鑼鼓震天喂喂(男合)巍巍山那個山巍巍呀! (女合)巍巍山那個山巍巍呀! (齊唱)來祝壽呀依兒喲。㈢(女) 二月裡來(合) 呀呼喂(男) 春意濃呀(合) 依兒喲!(合)萬物囘春喂喂(男合)巍巍山那個山巍巍...

  • 文章我看台灣山地歌舞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9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山地民谣 山地舞蹈 简记

    的山地歌舞;另一是由于演出前后聘请专家学者指导、编剧,这些专家包括刘凤学、张丽珠、施淑惠、李云英等名敎授,他们亲自跋涉山地多次,广泛采集各项原始资料及歌谣,加以硏究编撰而成,所以不同凡响。二上述山地歌舞公演时,分成两大部份,一是山地舞蹈,另一是山地民谣;而在山地舞蹈中,又分成了固有舞蹈和创作舞曲两部份。前者以发扬山地固有舞蹈艺术为主,共有十二个节目,分别展示台省所有九个山地族的舞蹈艺术,而演出时采取九族合演综合方式,这样不但规模壮大,人员众多,而且使观众可看

  • 文章客家民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客家民谣 风土习俗 时令节气

    正月裏來正月正 新鞋新襪新衣衫有魚有肉又有酒 處處可聞鞭炮聲二月裏來下種期 脚頭犂耙初落地播下種子望秧長 孩童放牧把牛騎三月裏來插秧田 大大細細唔得閒彎腰躬背向後退 禾行筆直像枝箭四月裏來日子長 青黃不接餓肚腸又巫蕃薯又巫米 猴頭羹充作食糧五月裏來過端陽 賣柴買米把粽裝粟花初成黃色菓 磨粉煑羹味道香六月炎炎是夏天 收割禾稻担上肩趕把新谷礱成米 新禾米飯香又甜七月秋風漸漸涼 種了蕃薯再插秧肚飽耕稀空餘暇 男工女織始分行八月十五是中秋 有人歡喜有人愁花好月圓人不見 名人逸士...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同乡动态 客家民谣歌唱大会 健康长寿会 文化教育

    首届客家民谣歌唱大会全省首届客家民谣山歌歌唱比赛大会,十月八日上午九时在新竹县新丰鄕新庄子凤舞戯院擧行,由徐智强担任大会主持,中广、台声电台客家节目主持人周美、林梦、叶英、黄玫小姐担任大会节目主持;同时县民谣会会长罗美炯、旅日崇正总会会长范添发等莅会指导。当日天气晴朗,来自各地的爱好客家民谣的人士络绎不绝,看台下人头钻动,挤满了整个戯院,围得水泄不通,各大小街道,人山人海,热閙非常。比赛时,来自全省约一百七十八位男女业余歌手,依次演唱。比赛分为老山歌南腔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