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精神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德智兼修 奮發精進 期成未來 建國人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8期  作者:惲正平  出版时间:2003-08-15
    关键字: 华英奖学金 颁奖大会 华英奖 民族精神

    兼修」的首修「科目」。崇高的目标引领人生的航向,崇高的目标陶冶崇高的品格,崇高的目标迸发智慧的火花。第二、振奋民族精神,保持昂扬斗志。民族精神是无价之宝、力量之源。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未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贯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取得了控制非典和发展经济的双胜利,谱写出凝聚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动人乐章。精神状态,或正或负,影响很大。对同学们的学习和进步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余纪忠先生所说的「奋发精进」,就是对同学们

  • 文章數點梅花天地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梅花 两岸同胞 和平统一 民族精神

    時値嚴寒,朔風勁吹,正是梅花盛開的時節。形神俊逸的梅花,原產我國,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從六朝起,就一直爲人們贊之、賞之,被歷代文人志士詠之、畫之。上自先秦,下迄明清,詠梅之作,不下千首。梅花自古至今之所以爲國人喜愛,被評爲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幷有人建議把梅花定爲國花,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她高潔清靈,正氣浩然;「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她英勇果敢,身先士卒:「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她不趨炎附勢,憤世嫉俗:「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人間」...

  • 文章萬壽宮與江西會館爲鄉誼情感凝聚的精神堡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0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 江西会馆 乡情乡谊 万寿宫 民族精神

    萍鄉 鄧晴文安土重遷,是我中華民族共同的特性,江西人亦不例外,但往昔江西人曾以景德鎭名產瓷器,和宜春、萬載這一帶出產的夏布(用此項麻織品製成夏季衣服,穿著涼爽舒適,不遜絲綢,價卻甚廉),及我國中部中藥材集散地樟樹鎭的中藥材,運銷全國各省會或重要城市,他們外出經商,不少人在外落地生根定居,這些江西人均特別富有鄕土情懷,眷戀故鄕之情濃郁,其經商有成後,常在居留地組織同鄕會,各自解囊捐獻錢財,集資購置土地,共同輸將興建宏偉寬敞壯麗的萬壽宮,以供奉江西人共同崇敬...

  • 文章藝壇傳盛事 喚起民族魂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黄遵宪 参观展览 人物事迹 民族精神

    的「人境庐诗草」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曾被当代诗人公认为晚淸最杰出的诗人。因为这些事蹟,黄遵宪历来为海内外国人所熟知,侨界人士更对他生前事蹟感念不已。看了这两项文献,对于黄遵宪(公度)一生事蹟,已有相当深刻的印象。进入会场,便有两幅特别大的画作——「生民——一八八五旧金山」和「南学会首次演讲」,在一百多幅的书画中,特别显眼吸引观众。这些书画充份表现了黄遵宪先生一生为国宣劳的事蹟,唤起了国人强烈的民族精神。从「香港感情」、「独自误龙旗」、「苍天苍天泪如雨」,等

  • 文章宏揚美良敬祖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林旭穩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姚美良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祭祖大典 客家发展

    一个可亲、可谈、可重托的烙印。从他的言谈中,我了解到他对他的胞弟所做的一切钦佩有加,而对如何继续「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对客家如何振兴一事他说:「我们客家再也不能各占一个山头称老大了,我希望闽、粤、赣乃至全世界的客家人都要有一个大客家的思想,这才有利于客家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以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崛起」,他还对我说:「世界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靠钱去做事的,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做工作,发动起大家,那么少钱也能

  • 文章同安與台澎的五緣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顔立水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地缘 人缘 神缘 文缘 物缘 民族精神 两岸关系 同安县

    同安與台灣、澎湖的地緣、人緣、神緣、物緣、文緣關係十分密切。這裡的「同安一是指古同安而言。民國以前同安縣的行政區域包括現在的金門、廈門、集美及龍海市的角美等地。因此拙文闡述同安與台灣的關係,也包括今天這些地區在內。

  • 文章浅谈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趙士驤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伦理道德 国际局势 学者论述

    动乱,甚至引发战争而生灵涂炭。面临纷乱不已的今日世界,有些国家经常感受外来恐怖组织暴力攻击之威胁,有些国家,因内部政争不息而社会不安。我辈耆年老兵能有机会相叙一堂,探讨有关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问题既有意义,也感欣慰。二、弘扬中华文化文化是人类一点一滴累积发展而成,具有传统性、赓续性与综合性及创造性。因此优良的文化会经后人发扬光大而长存,不良的文化,终会自然消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累积发展而成,据一位学者硏究,概可汇分以下多种:政治、哲学、文学、科学、经济

  • 文章吳文化與儒家文化之關係——江蘇無錫市中國吳文化節和吳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5期  作者:湯恩佳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儒家文化 吴文化节 祭孔大典 和平回归 中华民族精神

    孔教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體,不僅僅是包括以孔孟爲首的歷代大儒的思想,而且涵蓋了中國歷史、漢語言文學、國畫、書法、戲曲、中華音樂、中華民俗、武術、中醫、民族工藝等諸多文化現象。河洛文化、齊魯文化、吳文化等中國的區域文化,則是將孔教儒家思想作爲主要的精神價値導向,將儒家的諸多文化現象與地區特點相結合而產生共得到發展的。這些區域文化是孔教儒家文化活生生的具體形態,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對這些區域文化的研究,弘楊區域文化,這也是弘揚孔教儒家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