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歌舞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編隋唐歌舞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藝萌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踏谣娘》 传统剧目 歌舞 史料考证

    妾本谈家女,掌上一明珠;七岁咏锌章,九岁作诗赋;十一弹箜篌,十三习歌舞;十五加笄年,嫁作苏家妇。伴唱 踏谣娘美来!踏谣娘苦(和来)!谈容娘 不嫌夫貌丑,不慕名与禄;伴唱(代吐心声)只求好夫妻,涤器且当垆。谈容娘 谁知妾命苦,伉俪不和睦。良人久不第,进取心已无。伴唱 踏谣娘美来!踏谣娘苦(和来)!谈容娘 嗜酒既成性,从此辍耕读。家中贫如洗,日月苦难度。伴唱(代吐心声)因典衣物事,常遭人轻侮。谈容娘 夫君非为怜,将悯反作恶。伴唱 踏谣娘美来!踏谣娘苦(和来

  • 文章編鐘樂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金戈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编钟乐舞 湖北省歌舞团

    来汉已经一周,参观了不少名胜古蹟。最难得的收获,是观赏湖北省歌舞团演出的编钟乐舞。我认为,应及早向海外同胞作简略的介绍,并谈谈我的感觉。应该从早简单谈一下:一九七八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里,出土了编钟一整套,共六十四件,另有楚惠王送给曾侯的钟一件,都是靑铜铸造的。出土时,完整地分三层恋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最大的一件钟,高一五三四。厘米,重二百零三公斤。全套编钟 都呈瓦形,共重三千五百余公斤。这一套古乐器,具有鲜明的楚国文化特色,音域之宽广,规模之宏伟

  • 文章林森同鄕春節團拜二月五日共話家常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林森县同乡会 春节 歌舞 摸彩方式

    券(用以对号领奖)入场。二、摸彩方式,为争取时间,仍照往年例,以对号换奖方式进行。除以一万元作为购买奖品预算外,并分函热心同鄕捐赠实物。三、奖助学金之颁奖,除仍照往例,奖学金得主于当场颁发外,今年拟再印就奖状,即助学金得主,亦一并发给奖状,以资纪念,奖状由名誉理事长及理事长具名,届时通知各同学参加领奖。四、至于余兴节目,除以摸彩为主外,以节省为原则,除大会之时间外,拟以四十分至一小时之时间,作为余兴,其节目不外电影(时事新闻,或生活敎育之影片为主)如以歌舞,辅以

  • 文章同安民间歌舞

    来源期刊:《同安》 第48期  作者:陳樹頂 洪文章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同安 民间歌舞 彩球舞 戏灯舞 表演形式

    一、彩球舞彩球舞又称「摃球」,源于闽南梨园戏中《郑元和与李亚仙》的一节。长安歌妓李亚仙与鸨母众歌女,为她所爱慕的应试举子郑元和助兴取乐的一个场面,后流向民间,成为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有对舞和群舞两种。对舞演员二人,一男一女,男的扮顽童,手持二米左右的籐棍,末端扎一彩球。女的扮彩旦及花旦。群舞演员六人,一男五女。男的扮顽童手持彩球,女的一扮球婆(彩旦)四人扮球女(花旦)。两舞均采用梨园戏的科步舞汇,表演时顽童挥舞彩球,摃打球婆、球女的头、肩、手、屁股、脚等

  • 文章許王龍玉虎鄉親令慈 阿招夫人六十歲壽誕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六十大寿 寿宴宾朋 歌舞祝寿 贺礼相送

    □晉江雜誌特派員任道遠報導□廈門許金聲鄕親夫人,美惠、美英、美燕、美麗、玉龍、玉虎令慈阿招鄕親,十一月三日欣逢六十壽誕,是日中午假南京東路彭園餐廳大宴親朋,親友前往道賀者有六百餘人,至爲熱閙,席間並有歌唱表演助興,另贈送每位賀客壽龜乙盒。

  • 文章基隆市業餘閩劇社慶祝成立十三週年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闽剧 歌舞 歌舞剧 戏剧节

    本刊讯】基隆市福州十邑同鄕会业余闽剧社,成立迄今已届十三周年。该社同仁为纪念一年一度社庆,特定于本月十五日擧行庆祝会,并改选干事会,全体社员均将出席参加。该社本年社庆,扩大擧行,除集会、聚餐外,还有余兴节目,如淸唱、短剧、歌舞、国乐演奏等均由社员担任。基隆闽剧社,于十三年前戏剧节正式成立,纯以业余组织,所有演职员都基于兴趣所趋,不特不取分文的报酬,还要负担社费。秉克难精神,不论编剧、导演、场面、后台工作都不假手于外人,若干的服装、布景、道具,也全是社员

  • 文章台北市中山區復華里舉行睦鄰互助聯歡會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5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建设桑梓 睦邻互助 复华公园 歌舞联欢

    □晉江雜誌特派員幼竺報導□台北市中山區復華里,是晉江雜誌社的所在地,位於南京東路三段和長春路之間,最近,商業區漸向東區發展,復華里地方,也相當的發達。去年,里長改選,敎育學士厦門鄭仁美鄕親受地方父老兄弟姊妹的愛戴,出任里長,即刻意爲桑梓建設,一方面積極向政府爭取鄰里公共設施,一方面經常訪問本里居民,聽取里民的意見,隨時向中山區公所及台北市政府反映,他是一位投入全力爲地方自治服務的好里長。復華里有一位好里長,也有一位很能幹而盡職負責的里幹事陳秀蓮小姐,互相...

  • 文章同安車鼓

    来源期刊:《同安》 第42期  作者:陳樹碩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文车鼓 武车鼓 民间歌舞 蒋大厚 黄写摇

    同安车鼓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间歌舞,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和时间先后,有文车鼓、武车鼓,演化车鼓和新车鼓各种类型,据新墟金柄黄章愿、黄写摇,澳头苏丙西,蒋大厚,潘涂林金星等老师傅口述,各有其起源:一、文车鼓:俗称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起源于古代新圩鄕,相传古时新圩有间夫妻豆腐店,质量好,价钱公道,生活过得不错。夫妻俩,白天卖豆腐,买原料,倒是很好过日,只是晚上要磨豆浆,经常磨到三更半夜,既辛苦又无聊。老夫妻夜夜围着石磨转,就边推磨边哼民歌,相互嬉戏对唱,取乐解闷

  • 文章云南歌舞风靡宝岛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馬崇寬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云南歌舞团 访问台湾 《阿诗玛》 台北市同乡会 民族歌舞

    更为国人赴大陆游览向往之地。尤其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全国五十二个中,就占了廿五个,共有一千二百余万人,为云南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各族人民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而且各民族都能歌善舞,在遇到传统民族节日,如泼水节、三月街、火把节、插花节、刀杆节等时,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表演鲜明地方色彩的舞蹈,使云南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所以这次盛大的「云南省歌舞团」一行八十五人,浩浩荡荡来台,演出各民族具有特色的舞蹈,以及

  • 文章花灯歌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雲耀宗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花灯歌舞 男扮女装 庆祝新年 歌词选辑

    花灯歌舞,曲调幽雅动听,舞姿美妙,词句情压韵,扣人心絃,因为农村风气保守,女孩子都不愿抛头露面,多由男扮女装演唱,是我云南人氏过旧历新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一种娱乐助兴节目。为庆祝新年快乐,一些古道热肠人士自动组织花灯歌舞班,名曰唱花灯,其班底人马幷不固定,凭个人专长、爱好,秋收后农闲时期于晚间,找一宽大场地施以练习演唱,配之以高跷,蚌壳舞、狮舞、龙灯舞,甚至国术武术之类民间艺术,全属业余性质,其经费来源大多来自大富人家乐捐,演唱期间对民间一介不取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