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活動報導)育達高職王校長廣亞邀宴大陸豫籍古琴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王广亚 造诣 古琴 文学

    祥霆副敎授,及中国音乐学院吴文光博士。一九八四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作为当代古琴演奏家,余青欣经常参加各项重要演出,有上百场,演奏的古琴名曲、新曲有几十首,她精湛的演奏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好评。她多次为台湾普音公司录制佛敎音乐及古琴协奏曲。余青欣在文学与艺术修养都有一定的造诣,并使之与古琴艺术融为一体。演奏风格细腻、委婉、抒情、生动、技巧娴熟。善于以深厚的情感赋予乐曲以深刻的内涵,听众可以从中领悟到美的眞谛。

  • 文章文学史辩宗论《中国文学史与宗教论集》代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文学史 辩宗论 儒学 理学

    编者按:张乘健先生系我温籍学者,治学态度严谨,论题广涉文、史、哲各领域。此书为张乘健论文集之文学卷,出版时易名为《古代文学与宗教论集》。该文虽为此书之序言,实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之论纲,自有其独立之学术价值。

  • 文章温州民间文学的瑰宝——唱词《南游传》初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民间文学 唱词 《南游传》

    化为三女子云云。皆与今俗说夫灵蹟相符,则是神为靖姑无疑。以上所引,至多也只能说是这个故事的原始框架,或者说是后人对于历史的假借与依托,这也是中国神话或民间传说的一个重要特征。经过历代民间唱词艺人不断的丰富,加工与创造,这才形成现有的规模。由于故事在演进的过程中明显地注入了宗教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道教文学倾向,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沿着道教历史的某些演变轨迹来推论它的诞生年代。从整个故事的总体基调上看,崇道抑释的观点较明显,而从道教的派别上看,法通祖传茅山法[3]收

  • 文章福州究竟有沒有人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祝傳鉞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林则徐 辛亥革命 文学 郑孝胥

    系福建共产党魁,意图不轨,夺取福州民众组织,时黄公任省府委员,方公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策动福州忠实年靑党员,召开**大会,驱逐江董琴,实为全国淸党之先。林故主席森,公忠体国,久任国府主席,不■党营私,不争权夺利,最难能的,配合军事当局,和衷共济,使全国统一,抗战胜利,谁说林故主席不与有功呢!还有文学方面,严复先生最早译著有一名学论」、「天演论」■书,林纾先生最早译成外国小说,达数数百篇之多,吴曾祺先生曾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巨著,其余陈衍先生的诗文,郑孝胥

  • 文章川康渝文学研究会成立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1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川康渝文学研究会 会员名单 川康渝文学研究会章程 组织类别 文学研究会任务

    总干事。本会章程计十九条如次:川康渝文学研究会章程(七十年十月四日成立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川康渝文学研究会,属于川康渝同鄕会,以川康渝文物馆为推行单位。第二条:本会之宗旨如左:1为响应政府文化建设号召并以发扬我国固有文化曁鄕邦文化及连络鄕谊。2研讨交换文学创作,理论与知识。3共同发展文学的时代性与创造性。第三条:本会设于台北市,川康渝同鄕会内。(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卄七巷十七号五楼。)第二章 任务第四条:本会之任务如左:一、研究文学理论。二、发展

  • 文章臘梅和牡丹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馬琳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文学寓言 儿童文学 作文选刊 腊梅 牡丹

    鄢陵實驗小學五⑶ 馬琳春天來了,臘梅和牡丹來到庭院裡,它們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在陽光照射下,茁壯成長。仲春,牡丹開出了鮮艶的花,遊人似海,人人贊譽牡丹嬌媚貨貴,稱它花中之王。牡丹聽后,掩口而笑,無意中發現臘梅在一旁,葉小如卵,就生氣地說:「臘梅,你別在我旁邊了,離開我吧!」臘梅莫名其妙地說:「爲什麼呢?」牡丹說:「你看我們百花爭艶,和我們在一起,別人看見會瞧不起你的。」臘梅說:「我現在沒有開花,到了冬天,我也會開出美麗、清香撲鼻的花。」牡丹生氣地說:「別說...

  • 文章「花都」文壇話芳芬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鄢陵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谚语 戏曲作品 小说路口

    鄢陵县文化事业源远流长,先民们在劳动之余,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歌谣、故事、传说、谚语等,更有文人骚客自由结杜、诗歌唱和、著书立说、刊印收藏。鄢陵文坛上虽无遐迩闻名的巨掣大家,但众多的业余文学作者遍布城鄕,他们生活工作在第一线,感情充沛,创作欲旺盛,作品鄕土气息浓郁,表现出淳厚的黄泛区风土人情,像不知名的芳草野花,芬芳四溢。一、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采录是民间文艺学的基础,也是进行理论硏究的前提,它是我国当前波澜壮阔的民间文学运动的洪流之源

  • 文章高拜石的「古春風樓瑣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古春风楼琐记》 高拜石 文学创作

    社会背景,或作游侠,或作义士,或毁家纾难,或慷慨捐躯;或为奸佞,或为邪恶,或谀谄苟且,或助纣为虐。其月旦之间,深有分寸,为后人树立了无数忠勇爱国的形象,亦为国人提供了无数的反面敎材。由于本书蒐罗之极为丰富,不仅取舍有当,且褒贬甚严,在轻松悠闲的笔墨中,却能显现他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正史和传记以外的珍贵素材,诚是现代鲜见的一本笔记文学钜构。当为我国史馆及大英帝国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曁世界各大图书机构所典藏。本书全集分二十册,都六百余万言,现由新生报社再版

  • 文章江心佛國·詩之殿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金陵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江心寺 楹联匾额 中国古典文学

    净土。染净分别,轮转因缘。枸净遣染,染尽净亡,净亡轮缘,自在现前。云何更问在此在彼,补陀阿弥陀。这副佛偈恐怕只有深谙佛理的人才能看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从先秦乐府、两汉歌赋、唐宋新词、元代散曲、明代话本到清代楹联,一直绵延不断。江心寺大殿的真谛妙语闪烁著中国文言骈文最后的辉煌。它被铭刻在建筑的柱石上,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中。

  • 文章楊玉環與開天史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杨玉环 话剧 文学作品

    内容提要全书分剧本《杨玉环》与论文《开天史考论》两部份,合计约十五万字。《杨玉环》,话剧。作者参酌古往今来大量的关于“杨贵妃”题材的文学作品,费十年工夫撰写这一剧本。剧本和以往及当代大量的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点在于;它揭示了历史的隐藏的秘密,杨玉环一女子之遭遇竟关系于中国历史之兴衰,中国历史上迷惑千古的马嵬坡兵变的背后有极复杂的背景。特别独特的是,剧本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阿洛克辛(Aroxem汉名安禄山)这是一个亟欲支配命运而终于被命运愚弄的人物。某

共79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