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工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虎中郭而康老師楹聯佳作選入曲阜儒家聖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郭而康 楹联佳作 曲阜图书馆 文化工程

    山东曲阜市政府及中国楹联学会联合创建「中国楹联第一城—曲阜」的历史性文化工程,为纪念孔子二五五〇周年诞辰,塑造名城的特色形象,在三十多家新闻媒体发布征联启事,向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征联,这是中国史上最大一次文化活动,北京征联办公室收到三万八千余对征联,经专家学者分五关层层审定,选中佳作二五五〇列,虎中郭而康老师投征六联被选中五联,成为此次征联入选最多作者之一,孔门弄墨,圣地垂名,诚为我大埔人之荣耀!据悉,所有入选楹联已聘请全国二五五〇位书法家书写,精工制作

  • 文章懷念姚美良先生 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劉錦雲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姚美良 追怀公祭 家乡公益 文化工程 侨乡贡献

    我的一万元是等于富翁们的一亿元,但我同时也身体力行的参与振兴中华的行列,也不是出了钱就完事……。姚美良先生先生以上的话句句是实言。读著读著,我仿佛看到那颗怦怦跳动的赤子之心,他的爱国心是老一代华侨呕心沥血培养造就出来的,他是中华的优秀儿女也是华侨华人的好儿子。作为一个年青华侨,他的中国情结已远远超过了我们寻常的人。姚美良先生先生常常思考的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兴亡。他不光这样想这样说,他也是努力这样去做的。英年早逝 侨界巨痛十年来,他做了十大文化工程,其中不少

  • 文章群英譜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鍾志成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五华希望工程 捐赠名单 文化教育

    年初,本会在团拜餐会时,临时提议筹募「五华希望工程」。当时,只是作一种尝试,想借此激励五华老家的青年奋发求学,将来学有所成,好服务社会、乡梓。当时,有部份同乡立刻解囊捐献,而谢发源乡长捐了伍万元,不久又送来壹拾伍万元,共贰拾万元,令乡亲们非常感动,也陆续加捐,如今已超过百万大关,这种热心乡梓的义举,深令人感动。本会特以「惠我菁莪」银牌赠予谢发源乡长,以答谢他的热诚捐献。吴伟英乡长,是一位资深的同乡会理事,在草创期间,就热心会务,经常参与同乡各种活动

  • 文章沭城將籌建中級職校 歡迎海內外人士投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经济文化交流 沭阳中级职业学校 工程款筹集

    我大陆于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后,经济文化固步自封,闭关长达三十年。迨至一九七九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继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以致全国工商企业蓬勃发展,国际各种企业进军大陆,北京政府发出「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工厂」之豪语。惟苏北海属地区,交通不便,农业人口过多,造成经济文化落后,百姓生活淸苦。沭阳父老及有识之士,有鉴及此,为培植后进,造就人才,贡献于社会,现正筹设「中级职业学校」一所,位于沭城二环南路,占地三十五亩,预计先行筹集第一期工程款人民币三百万

  • 文章地方報導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地方报道 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 馆名馆址 建馆宗旨 人文馆陈列 二期工程 文化一条街

    恢复压豆、蒸饼、油炸等传统工具。第六部分交通运输业:复原各种传统的船只、车辆、蓑衣、斗蓬、锁边大口袋和裢头等。第七部分脱粒粉碎加工业:这一部分实物较多,石磙又名碌碡、联械、旱磨、箩柜、水推子、拐磨、手摇、碓、杵臼等。这第二期工程,我们已着手搜集实物好几百件,其中棉纺织业的系统已经收集完毕,但实际上很困难,「有鸟无窝」尙须在「东亚旅社」的西边再征一块地,建筑如同东亚旅社同等大小的一个空间,现在征地就很困难了,还要在地上盖展厅就更困难了,没有热爱家乡文化的乡亲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