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收藏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高僧林木陳道忞禪師手繪之羅漢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3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释道忞 罗汉像 流传及收藏 考证

    黄龙峰下,立塔崇奉。生平著作有布水台集,诗文集,年谱,语录及北游集等著述行世。(乙)罗汉像之流传及收藏经过林木陈公深究禅理,尤精书法绘事,故鄕磐湖庵残存罗汉像册页九幅,相传为林公生前手绘,亲赠磐湖庵寺僧供奉者,经考古专家鉴定纸质墨光,佛像彩色,证为明末淸初之作品无疑。迄今已三百余年矣。盖当年林公与归隐磐湖庵先贤罗万杰黄一渊诸人,为方外之交,诗文之友,『磐湖庵』三字堂匾,即为木陈公所书,悬挂殿门,金光灿烂,颜体正楷,雄浑遒劲,书法之美、人人赞赏。林公在故鄕遗留

  • 文章杨甘霖的扑克收藏情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杨甘霖 扑克牌 收藏 历史发展

    爱情;草花(梅)是三叶草,象征幸运;方块(角)是金刚石,象征财富。我国的扑克收藏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提高,扑克牌的设计制造种类不断丰富,而牌面则主要是以绘面和摄影为主题材非常广泛。八十年代绘画艺术运用于创作扑克达到高峰。九十年代则以摄影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扑克的形式亦打破常规,出现了圆、扁、方、菱形、梭形、腰形、扇形、三角、六边形等。制作扑克的材料,更不局限于纸品,出现了竹、木、塑料、金属、瓷等。如此丰富多彩的扑克品种,使之产生了一批

  • 文章陳邦仁與百鎖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7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陈邦仁 百锁斋 民间收藏

    陈邦仁,江苏阜宁人,十八岁进上海市公安局工作,忠于职守,多次被评为公安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积功升至一级警督。业余酷爱民间收藏,藏有古铜器千余件,分古锁、印章、墨水匣、镇纸、古权、帐钩、鞋拔、画眉哨子等十多类,人称「古锁王」。藏品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秦皇岛等地展出,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曾播放了《陈邦仁古铜器收藏》专题片,收藏文章多次在中央和各地报刊上发表。主要书斋号有:下海轩、锁钥书屋、百锁斋、仰俯楼、天乐洞等。

  • 文章一個秦腔愛好者的甘苦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陳紹淳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秦腔 录音带收藏 戏集套装 翻译戏辞

    我在幼年時即愛看秦腔,常跟上村裏的大人們跑到一、二十里外去看戲,有一天晚上,戲散了,一轉身,我村的人都不見了,無奈只有跟著鄰村的人走。鄰村的人見我太小當時我只有八、九歲,晚上城壕裏不時有狼出現,他們叫我天明再回家,我怕家裏人擔心,執意要獨自回家,此後村裏人都說「這娃是個孽膽」。曾記得在縣中上學時,每天晚上翻牆去「仁德社」(俗名任老六戲院)看戲,散戲後,校長經常在校園逮看戲的,校長人矮又有深度近視,沒有我跑的快,老是勞而無功。後來不知那位仁兄給校長出了個餿...

  • 文章李士椿艺术瓷瓶收藏展纪实(活动看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潘振廷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李士椿 艺术瓷瓶收藏 藏品介绍 同乡动态

    我们灌云李士椿鄕长,于今(九十二)年九月十三日至二十 四日,假国民党中央党部五楼博爱画廊,举办「李士椿艺术瓷瓶收藏展」,展出珍品共三百多件,都是李鄕长从来台五十余年收集之数百件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稀世之宝,概分为大哉中华、永怀领袖、飞龙在天、春满大地、异国风情等二十二个主题,分陈于美仑美奂的玻璃柜中,供观众欣赏,眞是琳瑯满目,美不胜收。这次展品最大特色,除领袖威武立姿外,其余各式各样,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多角的,有扁平的,有葫芦形的,有飞马

  • 文章鄉親黎本真展出珍藏品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古文物收藏家黎本真 《兰亭画》 收集古文物 欧洲人收藏 台北新公园省立博物馆

    侨居德国古文物收藏家黎本眞伉俪侨居西德廿余年的古文物收藏家鄕亲黎本眞,应省立博物馆之邀请,在该馆展出其收藏之珍品宋元明淸文物百余件,除名书画外,尙有景泰蓝、象牙雕刻品、宋代大观龙泉炉、明龙泉剑、淸代乾隆三口葫芦瓶及象牙刻扇、卡片盒——等。其中以明朝名画家仇英的「兰亭画」一幅最引人瞩目,该幅古画长六丈余,系当年仇英依王羲之的「兰亭序」文意构画而成,笔画细腻逼眞,堪称我国「艺术之寳」。黎本眞长汀任屋岗人,毕业于台大历史系,曾任职于德国汉堡大学,整理图书史籍

  • 文章渡海三家 張大千 溥心畬 黃君璧八十二年曾在歷史博物館展出典藏作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渡海三家收藏展 笔墨画作 台湾艺谭

    民国八十二年初,「渡海三家收藏展」曾在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举行,十分轰动。馆长陈康顺在展出序文中介绍展出之意义时说,「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三位艺术家,分别来自四川、北京及广东。三者生活、绘画风格回异,卓然各成一家:张氏以泼墨风格独步画坛,纵横捭阖,气象万千;溥氏儒雅温文,独好方笔转折之北派趣味,淸逸超尘;黄氏沈稳厚实,最擅云烟巨瀑,豪迈雄健。「三位大师共同经历了廿世纪中国最动荡的时期,面对西潮的冲击与新旧价値的争辩。在一九四九年的国际巨变后,陆续离开

  • 文章伯英先生保存歷史文物創設千唐誌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文物收藏 金石书画 千唐志斋

    收藏唐代志石为主,也藏有其他朝代的志石,碑帖和一些历代名家的书画石刻,如南朝刘宋时代书法家王弘的行草、宋代米芾的行书、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碑帖、明代董其昌的行草横披、淸代王锋的狂草条幅、韩东篱所书的行草四扇屛竹,和淸代光緖年间的引见官王纯谦以手指所画并题咏的兰草等。所以单从书艺的角度来看,可以称得起是一个小型的「书艺博览馆」。在这个「书艺博览馆」里,唐人书法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这不但可以看到唐代书法演变的轨迹,而且还可以看到各种书法流派的特征。无论是初唐、盛唐

  • 文章松江成立文物收藏协会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9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文物收藏 成立协会 《云门集藏》 同乡动态

    收藏本是人类历史的一项重要发明,自古以来,古人就已知道为了生存,粮食要收藏,所谓秋收冬藏,书册要收藏,绵延传统文化,文物要收藏,可以培养生活情趣,自娱娱人。根据联合国文敎组织的统计,如今全世界各类收藏爱好者已达三亿余人,全球收藏物品多达一千多种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考古学者发现早在一万五千年前,山洞人就有收藏鱼骨的癖好,我国古时,收藏分为皇家、寺院和民间三大体系,收藏极为丰富。近年来,大陆人民生活已有普遍提高,社会安定,因此各项艺术文化的活动也

  • 文章王撫洲先生生前珍藏金石印璽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王抚洲 金石玉玺 文物收藏 文物鉴赏 文物名录

    立法委員王化民女士,爲紀念總統蔣公逝世一週年實踐「復興民族文化」遺訓,特將其先夫前經濟部長國民大會代表本社主任委員兼發行人王撫洲先生積數十年珍藏之名貴金石印璽及文物等一一八件,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永久珍藏。該項物品,曾於六十七年四月四日在國家畫廊,擧行受贈儀式。茲値王先生逝世週年,特將其捐贈物品類別及名稱在本刋公佈,以誌永恒紀念。 編者附識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