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建学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花開花落返鄕時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返乡探亲 捐建学校

    當東方的太陽從山間昇起,農村的生活正是一天忙碌的開始,在交通不便封閉的五華西林村,雖然是那麼的貧窮,但大家沒有過高的慾望,精神上還覺得快樂!自西洋文化入侵我國後,才發覺自己的貧窮與落後,有些人要出外經商,有些人要遠渡南洋,這些飄泊異鄉的鄉親,多數均能保持客家精神,刻苦耐勞,全力打拼,故回國後都有相當之成就,令人羨慕!但也有出外飄泊一生,回來後仍是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小時候我家有一位長工名叫李新友,他與我說,他年輕時即離開家鄉到南洋去打拼,確實賺了很多錢,...

  • 文章葉故理事進財後人捐建上海最大寄宿制中學落成

    来源期刊:《浦東》 第85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进才中学 落成典礼 叶进财 造福桑梓 捐建学校

    本會葉故理事進才鄉長幼年失學,時感在生意上吃虧上當,殊深痛苦,乃有「如果將來事業有成,一定要在桑梓興學育才,啓迪後進,盡其棉力」之宏願,惜英年早殞,賚志而歿,此項宏望深記在其後人腦海,當他事業發達時,常念「先嚴遠志,得能實現,於願足矣」。然海峽兩岸長期阻隔,力所未逮,未兗如願。自政府開放兩岸交流,立即委請專人前往其家鄉探詢,並兩度指派專家實地考察評估,遂達成其先父的遺願,爰於八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奠基,並命名為「進才中學」,兼具紀念先人及培育桑梓英才之深意...

  • 文章重韶學院竣工開學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重韶学院 两岸开放政策 捐建学校 教育事业

    新建 周仲超一、抗戰離家的一個夢想學校是人才的搖籃,人才是榮枯的根本,君不見沿海各省爲何昌盛?原因就在人才輩出,其人才由何而生?厥在學校林立,教育發達,是故無論兩岸黨政軍領導人物,乃至工商鉅子滿佈於朝可以具見。想當年彼岸二萬五千里長征,前往犧牲的無數江西兵,未能換得一個元帥。此岸方天主贛之時,採「一甲一兵、一縣一團」強征江西十多萬人守金馬台澎的江西兵,也未換得今朝一個部長。死者已矣,生者孤零,言念及此,情何以堪?回想江西在宋明兩朝,亦曾稱盛一時,其時書院...

  • 文章情繫家鄉花開故土 熱愛梓里遊子赤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朱尚威 上磜小学 捐建学校 家乡教育 幼儿教育

    新建上磜小學朱尚威先生情繫家鄉,捐建上磜小學一所及其全部教學設備,另加建慈恩樓一棟,造福梓里,令人感佩。古城幼兒園設備完善羅紹新、羅南健、羅偉青三先生,心愛梓里,在湖寮古城捐建幼兒園,設備完善,二百多個幼兒們活潑快樂,接受現代化幼童教育。

  • 文章田家炳先生的希望工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何堯載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事略 教育建设 希望工程 捐建学校

    田家炳先生玉照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常常在報刊或畫冊上看到一些報導台灣進步情形的宣傳品,將台灣形容為民主自由的海上燈塔,光芒四射,不但照耀著黎明前四週的海洋,同時也照亮了整個中國大陸。如今,我們的老家大埔,也有了一座燈塔,它發出的光芒,照亮了全中國千千萬萬莘莘學子的希望。這座燈塔的主人不是別人,他正是我們台北市大埔同鄉會的榮譽理事長田家炳先生。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曰,有來自全中國大陸十所大學和中學的書記、校長、副校長、教授、和該校所在地政府的教育主管官員,包括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