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墓共返回5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家的姊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2期  作者:梅自芳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回乡 扫墓 徐维芬 徐维雄

    于民国七十一年台湾省北区六县市孝悌楷模大会上获表为孝悌楷模。维雄先生在省立桃园武陵高级中学服务,为人诚恳,乐善助人,尤重家庭教育,于八十年当选模范父亲,八十一年获模范征属,两度接受省府表扬,以其育子有成,允文允武,皆大专院校毕业。妻曲秀贞女士相夫教子,是一位好妈妈。在米珠薪桂的二十几年前,以公务员微薄薪津收入,供给七子上学,其辛劳艰难,想像得知,曲女士克劝克俭,任劳任怨,诚値得人敬佩。探亲开放以后,其姊弟相偕回乡扫墓,照顾诸弟妹,维雄先生为了修墓,为了修理

  • 文章二次回乡探亲扫墓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梁俊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扫墓 清明 回乡 探亲

    一重臨杜橋還是我,每逢佳節倍思親。南苑桃李北院杏,花開花落又一春。二英雄莫論當年勇,海市蜃樓化青雲。日正中天能有幾,不獨經過一家門。三人生在世貴兩全,蒼天父母是泉源。立碑銘誌史有記,慎終追遠永相傳。四清明雖過天猶寒,柳蔭麥浪綠無邊。碑前尚留遊子淚,杜鵑聲啼攪人眠。五去年這時在家中,未聞布穀叫一聲。初夏黃鸝何處去,悅耳晨歌未得聽。六拂曉冒露採菜忙,滿籃金針黃花香。偶爾驚起蟬飛去,臨風高歌聲宏亮。七南國風光陶人醉,塞外冰雪不知寒。夜半客來茶當酒,升火取暖勝半...

  • 文章重聚·探亲·故居·扫墓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靜琴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探亲 故居 扫墓 诗词

    重聚雁聋四散各西东,圆缺阴晴自古同。柳浪闻莺歌团聚,相看七个白头翁。探亲望断云天四十载,堪庆罗湖桥已开.相逢均是他乡客,驻杖夕阳忆少年.故居池枯柳败草青,小楼无复请书声.唯有溶溶坝桥月,曾照居易轩中人。扫墓别时容易见时难,乌哺无年空自怅。海角天涯泪己尽,且登柿岭献心香。

  • 文章久夢成眞(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如初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湖南 探亲 扫墓 旅游

    大陆探亲、扫墓、旅游琐记四、救命的泥鳅也抢走了:我的父亲鹤陶公、母亲傅太夫人,都是安份守己,非常善良,而且处处帮助他人的大好人,鄕里莫不称贤。惟自大陆沦陷后,因被共产暴政指列为「反革命家属」,贬为「黑五类」后,不但在在遭到歧视、侮辱、虐待,而且根本不配粮食。每当饥饿不堪之际,儿女辈偶尔设法弄到任何一点可以充饥的食物,暗地送给他们时,多被监视的人没收。有一天,一位生怕人家看见的好心人,很秘密的送我父亲一条幷不很大的泥鳅,在那种饿得发慌的情况下,亦视同救命恩

  • 文章返鄕扫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9期  作者:陳譜  出版时间:1990-07-20
    关键字: 扫墓 厅堂 公墓 传统

    祖先的墳墓早被掘毀,祇得在想像中大約的所在,焚香點燭,含悲忍淚向空中叩拜一番了。

  • 文章返乡扫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扫墓 杂记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晨,約同杭州俠仙二哥嫂,一行四對夫婦,由杭州出發,在臥車上經過了一夜兩天,抵達徐州時,已經又是夜晩了。姪女君芳夫婦在車站月臺上等候,他們只認識俠仙二哥嫂,經一一介紹後,始親切地寒喧起來,當晩下榻宏達賓館。次日搭乘小型客車(麵包車),直駛家鄕蕭縣。初春的淮北地方,還有點兒寒風料峭,午後多雲的蒼穹,不時飛過三、五隻在臺灣難得一見的烏鴉。我們的旅行車,奔馳在兩旁種著白楊樹的國防大道上,心中眞的體會到了「近鄕情怯」的滋味,似欣喜也有些兒悲涼...

  • 文章一次回乡探亲扫墓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梁俊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扫墓 回乡 探亲 亲人

    一五十五年一轉眼,白駒過隙似箭穿。自古戰場鳥獸懼,幾家出征幾人還。二車到門前家不知,親人相見不相識。恍然甦醒離別夢,雙臂擁抱淚滿衣。三十畝庭院半是苔,石榴花謝未曾開。敢問植花人歸處,前度花郎今又來。四草爲屋蓋土爲墻,破門殘窗無遮擋。東風雨打門裡甕,雪花侵襲枕和床。五前人蓋屋後人住,破爛傾頹不知年。令將舊址重改建,換用新瓦和石磚。六撫今追昔憶往年,兒童繞膝戲燈前。南風吹得柳飛絮,地中麥黃杏更甜。七探親本是喜慶事,實際情形差距遠。青年不知情和義,兩鬢斑白也木...

  • 文章探亲扫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探亲 扫墓 人物感怀

    还鄕离鄕忽忽四十年,亲朋友好不共天,花开花落知多少,恰似云烟过眼般。扫墓㈠音信不通已负亲,堂前未奉更违伦,罪深不孝千夫指,儿是终天抱恨人。扫墓㈡倚门整天望儿归,眼花心烦气已微,今日儿归不见母,天昏地暗无尽泣,扫墓㈢遥天泪眼唤爹娘,浪迹孩儿返家鄕,一坯黄土埋遗恨,墓门追忆空怀想。晤亲友儿时景物已全非,亲情音容恨久违,相见姓名多难忆,恍如隔世忽来归。惜别时泪眼难舍故鄕情,满怀离愁伴我行,暂短聚晤解离恨,回程悲痛未减轻。

  • 文章清明扫墓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诗词 书法 清明 扫墓

    注:方鼎锐:《清明扫墓》)方鼎锐是清朝同治年间温处兵备道仪征,辑有《温州竹枝词》百首。《清明扫墓》就是其中一首。清明扫墓是古今盛行的民俗。早在战国时代已有『墓祭』活动。《孟子》中有『东郭墦间之祭者』的记载。秦汉时称为『上陵』,帝王要在寒食节祭先代陵寝,民间祭扫祖坟。此后相沿成俗,至今盛行不衰。唐宋时,扫墓叫作『上冢』、『上墓』,《新唐书》载:『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轻无文,近代相传,■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可见当时朝廷还规定清明扫墓。白居易

  • 文章二三扫墓有感——建议改善安置骨灰匣之神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0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扫墓 公墓 传统习俗 骨灰安置

    同鄕会公墓建设完成后,即定每年四月廿三日(无锡陷匪之日)前往扫墓祭祀,一方面扫墓及遥祭大陆祖先,愼终追远,一方面不忘家鄕陷匪,益坚反共决心,用意良深;扫墓完毕后,并集体旅游名胜,藉增同鄕联谊与团结精神,眞可说是一举三得。可是,笔者于六十八年起,参加扫墓,连续三年以来,对公墓之设施,甚表赞佩,但感触亦复不少,每欲建议,自觉人微言轻,不敢启齿,惟终以骨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我无锡公墓之建设,丰碑华碣,牌楼高耸,凉亭广道,花木扶疏,具有园林之胜,也可算辉煌

共55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