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幽默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稚暉的篆字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陳伯莊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吴稚晖 篆体字 写字秘密 为人幽默

    说到稚老的字,人人都知道他写得一手好篆。一生以大同主义为终极理想;同时高擧科学化的大旗的吴稚老,而且极力主张抛掉线装书,和极力提倡过注音字母的吴稚老,何以又常常和别人写封建时代的篆体字呢?这,也有一个幽默的秘密。民十七八年时候,张静江先生主持中央的建设委员会;张先生和稚老都住在会里。静江先生的书法,浩瀚淋漓,雄伟俊逸,他端的是当代一大书家。人们常常送佳纸来求张法书。吴老既为张老的至友上宾,这些求张书的人们,自然会同时备纸请求吴书的。吴想:拒之则不尽人情

  • 文章于右任的「幽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于右任 幽默趣事 书法作品

    黨國元老于右任,從小練習毛筆字,始終不輟。其書法雄奇,中外馳名。到了晚年,成爲大書法家之後,仍將書齋命名爲「老學齋」,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此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由於于右任擅長書法,有一次,某名流請他吃飯,在酒足飯飽後,請他賜墨寶,他欣然答應,當場揮毫。可能因有點酒醉,竟寫了「不可隨處小便」六個字,主人看了啼笑皆非,但又礙於情面不便點破。次日,等于右任酒醒後,該名流拿那六個字給他看。他看了看,想了想,拿把剪刀把那六個字剪下來,重新排列爲「小處不...

  • 文章川劇的起源發展和特色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羅才榮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开锣戏 滚楼 唱词念白 帮腔 幽默讽刺

    夜色哀,明月如水浸楼台,透出了凄风一派。」又如:「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到晓来辗转书窗外,纸儿笔儿墨儿砚儿,件件般般,都是郎君在,泪洒空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见一书来。」再如:「你看他,绿窗灯火照楼台,那还记凄风苦雨,卧倒长街。」其词藻的典雅玫丽,其情节的哀感顽艳,其音韵的优美悦耳;洵为我国戏曲文学的¬■寳。至于较为俚俗的川剧为:「王大娘补缸」,「揹娃赶会」,「裁缝偷布」等,则是幽默讽刺,笑谵诙谐兼而有之。这类戏川,成了市井川民年节庙会的「开心菓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