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教育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一、抗戰前培養中等敎育師資的學校廣西僻處西南邊疆,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甚便利,人口遠較鄰省廣東湖南爲少,山多、地瘠而產業不發達,在民國初年以前,敎育文化方面亦不免相當落後,由清末至民十三,高等敎育機構,只有廣西優級師範選科學堂、廣西高等學堂、和省立法政專科學校,而供給中等敎育師資的,除省立優級師範外,則爲兩廣優級師範學堂(設在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亦設立在廣州)、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由廣西省政府委托代辦的「廣西特班」,當時全國內共有六間高等師範學校,...

  • 文章長汀師範建校80週年慶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校友代表 欢聚一堂 闽西师范教育第一页 教育事业发展 闽西盛开的山茶花

    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师范学校,一九一九年创办的公立汀州师范掀开了闽西师范教育的第一页,一九二八年在长汀新桥创建了省立长汀鄕村师范,一九四一年,为了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事业,在陈嘉庚先生的倡导下,创办了国立第一侨民师范,一九四五年春,侨师外迁,省立连城师范迁入侨师旧址,更名为省立长汀师范学校,八十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优异的成绩享誉八闽,校友中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及优秀教师遍布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长汀师范跃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 文章北有曉莊 南有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行知纪念馆 百侯中学 乡村教育改革 艺友制师范教育 民众教育

    内外讲课、会话、交谈一律用「国语」(普通话),忌用客家方言讲话,这一首创得到师生乃至农民、家长欢迎,学校—社会上说国语蔚然成风,当时,侯南中心小学毕业生,素质高,历年报考中学录取者为全县各小学之冠,名声大振。艺友制师范教育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春,为改革乡村教育,百侯中学特开办艺友制师范班,培训小学师资。招收来自四省八个县的三十八位贫困生和小学教师,一律免费,还提供食宿,每月还发少量零用费。教学坚持「教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