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山歌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稀大師樂做山歌傳承人—丘玉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黃佩貞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文化传承 余耀南

    梅潭流水似弹琴,弹出老干好声音,年逾古稀余人师,培养新人最悉心;旨在繁荣山籁音,编唱亮演样样精,不遗余力传帮带,山歌『绝活』沁徙心。众徒参赛获奖金,此刻大师最高兴。德艺双馨传百代,乐做山歌传承人」这是一位老妇侨赞梅州市山歌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余耀南的一首顺口溜,也是余耀南培养山歌新秀的真实写照。今年74岁的余耀南,是大埔县青溪镇长丰村人,中共党员。自幼酷爱山歌。20岁的时候拜客家山歌大王张照英为师,后苦学成才,从艺60多年,能写会唱能

  • 文章梅县地区客家山歌初探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李勤科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客家源流 客家习俗 旋律节拍

    故亲切,谁知亲切反伤梨(离)。」反映爱情的题材总的可分为:引歌、爱慕、恋歌、相思、劝慰、嘱咐、拒爱、怨情等类别。爱情题材占整个山歌中十之八九,眞可谓美不胜收。山歌歌词结构,一般是七言四句,四句一节,歌词中一二四句押韵(或二三四句都押韵),它和五句板的歌词结构基本相似,只是五句板多一句,为七言五句。山歌语言与五句板同是矢口而出比较通俗,不像庙堂里佛曲中的歌那样「文皱皱」的。2客家山歌的曲调风格㈠调式:梅县地区的山歌调式主要是羽调式,其次是征调式。由于各地语言

  • 文章廖善信藝術簡歷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3期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廖善信 人物简介 绘画生涯 客家山歌

    注:廖善信)廖善信,男,出生于梅州五华梅林。自幼喜好画画,受伯父廖子梅先生影响,7岁开始习画,于1993进入五华美术中专学校,师从美术教育家廖子梅校长,专业美术兼修书法与文学。1997年进入岭南美术学院师从周大集教授、谭大卫教授研习油画。擅长人物肖像写生及创作。2006年,创建《客家即兴山歌诗》群(群号15062716),传承发扬客家文化瑰宝。群员60多人,年产近千首山歌、诗词、顺口溜,使客家山歌在青年群体、打工一族中有了更广泛的普及和更大的影响力

  • 文章劉三妹小檔案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周星帆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刘三姐 人物故事 客家山歌 乡野趣闻

    话说刘三妹系出生于梅县松口镇,年方18岁,生得像一朵花,笑起来人更美,许多人都喜欢她,可是她没有看上谁,如果你要追三妹,欢迎你来追,要追先排队,不管你是谁。刘三妹不仅人长得美丽,口才伶俐,超群出众,无人可比,唱起客家山歌来,更是超人一等。据说有许多热情年青男子,爱慕她的才华,有一天早晨,有一位青年特别从上山撑船,来到松口河唇边,看见一大堆女孩子,正在那里洗衫,年青人大声叫道:喂!喂!你那里头有没有叫刘三妹的女子,话还没有说完,刘三妹站起来道:你找他做什么

  • 文章山歌好唱口難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山歌内容

    老人听到添福寿,后生听到赚大钱。三.梅花开来满山岗,愈寒愈泠花愈香,国花能耐寒霜雪,中华儿女当自强。民国七十七年十月廿一日至廿三日世界客属第九次恳亲大会在旧金山举行,梅县客家山歌团参加表演深得好评,梅县县长卢平珍女士亦上台唱山歌,林保仁理事长则唱山歌仔一曲:今日来到三藩市,看到鄕亲心真开,一求鄕亲要赚钱,二求鄕亲要平安。

  • 文章兩岸山歌同歡唱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葉振祥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访台联谊 同乡活动

    「兩岸山歌同歡唱」作者葉振祥先生係廣東省梅縣人,民國十四年出生,民國三十五年畢業於廣東省立梅州中學,曾在國立中山大學、廣西大學就讀。三十七年來台,考入台灣省立行政專校甲種計政科,畢業後學校改制,即返校補修,於四十七年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會計統計系首屆畢業。歷任台灣省氣象局統計主任、交通部統計處科長、秘書室簡任秘書等職,五十七年孫院長運璿擔任交通部長推動國家十大建設,即負編撰「當前交通展望」講義,及製作中英文交通業務簡報,隨同部長前往三軍大學、革命實踐研...

  • 文章客家山歌唱不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劉還月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不少,往往成为地方佳话。台湾光复以后,对山唱情歌的情况渐渐少了,但山歌在客家人的心目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除了在休闲时间,邀集三五老友对唱一番之外,许多鄕鎭每年还办有山歌大会,一方面让有兴趣的人唱个过瘾,一方面也可连络感情,而每年擧办的时间各地都不同,大都在年后至三月间,其中尤以竹东地区的山歌大赛最为引人,每年都吸引近万人前往参观。竹东地区的山歌大赛,每年都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客家人所谓的「天仓日」擧办,只要会唱客家山歌的人,无论什么地方人,无论年纪大小

  • 文章大埔歌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鐘瓏菲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汉乐汉剧 客家山歌 民俗文化 精神寄托

    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未曾谋面的美丽大埔成为我心中割舍不下的一处奇境,几番梦回,未能一览花萼楼的风情万种,却有幸得闻山歌经盈、汉乐流金…大埔歌飞,风采绰然!曾经总在想,倘若肇庆堂内的雕梁画栋可以听得懂中州古乐的百转千回,倘若三河坝畔携儿带女的客家母亲可以唱得出客家山歌的情真意切,大埔子民该有多幸福,渐渐才发现,其实,在大埔人的心里,幸福已经像花儿一样悄悄地绽放了。对大埔人而言,「大汉天声」无异于绝世珍宝。那些流传了数百年的古曲无一不在向大埔人讲述著这片

  • 文章迎姑婆簽經貿萬眾歡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管慶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迎姑婆狂欢节 客家文艺 客家山歌 文艺汇演 地方文化

    敲起来了,冬金敲起来了,听众的心也振奋起来了。高亢的乐声演绎成一幅春天的画卷「红柳绿丝如画千山绣,松柏青翠似锦万载春。」啊!春风又绿韩江岸,大麻古鎭又逢春,好一个大麻中学,民乐合奏,奏出了大麻古鎭的风采,奏出了大麻人民壮志豪情!山歌甜甜甜满好日子客家山歌是客家文艺最亮丽眩目的明珠。自古山歌从口(松口)出,客家妹子会唱歌,早有定评。「入山看见藤纒树,出山又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被专家们评为客家山歌的经典之作。山歌不仅仅歌咏情爱,人生百态

  • 文章客家山歌与唐诗宋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大地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唐诗宋词 民族文化 影响因素 精神生活

    我国各地域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江南的小调等。诞生在闽粤赣地山区的客家山歌,则是客家地区民间文学的瑰宝。而客家山歌的格律化,尤其押平声韵七言四句的绝句形式,则明显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这种情况,在我国各地其它的民间歌谣中是绝无仅有的。从这种民间文艺,便足以说明客家是汉族各民系中,最恪守中原传统文化的。客家山歌一方面继承了中华文明中自《诗经》以来的传统,又随客家先民们的辗转迁徙,不断融入和吸收各地民间歌谣的精华,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