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共返回1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縣地區客家山歌初探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李勤科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客家源流 客家习俗 旋律节拍

    分析起来以上所述的历史大槪是其渊源。据说,全世界的客家人有四、五千万之多,光是毛里求斯这样的小国就有二万多梅县人。客家人的生活很有特点:(1)妇女劳动。自永嘉以来,因战乱所迫不得不逃离他鄕,从黄河流域跋山涉水来到南方,靠的是一双大脚走路,所以客家妇女从来就反对缠脚。她们很能干,不仅操持家务养育儿女,还从事农田生产,男人们则一般不屑干这些活。(2)冒险开拓精神,在旧社会,曾流传过这样的口头禅:「客家人开州府(州府即商埠的别名),广州人旺州府,福建人住州府

  • 文章黃姚古鎭記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張悅雄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游记 黄姚古镇 客家文化

    文·张悦雄承台北广西同乡会之邀,十二月一日至六日有广西贺州之旅,复蒙广西贺州市政府之热忱接待,除参加「二〇一〇桂台客属联谊会暨贺州市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及「客家风,两岸情」大型演唱会外,并游览参访了包括客家围屋、姑婆山的贺州著名景点。千山竞秀,丽水蜿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贺州郊外的黄姚古镇。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朴风貌意境美黄姚古镇是大陆至目前为止,保存的最好的古村落。他较江南的周庄还美,这些古镇都少了一分人为的装扮,而多了古朴的原☒。所谓黄姚古镇

  • 文章广东客家 民谣举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山歌 客家民谣 艺文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及宋室南迁后,相继南下;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众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在抗战期间;我走遍江南每一省份,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曾看到不少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天足」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都得

  • 文章嶺表殊風 客韻悠長——讀羅標先生的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淨客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罗标 画作 客家 欣赏评论

    ,产生创作欲念。这是艺术家情感的来源,也是「美术作品之所以高贵,有永久的生命」的真正内因。(达芬奇)艺术家通过这种精微的心理共振,微妙的注入自己的情感,寓情于物,最终带动观者到达一个新维度的愉悦。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罗标先生就是把这份对生活的感受与热爱寄托在他所熟悉的客家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上。为了体现客家这片四季常青的山水、生机勃勃的草木,他的山水画,在尚「墨趣」的同时,更是以彩见长,时刻注重著视觉色感的呈现。常于浓烈的近景与迷离的远景中,以鲜艳的青绿之色

  • 文章客家民谣举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民谣 起源与发展 民俗习惯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相继南迁以后,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族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我走遍大江以南每一省份,尤其在抗战期间,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都曾看到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她们自以为得计,其实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横量」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

  • 文章客家人在海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海南 客家移民 历史

    海南岛古称琼崖,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海峡宽约廿公里。海南面积约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与台湾之面积相近。人口约八百万。除汉族外,尚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海南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五指山及黎母岭等高山区。海南是中国热带作物基地,盛产橡胶、剑麻、咖啡、椰子、香料及珍贵木材。客家渡琼史从宋末开始,就有客家人迁海南,至明朝时已初具规模。据《万宁县志》记载:「明代大陆移民增多…更有客籍商贾来县城开店营业……」但客家人大规模迁入海南则主要在清朝。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

  • 文章客家人与客家民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陳建中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民歌 客家文化 地区民间习俗

    养成刻苦耐劳、坚忍卓绝、冒险犯难、团结立业的德性与爱国爱家、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特别重视民族传统、子弟敎育,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人才方面也代出多杰。至于客家妇女,更多特出的优良特性,像与男人共同担当生活责任,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比起男人是毫无逊色,而为一般民族学家所深知。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不但流布全国各地,海外亦甚多。据最保守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客家人的总数在五千万人以上,其中包括在台的客家人,总数约四百万

  • 文章姚森良先生功德勒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姚森良 功德碑 客家联谊会 寻根祭祖 客家精神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顾问,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荣誉会长、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会长姚森良局绅,自1995年踏上宁化石壁客家祖热土之后,为弘扬客家文化、客家精神,为客家人的团结,为客家事业的发展,不辞辛苦,尽智尽力,义无反顾,大声疾呼客家人”回乡。祭祖”。他与胞弟姚美良发动了以寻根祭祖为主旨的新客家运动。时已十余载,无论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如何,他一年不缺地在东南亚各地发动、组织、带领客家乡亲前来宁化石壁寻根祭祖。他亲自组团、领

  • 文章客家音乐出水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客家音乐 《出水莲》 客家民间艺术 音乐风格 发展变化

    客家音乐(今称广东汉乐)历史源远流长,过去客家乡村几乎都有弦馆,在人口集中的城鎭,更有固定的活动团体,如汕头市的“以成社”、“公益社”、广州市的“潮梅国乐社”。海外亦然,新加坡也有“星州客属总会余乐部”。这些乐社,经常演奏客家音乐,故客家音乐曲子十分丰富,曾号称六百首,大埔汉乐研究所近年曾整理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新旧各三百首)。《出水莲》是人们喜闻乐听的一首乐曲,五十年代,经埔人罗九香先生在西安“全国知名古筝家会上演奏,引起轰动。后来

  • 文章台北市客家委员会春节团拜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台北市客家委员会 春节团拜 客家文化 图片资料

    融合客属文化优良传统;展现坚忍不拔奋斗精神1.客家大老吴伯雄先生亲临。2.黄主委须授本刊客家优良出版品金奖由朱理事长接受。3.团拜祭祖会场及客家歌舞。5.北市数十客家团体领导人相互拜年。

共119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