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谱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邹氏宗谱修纂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1期  出版时间:2008-03-20
    关键字: 邹氏宗亲会 宗谱 续修

    编者按: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故乡「无锡邹氏大统宗谱续修委员会」负责人邹伟成先生来函,希望本刊能登载邹氏宗谱的讯息,期在台宗亲能与其联络,使宗谱更形完备。本刊秉于交流目标,特予刊载,期能发挥桥梁功能。兹摘要邹伟成来函及宗谱修纂始末如附。

  • 文章蘄春楊氏重修家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蕲春县 杨氏宗谱

    木有根、根深則枝繁葉茂;水有源,源遠則川大流長。氏有譜,國有史,其理與木根水源同,氏譜敍述宗支繁衍,旨在激發後代子孫,啓孝敬之思,繼志承烈、光宗耀祖;國史記載隆替分合,砥勵全體同胞,秉忠貞之志,犧牲奉獻,衞國安邦。氏譜乃國史之基石,國史乃氏譜之大成,兩者一體兩面,密不可分。我弘農郡楊氏,在地緣上,追溯到中原地區的河南、山西,乃至陝西、山東一帶;在血緣上,則出自姬周、聖君文王的後裔,當然更是中華民國共同始祖,軒轅黃帝的嫡傳。周宣王之子尙父杼公,受封楊侯(唐...

  • 文章盐阜李氏重修宗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郝柏村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修谱原由 修谱意义 李氏宗谱

    氏族宗谱、自古有之,且置官掌理,宋始概由私述。无论官设私藏,其精蕴,一皆明人伦、笃孝悌、重追远、厚风俗、以辅国治。自世衰道降,丧乱以来,父子昆弟,常不自保,又遑论护祖宗之祠墓、族之宗谱哉?今接李晧学隶来函,语称:数年前与故乡族人商略重修家乘,现已脱稿待梓,请为序。希企之殷,令人感动,未忍辞让。自古李氏向为盛门重族、学术思想,武功文治,代有贤能;吾乡射塘之李氏,亦一方之巨族,时生杰士,接踵前贤。値兹久荒之后、谱牒得以复修,绝迹得以复续,复人伦之旧观,化暴戾

  • 文章为倡议续修『羊氏宗谱』敬致同宗族人的公开信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1期  作者:羊宗達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羊氏 宗谱 公开信 同乡会 修谱

    亲爱的同宗伯叔兄弟姑嫂姊妹们公鉴一、两岸的开放政策,启发修谱动机时局动荡,四十多年以来,我们的族人散居异鄕,通讯连络非常困难。现在两岸推行开放政策,台湾同胞在返鄕探亲以后,触动家族感情,纷纷倡议编纂族谱,来「寻根追源,敬宗收族」。同时,两岸文化团体,也有谱系学会的组织,举办编纂族谱讲习,发扬固有伦理道德的优良文化,令人欣慰不已。二、修谱面面观宗达倡议续修『羊氏宗谱』,本于修谱是「寻根追源,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也是天经地义、人性之所同然。人之本性,与生倶

  • 文章嘉澤趙氏新修家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赵氏 宗谱 修谱 后裔 族人

    从《毗陵观庄赵氏宗谱》等资料中考证得知,观庄村赵氏族人是宋太祖赵匡胤长子魏王赵德昭的后裔第十六世赵叔珍,他在五二五年前迁到观庄村,生有七个儿子,从此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演进,赵德昭后裔分别迁徙分布到武进横林、村前、嘉泽及金坛等地。旧家谱修编至今有五十多年未续修,此次重修家谱,采取新老结合的办法,实行男女平等,凡属观庄村本族赵氏子孙,不论男女同等修入家谱,记载入册。据悉,目前这支赵德昭后人有二五〇〇多人。

  • 文章武进戎氏宗谱略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4期  作者:戎辨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武进 戎氏 宗谱 略述 同乡会

    执法不阿,持身洁介,郡中翕然,颂为神明好官!戎洵公,居浙江鄞县,亦为有明一代之闻人,今绍兴戎氏即其后裔之一支。丹阳戚里戎氏始祖为膺公,膺公生策公,策公生春、夏、秋、桂等四子,我梅村戎氏始祖为顺君公,系春公之长子,于明万历年间由丹阳迁来武进,至今逾五百年,人口约五百余。并在梅村兴建宗祠两幢,一幢座北朝南,共两进六间;一幢座南朝北,共三进九间;由梅村分支者,有王下村戎家,港东戎家,野田里戎家等处,每年夏秋两祭,各分支族人均囘梅村宗祠祭祖,迄未中断。溯我梅村戎氏宗谱

  • 文章籲各氏族及時修譜免致數典忘祖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号召修宗谱 修谱原因 个人建议 上报实践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省县之有志也,素为各方所重视。国史之修纂,由国史馆负责,方志则由地方政府负责,而家谱之修纂,应由家长主持,责无旁贷。就学术硏究方面言,自有其效用与价値。若后民族迁移,社会演进,文物盛衰,遗传优生以及国家历史发展等有关事实言,更莫不具有深切关系,弥足珍贵。惜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之优良传统文化,兵燹以来,摧毁殆尽,民族原有谱牒,多遭毁灭各人针对现实,允宜由政府配合当前国策,积极辅导海内外各民族及时纂修,焉容忽怠。谱,有族谱,家谱,宗谱之分

  • 文章董庄李氏宗谱修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4期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修撰宗谱 李亮 李汶徽 李公朴 姓氏文化

    十月五日「武进董庄李氏宗谱」七修发谱大会在湖塘召开。该族李氏系唐代太祖李渊的叔父郑孝王李亮的后裔。李亮八世孙李文徽,中和四年(八八四年)进士,在唐玄宗时任常州晋陵丞。晩年隐居武进滆西,即今之湟里。李文徽二十世孙李乔林,自兴化县反回常,定居于湖塘桥东,其后分迁东、西二村。自李文徽定居常州至今,已达一一〇〇余年,子孙衍为四十一世。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烈为此族第三十六世孙。新修「武进董庄李氏宗谱」共十册,线装本,竖式排版,用纸考究,印刷精良。该谱系常州市

  • 文章东海昆山堂「徐氏宗谱」问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东海昆山堂《徐氏宗谱 出版庆祝大会

    族人在沭城举行庆祝大会东海昆山堂《徐氏宗谱》,业于今(二〇〇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版,并邀集各支系族人代表,在沭阳县「建陵宾馆」会议厅举行该宗谱出版发行庆祝大会。会中除请徐泰淸、徐锡琥、徐锡山等编纂人员致词,并说明编纂过程外,同时也针对重建昆山堂「徐氏宗祠」案进行硏议,期于明年淸明节之前,能够落成启用。(注:图片说明:图左为新出版之宗谱外貌;中为常委照片;右上为大会演讲人的镜头;下为全体与会代表合影时的情形。)

  • 文章五雲靄月月是故鄉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陶怡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江风景 陶氏宗谱 丽水游记 清明 中秋

    前夕,皓月当空,银汉无尘,益增无限鄕思,寸心回肠荡漾,我即席口占一段「故鄕情」,句曰:「五云霭月,月是故鄕明。好溪流水,水是故鄕淸。鄕土芬馨,鄕亲浓情,修己乐羣,光耀五云。」词毕,获得满堂掌声。当场有多人向我索书录句留念,自感卑俗,愧甚。翌日参观金温铁路仙都隧道,曁缙云火车站工程,会毕赋归。此行在鄕停留一月又半,于十月三十日囘台,随即向同鄕会简报始末,结束第三次返鄕之旅,爰予追记。二、淸明雨民国八十四年乙亥三月十七日,淸明节前夕,我第四次返鄕。此行是为襄助族人辑修宗谱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