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祠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现谢氏宗祠文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家规 谢氏宗祠 家规碑

    枣阳谢氏宗祠,建于满清同治光绪年间。后在其侧,付建私立竞智小学校(清光绪三十年代)。以供谢族子女免费就读。后扩收外姓子女只收少数学费。一九五〇年宗祠被拆文物散失。今发现石碑两块:一为家规碑,一面刻记呈批家规呈文和批示。另一面刻家规全文共十五条。一为扶黄公遗恩碑,正面刻有公创立的谢氏字派。以及取派名的有关规定。现谢氏子女均依派命名。背面字迹损坏认不清。现已将两块碑整修摄影。以供族人观瞻。对此珍贵文物如何保管,尙希大家多出主意,大力支持为祷!附一:家规碑呈批

  • 文章台北市大同區王氏太原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台北宗祠 家庙简介 文物古迹

    台北市文献会今年举办两场「族群一家亲」祖谱硏习活动,十月二十五日台湾光复节并举办「宗祠寻根」活动,深入大同、松山、文山、北投等区,由解说员导览。台北市文献会目前典藏族谱一四四姓、八五三种,仅次于中硏院、故宫博物馆,开放民众借阅。一九七八年调查,台湾地区共有一六九四姓。台北市有不少或大或小的宗祠,大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宗祠,除了传承宗姓的香火、奉祀宗族祖先,其建筑通常也是珍贵的文化资产,其中不乏被指定为古蹟的珍品。宗祠除了奉祀祖先牌位,偌大的空间不该浪费,不少宗祠

  • 文章社长邓晴文桑梓之小江村邓氏宗祠的族人春节团聚拜年互贺新禧盛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鄧崇舜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合影留念 小江村 邓氏宗祠 春节团拜

    (注:上栗小江族人团聚留念)

  • 文章尋根問祖新路姓氏文化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1期  出版时间:2004-09-25
    关键字: 姓氏文化 常州姓氏 宗祠修谱 海峡两岸

    八大项,可说巨细无遗,蔚为大观,尤其其中「奉化溪口蒋氏迁自古常州」,必将为所有在台同胞所重视,预定全文将于下期显著刊出。「家必有祠、族必有谱」,显示了中国人「愼终追远」精神。民国三十六年暑假,笔者高永祖,追随家三叔公挹峯先生(清代最后的秀才),为三河口鎭高家荡宗祠修谱,因我倡导新的方法,新的编排(打破了北宋欧阳修的成规),由编谱人员主动逐户访问登记,在两个月完成,当年冬至大祭时发谱,每家只要买四本就有完整世系可考,节省了钱,也便于收藏,开创了划时代的修谱

  • 文章蒋氏宗祠修复缘起与一年半来之工作成果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6期  作者:蔣福根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蒋氏宗祠 修复过程 工作成果

    有史以来,名人甚多,名声远着,不亚于他姓;就是当今社会,中国人大副委员长有蒋树声、湖南省常委有蒋建国,国民政府的蒋介石、蒋经国。担任过重要职务的有蒋光伟、蒋昌炜、蒋秋佳等,现在任职的有蒋次宁、湖北省文化厅长蒋昌忠;难道人家能建我们不能重建吗?谁说我们蒋姓无能?真是狗屁吐血!当时我们几人保持沉默,认为目前是个事实,人家要说让他说去,要封住人家的口,只有团结起来,立一个像样的祠堂,到时候闲言自会消除。对此种意见大家一致同意,信心百倍,决心恢复「安雅宗祠」。回家后,福

  • 文章傅氏宗祠重建竣工纪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傅志偉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傅氏家族 宗祠重建 家族历史 兴建过程 组织经费

    子孝孙贤。傅氏宗祠,座落蔓湖新基,始建时间考证二百余载,西元一九四六年水患,祠宇见毁,全族决议,共同修建,翌年完成,俾合族得一永久祭祀公所。然世事沧桑,五十年后,风吹雨打,祠宇又复坍塌,残垣断壁。不忍卒睹!二〇〇二年五月下旬族人协商:全面重建,族老贤达鼎力支持,共襄盛举。爰将重建始末曁我族人敬祖爱族,愼终追远,精诚团结合作无间之精神发扬光大。重建述要:一、组织:成立重建理事会,下设会办及联络、财务、技监三组,各司专责而综其成。二、经费:由族人自动捐献人民币

  • 文章建祠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鄭伯誠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兴建宗祠 两岸开放 宗族观念 孝亲文化

    上饒 鄭伯誠杜公明生贛南崇仁縣相山鎭杜家村人,鄕人多務農,風氣閉塞,公居鄕時,見族人先祖神位,陰暗蒙塵,凌亂散置,心甚哀戚,嘗謂我必建祠以安之。大陸易守,飄泊香港,轉赴金門,後來台灣,去軍職,自力謀生。喜交友,善言談,頭腦精細,不論勞力工作,小本經營,均能獲利,以故家道小康。迨至兩岸開放,遂得逞願。爰商諸族人,獻金建祠,並邀請宗親渭鈞先生,主持祠務,辛勞備至,績效卓著。祠經建成,並修村道多徑,以利鄕人行走;挖塘兩口,以供灌漑養魚。澤及鄕里,義舉流芳。嗟夫...

  • 文章企業家資政大夫王紹經公(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顔大豪  出版时间:2006-10-31
    关键字: 王绍经 创办育英中学 兴建王氏宗祠 爱国商人

    遜清宣統三年孟夏月,舉人林大華修樂會縣誌,第二百七十五頁記載:王紹經·以子先樹,四品銜法部郎中,加級封資政大夫。王逢選·以孫先樹,四品銜法部郎中,加級封資政大夫。王文朝.以曾孫先樹,四品銜法部郎中,加級貤贈資政大夫。

  • 文章瀟灑豪邁的吴沐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吴沐 捐建校舍 电缆电话路线 宗祠祖坟 道路桥梁

    若是沒有吳沐先鄉長當年慷慨的捐助,可能就沒有今朝台北市五華同鄉會的會址,也沒有觀音山麓的五華先烈紀念堂和墓園。事實上,個性豪邁的他,對於家鄉五華的建設,同樣是豪不吝嗇。故鄉五華縣是廣東省最貧困縣份之一,人民生活困極辛苦,即各種建設,亦落後鄰近縣市甚多。吳沐先鄉長目睹此種情況,心中如焚,爲故鄉捐款建校舍、築道路;修祖祠、祖墳;架設電纜、電話線路等,從不計較,其所捐出款項,實難統計。更因五華河(歧江),淤塞嚴重,夏、秋間雨水特多,河水暴漲爲患,造成農民損失至...

  • 文章鄧晴文贈發桑梓優秀子弟獎學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鄧建華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桑梓优秀子弟奖学金 邓氏宗祠 助学活动 留影纪念

    家严邓晴文(族谱名望节),系江西省萍乡巿上栗县人,多年来,都委托桑梓小江邓氏宗祠理事长邓崇舜、副理事长邓望波、邓崇钦、邓兰享等代为赠发奖学金。近接邓崇舜理事长函告:今(民国102)年是第十四年赠发奖学金,经照往例,凡学业平均成绩在80分(含)以上,品德操行甲等者,均可赠发奖学金,经与副理事长共同评审结果:计有硕士生1人、大学生12人、高中生13人符合赠奖规定,已于8月16日在宗祠中代为赠发,计赠硕士生邓日友人民币九百元、赠大学生邓超、邓建萍、邓飞龙、邓海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